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肢動靜脈畸形患者的“絕處逢生”
人們提到動靜脈畸形,大多都跟“無法治愈”、“截肢”這些詞匯連在一起,很多患者甚至是醫生都會覺得一籌莫展。動靜脈畸形作為脈管畸形中極為復雜的一種類型,給患者帶去了極大的危害,14歲的小雨(化名)就遭受了長達6年的病痛折磨,疾病漸進性的發展加上不當的治療方式,導致小雨的病情逐漸惡化,從最初的左腿腫脹到現在的無法正常走路,無法伸直,左腿疼痛難忍,由于動靜脈瘺的原因,她已經出現了輕度心衰,偶而會出現胸悶、氣短、胸痛等癥狀。
提起小雨過往的就醫經歷,她和媽媽總是以淚洗面,看著實在讓人心疼。我們從小雨媽媽那里了解到,早在2018年的時候,發現小雨左下肢明顯粗壯,便帶著她就醫治療,四次的介入治療、兩次的開刀手術,都沒能使小雨的病情得到緩解,反而出現了更為嚴重的癥狀,連走路都已經困難了。在此期間幾乎花光了他們所有的積蓄,漆黑的道路上似乎看不到一點希望。

?從小雨術前的CTA結果上可以看到,大量錯綜復雜的動靜脈畸形團塊遍布整個左下肢、左側臀部及盆腔,臀部、大小腿和足部的肌肉受到了大面積的破壞,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正常肌肉所剩無幾,病變侵犯骨質導致左下肢骨質疏松。心臟彩超和動態心電圖提示左心室增大和輕度心衰。小雨面臨的不僅是截肢的風險,更為嚴重的是心衰癥狀進一步加重而帶來的生命威脅!盡早將動靜脈畸形團塊切除,避免病變加重侵襲,減輕心臟負荷,手術切除是目前唯一的選擇。
患者病變范圍大,面積廣,且累及腹股溝和下肢眾多動靜脈主干,前期的治療導致肌肉神經出現粘連,術中極難分離病變及正常組織,一旦傷及供血動脈,會出現大出血危及生命!手術風險極大,為確保手術萬無一失,術前充分的備血是必不可少的,作為血庫緊缺的AB型血型患者,術前備血也成了一項難題。為了確保患者能夠盡快接受手術治療,積極匯聚全院力量,為患者調配血液。術前充分考慮術中風險,做好應急預案,以保證患者安全。

2024年6月27日23點,歷時13小時的手術終于順利結束,臺上的每一分鐘都是緊張而又有序的,無影燈下,柳葉刀上,是一場與時間的奔跑賽,唯有快、準、穩才能避免患者術中大出血。本次手術將大腿及腹股溝的病變徹底切除,術中可見巨大的動靜脈湖和極難分離的共壁畸形動靜脈,手術劈開動靜脈湖,并行動靜脈重建,同時保護正常肌肉和神經,為患者日后的下肢功能恢復創造條件,13個小時的手術,巨大動靜脈瘺的結扎和修補,最終術中出血僅100ml。
其實,這是小雨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血管瘤外科的第二次手術,由于病變面積太大,只能分次手術,第一次小腿和足部病變的切除讓她們重新看到了治愈的希望,下肢癥狀得到明顯緩解,正是有了上次手術的成功,才讓她們有勇氣面對疾病,對抗病魔。而此次手術的成功,更是讓小雨在治療動靜脈畸形的道路上大邁一步,健康近在咫尺,未來充滿光明!祝愿她早日康復!
通訊員:林俊杰
來源: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血管瘤外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