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網頁版”成互聯網圍城:去哪兒停止服務、閑魚高調重啟
可能不少人還記得,今年 5 月初淘寶宣布完成了一次重要的網站升級,不僅解決了之前網頁版頻繁登錄請求的問題,整個頁面和交互設計也煥然一新。雖然還有不少問題,但這次升級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畢竟,之前的淘寶網頁版:真的很難用。
而就在近期,淘寶網站站長「空無」再次宣布了網頁版的功能升級,在一篇題為《雖遲但到,你需要的圖片搜索和閑魚也回來了》的帖子中,宣布圖片搜索已經上線 PC 端。不過這篇帖子更讓小雷關注的內容,可能還是「閑魚」。

截圖,圖/雷科技
在帖子中,「空無」透露在發布站長信后有很多人都在問:「閑魚網頁版什么時候回來?」
攤牌了,小雷作為一個閑魚用戶,其實也一直喜歡在 PC 上進行瀏覽、檢索、對比,而不是移動端 App。不過除了最開始的階段,閑魚在 PC 端上一直沒有多少投入,2016 年開始還關閉了發布寶貝的功能,并且削減網頁版的功能和服務。
簡而言之,在過去這些年,閑魚網頁版基本處于「殘廢」狀態,只有「跳轉閑魚 APP」的作用。

截圖,圖/雷科技
但無論如何,阿里終于是重啟閑魚的網頁版了。「空無」指出,PC 端的閑魚網頁版即將上線一個初步版本,涵蓋完整交易的版本還在緊張開發中。
不過這幾年,重新重視起網頁版或者 Web,可不只是淘寶和閑魚。
誕生于 APP 時代的小紅書、抖音,陸續都推出了完整的網頁版。到了 ChatGPT 之后,Web 更是成為顯學,一個 AI 產品可以沒有 App 端,但絕不能沒有網頁版,就算是國內一眾 AI,也都是先推出網頁版,再上線 App。
都說時尚是圈,Web 也是圈嗎?
閑魚大改,PC黨福音
可以預見的是,重啟開發的閑魚網頁版肯定長得和以前不太一樣了。事實上從「空無」秀出的截圖就能看出,整體的 UI 設計更加現代,風格其實很接近現在的淘寶網頁版。

即將上線的閑魚網頁版,圖/淘寶
需要指出的是,近期上線的版本——即所謂「初步版本」的功能并不完整,但從截圖來看,至少應該可以搜索和瀏覽寶貝。
在首頁瀏覽中,目前可以看到搜索框、算法推薦的「猜你喜歡」、基于時間線的「最新發布」,還有閑魚比較主流的幾個類別。
另外還能看出,App 端的寶貝預覽設計基本被照搬到了網頁版,支持顯示品牌、成色、想要人數以及賣家信用等。這里也可以大體推測出,寶貝的商品頁應該也完成了主要開發。
不過暫時還別想著直接在網頁版購買,因為「完整交易的版本還在緊張開發中」,但從這句話也能倒推出,除了交易功能,即將上線的閑魚網頁版應該已經涵蓋了大部分 App 上的功能,包括商品瀏覽、搜索、用戶交流等。
比較大的疑問是:發布功能會在剛開始就上線嗎?
但不管怎樣,對于國內上億 PC 用戶來說,我們可以期待不久后在 PC 大屏上更快捷、更便利地「摸魚」尋找心儀的二手物品。對于閑魚來說,這也意味著將進一步擴大用戶群體,提升用戶黏性。
而在閑魚重啟網頁版的這個關口,國內頭部平臺的網頁版又都是什么情況?
Web 圍城:有人想進,有人想出
時至今日,各種各樣的 App 已經在事實上重新構建了中國人的數字生活,相比之下,網頁端的存在感越來越薄弱。但這種變化既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趨勢,也有廠商的刻意為之。
雖然很多人依舊會選擇在愛奇藝PC端刷劇,用網頁版知乎問問題和找答案,在無數網頁中瀏覽、交流。但在移動端 App 用戶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我們看到的更多是平臺在減小對網頁端的投入,甚至刻意提高了網頁端的使用門檻,將用戶引導到移動端 App 上。
總而言之,除了 B 站、愛奇藝以及百度這種生于 Web,又一直在迭代和維護網頁版的平臺,我們其實可以將目前頭部平臺網頁版的情況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如美團、去哪兒以及閑魚,起家是從網頁版開始,但基本下線了所有網頁版的功能。

截圖,圖/雷科技
眾所周知,美團最早的業務是團購,早期網頁端一直是美團非常重要的平臺,不過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潮流以及外賣業務的開始,美團基本就開始放養網頁版。
不過小雷還記得,前幾年用戶還能在美團網頁版上粗略地瀏覽團購項目,但到現在再上美團網頁版,發現所有業務都已經不再可用,用戶只能通過 App 或者小程序購買外賣、團購券以及其他服務。
而網頁版的核心功能,已經淪為了「下載 APP」。
今年,去哪兒也關閉了網頁版的大部分功能和服務,只保留「旅游攻略」「旅游度假」以及「定制游」三項服務,引導更多用戶使用它們的 App 端。所幸,攜程和同程都還保留了完整的網頁版。

截圖,圖/雷科技
第二類如京東以及之前的淘寶,盡管保留了核心的網頁版功能,但在體驗上不堪重用。
首先是設置了大量的使用門檻,京東以及之前淘寶的網頁版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未登錄用戶的權限,只是搜索商品也可能強制用戶登錄。同時兩家也都存在頻繁的登錄請求問題,這就造成了網頁版用戶經常需要進行頻繁登錄。
甚至登錄頁面,也是默認二維碼登錄,需要你拿起手機、解鎖、打開 App、找到掃一掃……這些都在挑戰著用戶的耐心。
其次是基本不再更新導致的 UI 和功能老舊,已經跟不上用戶的使用需求,就比如這次淘寶網頁版新上線的圖片搜索功能,移動端 App 很早就有了。

圖片搜索,圖/淘寶
在性能上,這類平臺的網頁版也比較落伍,相比同類型的國外網站,頁面加載速度和交互流暢性都有待提高。
第三類如拼多多、小紅書、抖音以及快手,都稱得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原生 App」,一開始都沒有網頁版,但這幾年都在嘗試。
拼多多在 2022 年曾有過一次短暫的嘗試,突然上線了「拼多多優惠商城」,可以瀏覽、搜索商品,但下單需要通過手機掃碼。不過現在再進入這個網站,就只剩下一串錯誤代碼了。

拼多多優惠商城,圖/雷科技
相比之下,小紅書、抖音以及快手在網頁版這一步上走得更堅定,雖然都有強登錄提醒,但基本瀏覽并不強制要求登錄,同時在核心功能的支持上也比較完善。

截圖,圖/雷科技
甚至可以說在體驗上,相比在手機上使用 App,在 PC 上使用網頁版還更加專注、簡單,都能在網頁版發布、瀏覽和搜索內容,同時還沒有商城模塊的打擾。
Web,老兵不死
2010 年,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連線》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影響深遠的文章——《Web 已死,Internet 永生》,其中最核心的觀點就是 App 對于網頁應用的大規模沖擊。有人贊同,有人駁斥。
14 年后的今天,我們可以說 Web 確實受到了 App 的巨大沖擊,更多人的將更多的時間都投入到了 App 之中,網頁版的使用頻率和重要性大幅下降。受此影響,很多廠商也更多地忽略了 Web 端的開發和維護。
而且對很多從移動互聯網開始一次上網的用戶來說,伴隨著移動應用的豐富和普及,已經更習慣使用 App 而非瀏覽器。

圖/蘋果
同時對部分平臺來說,App 相比 Web 也確實存在一些優勢,比如能夠獲取的用戶數據更多、更精確,在應用體驗上也更容易把控等。
不過,Web 終究沒死,無需下載、安裝且跨平臺的優勢,讓它們在不少領域都保持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小紅書、抖音以及快手等平臺,選擇「背道而馳」開發網頁版就是最好的一個例證。
事實上,包括阿里重新重視起網頁版,一個重要的背景是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和時長的見頂,讓一眾互聯網公司都在尋求開拓更多的平臺和用戶,PC 自然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但現在開發客戶端軟件其實沒有多少優勢,而且 Web 技術也一直在發展。
受益于 PWA(漸進式 Web 應用,一種谷歌主導的 Web 技術)得到了幾乎所有主流瀏覽器的支持,用戶很容易就能將一個網頁「打包」成應用,安裝到 Windows、macOS 之中。

截圖,圖/雷科技
所以包括小紅書、抖音,這些新擁抱網頁版的平臺基本都對 PWA 進行了很好地適配。
不過,Web 的新生可能還要看 AI。
生成式 AI,Web 的新春天
不難發現,ChatGPT 掀起生成式 AI 的大潮之后,很多產品邏輯也發生了改變,其中之一就是對于網頁版前所未有地重視。
不僅 ChatGPT、Claude、谷歌 Gemini 等一眾海外 AI 產品,實際上包括百度文心一言、Kimi、阿里通義,幾乎無一例外都是:
Web 先行,App 再上。

截圖,圖/Kimi
從技術的角度,最新的云端大模型幾乎都要依賴云上的海量計算,Web 有著更強的承載能力,加載速度也更快。不過這還不是主要的。
從產品的角度,基礎模型的能力依然是決定體驗的最核心因素,Web 是一個前期性價比極高的產品化方式,不僅設計、開發都更簡單,而且直接就是全平臺適配。相反,移動端面臨開發門檻、成本都更高,適配不同平臺、機型也要投入不小的精力。
同時從用戶的角度,雖然這一輪生成式 AI 技術浪潮引發了全民的討論,但落到實際 AI 應用中,從研究到編程、辦公、設計、游戲制作等生產力環節,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基于 PC 平臺使用 AI。
在此基礎之上,開發 Web 端的優先級顯而易見地高于 App 端。
總而言之,閑魚網頁版的重啟,對于所有閑魚用戶都是一個好消息。然而,更重要的是,這次重啟可能標志著新一輪平臺競爭的開始。
隨著更多平臺重新審視 Web 端的價值,未來我們或許會看到一個更加多元、開放的互聯網生態。無論是電商、社交媒體還是新興的 AI 應用,Web 平臺都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