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夏季音樂節開幕了:5代指揮同臺,全明星陣容助陣
Art Deco風格的巨幅海報、充滿上海元素的刀旗、色彩繽紛的彩虹跑道……7月1日,上海交響音樂廳“換裝”完畢,多巴胺風格的視覺設計節日氛圍濃厚,也意味著滬上一年一度的音樂狂歡——上海夏季音樂節(MISA)來了。
開幕音樂會上,余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奏響了第一個音符,小約翰·施特勞斯《藝術家的生涯》優美的圓舞曲旋律響起,MISA“音樂游輪”緩緩起航。這一天,也適逢余隆60歲生日。

上海夏季音樂節開幕音樂會現場(攝影:鄭國璋、蔡磊磊)
以“音樂與朋友們”為主題的開幕音樂會,集結了古典樂界“全明星”陣容,余隆領銜,攜手楊洋、黃屹、孫一凡、金郁礦,橫跨60至00年代的5位中國指揮家,以及王健、秦立巍、寧峰、張昊辰、王雅倫5位同樣生于60至00年代的獨奏家,聯手展示中國音樂家的薪火相傳。

“60后老友”余隆和王健,攜手帶來德沃夏克《寂靜的森林》,還與張昊辰演繹勃拉姆斯《第二鋼琴協奏曲》(行板);“70后搭檔”楊洋與秦立巍,共同帶來柴可夫斯基為大提琴而作的《隨想曲》;“80后組合”黃屹與寧峰,聯袂獻上克萊斯勒《愛之喜悅》《美麗的羅斯馬琳》;“90后之星”孫一凡先是執棒90后作曲家梁皓一的《友誼永恒序曲》,隨后和90后張昊辰合作肖邦《華麗的大波蘭舞曲》;“00后新秀”金郁礦和王雅倫,合作演繹肖邦《讓我們攜手同行》主題變奏曲。上海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李偉綱,也以客席首席的身份,加入開幕音樂會。

王健參加過多次MISA,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一場大雨將他們的演出從戶外移至了尚未開幕的上海交響音樂廳。關于這次的曲目,他說,《寂靜的森林》是德沃夏克名作,篇幅短小,但抒情動聽;勃拉姆斯《第二鋼琴協奏曲》中的大提琴獨奏段落,被公認為勃拉姆斯甚至整個大提琴創作歷史中最美的一段,通常由樂團的大提琴首席演奏,獨奏家鮮有機會嘗試,“我特地向余隆提出了登臺演繹的建議,今天也是余隆60歲生日,我非常期待。”

金郁礦同樣多次參加MISA,從帶領新古典室內樂團登臺,到去年勇挑重擔指揮開幕音樂會,每一次都扮演著不同角色。今年開幕,他也有著重要的發揮,“年輕指揮非常需要實踐機會,余隆總監讓我和如此重磅龐大的陣容一起呈現一場演出,對我們幫助很大。”金郁礦感謝余隆,“他不僅在‘如何成為一名指揮’這個問題上給了我思維的指導,更教會了我如何與人溝通,并使我對音樂產業的視野變得更加寬廣。”

“薪火相傳,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個大家庭。我們也是被老一輩藝術家呵護出來的。”從年輕藝術家身上,余隆也看到了自己當年走過的路,他坦言,當今年輕人的藝術視野、知識結構比他們當年要更寬,但也可能更容易被“折斷”,“我也會建議怎么做,但他們未必會去做。所以,每一代人的路還是得自己去走。”
7月1日到15日,在上海交響音樂廳、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上海夏季音樂節將帶來24場現場演出、20余場“線上MISA”。

時隔5年,梵志登帶領紐約愛樂后首度整團回歸,還有5支音樂組合、5支學生藝術團體、40余位指揮家和獨奏藝術家,輪番亮相。從夜色威尼斯、美國印象、吉普賽之歌、南美風情等多元音樂展示,到口琴、手風琴、薩克斯等不同風格的樂器聚焦, MISA將帶來如同萬國博覽會般的音樂風情。
今年,MISA還推出了13場“全城交響”、5場“MISA talk”、3場“MISA Walk”,以及太極體驗、少林功夫展示、世界咖啡之旅、“印跡上海”主題展覽等“MISA PLUS”特別策劃。
MISA不只是一個音樂節,更是上海交響樂團融入城市生態,與市民的一場盛大狂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