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和平論壇將舉行,閻學通:只要東亞不出現“北約”,和平就暫時有保障
環顧當前的全球安全形勢,傳統安全問題與非傳統安全風險交織,地緣政治與安全危機疊加,全球安全赤字、發展赤字進一步加重。
在此背景下,第十二屆世界和平論壇將于2024年7月5日至7日在北京舉辦,主題是“完善全球安全治理:護正義、促團結、謀合作”。本屆論壇將圍繞維護世界秩序、大國責任擔當、“全球南方”等大會主題進行探討,其中還包括中美關系、中日關系、歐洲安全與和平,以及核風險等18場小組討論。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韓國前外交與國家安全事務總統特別顧問文正仁等多國前政要將出席本次論壇。
7月2日,在“世界和平論壇媒體吹風會暨2024年度‘清華會客廳’媒體沙龍”上,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閻學通表示,“在逆全球化趨勢下,國際秩序的大趨勢是日益分裂,而不是合作。我認為(大國競爭)仍會激烈。”

世界和平論壇秘書處供圖
閻學通提醒道,今年的逆全球化趨勢不再局限于經濟領域,“政治領域的逆全球化已經開始,政治上的孤立主義會日趨嚴重。孤立主義不是完全的‘閉關鎖國’,而是減少國際往來,變得俱樂部化,有選擇性地與國家往來。”
新華社評論文章指出,近年來,美國為維護全球霸權,越來越不掩飾其遏制中國的意圖。拜登政府將美日印澳四邊機制視為推進“印太戰略”的核心,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去年8月舉辦美日韓三國領導人戴維營會晤,力圖將美日和美韓整合為美日韓三邊軍事同盟;美國拉英國介入亞太事務,與澳大利亞共同組建所謂“三方安全伙伴關系”。
美國一邊推動“北約亞太化”,一邊拉攏亞太地區的某些國家,建立地區盟友體系,妄圖打造“亞太版北約”。“目前看,美國想做到這點還有困難”,閻學通表示。
因此,閻學通對東亞安全形勢提出警告,在逆全球化形勢下,東亞地區相對和平,但是在未來一年要警惕東亞地區形成類似北約的多邊軍事同盟,這樣東亞的和平狀態才能有保障。
閻學通分析稱,“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下,外交政策都是由內政驅動的。當決策者的外交政策不是從國家利益而是從政權利益出發時,內政的不確定性就會帶來外交的搖擺和國際政治的不確定性。”
今年全球多國進入大選年,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在美國國內政治極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前總統特朗普在今年大選中重返白宮的可能性似乎正在變得越來越大。如果特朗普重掌美國,將對全球帶來怎樣的影響和沖擊,這已成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的盟友不得不提前思考應對的事。
此外,閻學通在吹風會上還預測,未來一年俄烏沖突或仍將繼續,而加沙危機能否結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的政策決策。在閻學通看來,“加沙戰爭仍然呈擴散式發展,擴散趨勢并未結束。也門胡塞武裝,敘利亞,黎巴嫩都被卷入其中。”
據路透社6月26日報道,以色列防長加蘭特訪美期間發出嚴厲警告稱,以軍能夠在任何與黎巴嫩真主黨的戰爭中“讓黎巴嫩回到石器時代”。但他堅稱,以色列政府更傾向于通過外交手段解決黎以邊境沖突。
閻學通坦言自己對大國競爭趨勢持比較悲觀態度,“我認為(大國競爭)仍會比較激烈。有可能明年我們會發現(屆時的安全形勢)會比今年更嚴重。”在他看來,世界的和平穩定單靠一兩個大國是解決不了的,“我們需要一種共識性的東西,讓不同的文化種族和政治立場,朝同一個方向合作努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