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展覽|百年中國照相館人像收藏展上見證PS結合的愛情信物
2024年6月29日,由上海老相機攝影博物館和上海市收藏協會影像文化專委會共同主辦的“百年中國照相館人像收藏展”在上海老相機攝影博物館一樓展廳開幕。本次收藏展共展出自上世紀10年代民國初期到80年代的百余幅不同時期照相館出品的單人照、結婚照和多人全家福照。里面不乏20-30年代的遮擋鏡頭二次曝光的“二我圖”、將遠隔重洋的夫妻各自單人照合在一張相片上的早期暗房“手工PS”照、30-40年代“雪懷”照相館為首的電影明星照、同一個家庭在新中國成立前后拍的二張全家福照等很有看點的藏品照片。

民國時期在照相館里流行的一種拍照片的形式——“二我圖”,就是用半遮蓋鏡頭的方式手工完成的兩次曝光攝影“分身照”。這是一張所謂“求己圖”,是“二我圖”格式的一種,一個女子跪在地上,向坐在凳子中的另外一個自己探出手來,似乎要求告一些錢財。人物明顯是一人分飾兩角,只是跪地的角色身著男裝,給錢的倒是個神情冷漠的清秀女孩。

這三張照片來自福建泉州,一張是一位女士的單人照,另外二張是用暗房的方式合成的“手工 PS”照片,將這位女士和一位男士拼成了二張合影。僑鄉很多海外游子和自己的愛人及家庭遠隔千萬里,故僑鄉的照相館早就精于這樣的合成技術,圓了一個親人同在的夢。

解放初期照相館仍沿用西式婚紗,但男方已著中山裝。

1960年前后,當年的婚慶服飾承接了傳統的樸素和革命的新潮,與整個時代的精神相吻合。

1960年前后,男女服飾已經完成“蛻變”。

民國時期一家人,穿衣打扮顯露出很好的經濟條件。攝影布光講究,頗具藝術化。

新中國成立后,這家人的穿衣打扮,明顯具有新時代感。攝影布光也大不相同,大平光,簡單樸素。

1930-40年代,以雪懷照相館為代表,電影明星的照片被商品化,助推電影產業,也為照相館帶來更多普通人拍明星照業務。這是當時影星陳燕燕。雪懷照相館由電影明星蝴蝶的第一任丈夫林雪懷在上海開設。據傳,林雪懷相當漂亮,而且擅長攝影術。他曾經出演過電影《舞女血》(1931)、秋扇怨(1925)、采茶女(1924)等,與同為演員的蝴蝶結為夫妻。林雪懷的照相館開張,一時吸引了上海灘眾多演藝界人士前往拍照留念,生意興隆,也逐漸形成了“上海雪懷”之風格。
照片是社會歷史和家族記憶最好的載體。上海自1857年出現了由法國人在外灘開的第一家照相館,一百多年留存下來大量的人像照片。這些照片承載的不僅僅是照片里的個人和家族,從畫面中的服飾著裝和背景道具更能呈現出不同年代形態各異的社會人文面貌,是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最好的見證。



慈母、嚴父和寶貝女兒
三張照片,風格統一,造型各異,布光巧妙,使照片富于變化,反映出攝影者的高超的攝影水準和藝術眼光。

這幅民國時期女性肖像,無論姿態、服飾、用光或道具,都凸顯照相館的精湛技藝與用心。

傳統文人的家庭,旗袍、皮鞋、吊帶褲,中西合璧、氣象萬千。

公私合營后的全家福。
上海的照相館業一直保留著很好的傳統和傳承。這次展覽還特別展出了人民照相館著名攝影家顧云興先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為演員趙丹等文藝界名家拍攝的肖像作品原件。精致嫻熟的用光和對人物神形的捕捉彰顯照相館老一輩攝影師的深厚功底。

表演藝術家趙丹。人民照相館顧云興攝于1979-1981年


該男子為民國時期國貨銀行的職員。用燈光造型、突出人物神態,體現了民國時期照相館攝影師們的審美水平。

據人物的服裝造型,可推測此照約拍攝于 20 世紀初。畫面中桌子正中央放了一套精致的西式咖啡杯,與完全中式的場景道具服飾形成趣味性的對比。

照相館的樣片用拼版方式加了“此系草樣”的字樣,提供給顧客看樣挑選后精放成最終的成品。這些半成品,成了比“完成品”更具獨特意義的存在。

曾聞名滬上的照相館:“上海就是我”照相館拍攝的一位民國紳士。

上海八十年代結婚照。
本次收藏展展品由上海市收藏協會影像文化專委會成員,老照片收藏家馬良、丁春林、許海峰、顧慧寧提供。上海市收藏協會法人副會長陳云偉、副會長鄔久康、上海市華僑攝影協會副主席、相機收藏研究會秘書長祖忠人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上各位藏家分別發言交流了自己的收藏心得。

“百年中國照相館人像收藏展”展覽現場

“百年中國照相館人像收藏展”展覽現場

“百年中國照相館人像收藏展”展覽現場的觀展人群

“百年中國照相館人像收藏展”展覽現場觀展的人
展覽信息
展覽時間:2024年6月30日—8月25日
展覽地點:上海老相機攝影博物館,上海市浦東新區五星路676弄天安萬科御河企業公館39號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