- +1
卡羅維發利電影節舉辦卡夫卡主題回顧展,《雙峰鎮》等入選
2024年是捷克作家弗蘭茨·卡夫卡誕辰一百周年。在這位偉大作家的“主場”,第58屆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于6月28日至7月6日電影節期間,特別安排了卡夫卡主題的電影回顧展。
該回顧展由卡羅維發利電影節的藝術總監卡雷爾·奧奇(Karel Och)和意大利電影學者洛倫佐·埃斯波西托(Lorenzo Esposito)共同策劃。回顧展名為“希望成為印第安人:卡夫卡與電影”,正取材于他1912年發表的短篇小說篇名,共包括22部影片,分成了直接根據其作品翻拍的影片和受卡夫卡作品影響的電影兩大類,后者多是以焦慮、疏離和荒誕的情節見長的經典作品。
展映影片包括奧遜·威爾斯執導的《審判》(1962)、馬丁·斯科塞斯的卡夫卡式荒誕劇情片《下班后》(1985)、費里尼的《訪談錄》(1987)、索德伯格的《卡夫卡》(1991)以及捷克導演楊·涅梅茨(Jan Nemec)1975年時為西德電視臺執導的電視電影《變形記》等。

奧遜·威爾斯的《審判》

馬丁·斯科塞斯的《下班后》

費里尼的《訪談錄》

索德伯格的《卡夫卡》
其中有些影片的入選,乍一看可能有些讓人無法理解,例如大衛·林奇的《雙峰鎮》。但策展人埃斯波西托介紹說,當初大衛·林奇曾考慮要把卡夫卡的《變形記》拍成電影,劇本都寫好了,但后來還是放棄了,據說是因為“他說這本書實在是太好看了,所以不適合再拍成電影”。不過,林奇對卡夫卡的喜愛,還是延伸到了劇集《雙峰鎮》中,包括在由林奇自己客串扮演的聯邦調查局支局局長戈登·科爾的辦公室里,也掛著一幅卡夫卡的肖像。

《雙峰鎮》中,聯邦調查局支局局長戈登·科爾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幅卡夫卡的肖像。
兩位策展人在接受《好萊塢記者》采訪時表示,卡夫卡最與眾不同之處便在于他對人類狀況的獨特理解。“看看他的作品,我們就能知道生活在這個現代世界中是一件多么具有挑戰性且多么荒謬的事情了。”埃斯波西托介紹說,“說到底,卡夫卡作品里最讓人不安的地方就在于他不僅清楚了解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的政治和經濟結構,而且他還很清楚地指出——對此,我們全然無力改變。”
卡雷爾·奧奇擔任卡羅維發利電影節的藝術總監一職,至今已有14個年頭。在他看來,這位令捷克人倍感自豪的作家的作品和生命,早已與布拉格這座城市融為一體。“此刻我們所在的電影節辦公室,其實距離卡夫卡出生的地方只有200米,距離他寫下那些著名作品的地方只有400米。卡羅維發利電影節與卡夫卡平時生活、散步、寫作、與家人和朋友共處的那些地點全都息息相關。所以,為他百年誕辰舉辦作品回顧展,還有比我們更適合的地方嗎?”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誕生于1946年,每年夏季于風景如畫的捷克溫泉小鎮舉行,被視為歐洲電影界最負盛名的電影節之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