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理解教育|報考冷門專業是種什么體驗
隨著各地高考分數的出爐,考生和家長們也忙著報志愿選專業選學校。近日,“報考冷門專業是一種什么體驗”“全國首個殯葬職業本科專業”等小眾冷門專業相關話題引起熱議。
在熱門專業備受關注的同時,小眾冷門專業的職業前景如何?冷門專業值得選嗎?近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了幾位冷門專業就讀的學生,從他們的視角中了解冷門專業的真實就讀體驗。
學一門冷門專業是種怎樣的體驗?
“讀這個專業是不是要去養蠶了?”剛入學時,華南農業大學蠶學專業的小香心情既激動又忐忑,激動是因為對大學生活的期待,忐忑是因為對未來的迷茫。在這樣的心情下,她開啟了自己的蠶學之旅。小香覺得,她學習的是如何將傳統行業振興,發揚光大,以及以家蠶為模式動物進行科學研究,研究昆蟲的免疫機制等。
小香介紹,蠶學專業的課程涵蓋了昆蟲學、植物生理學、遺傳學等生物學核心基礎理論課程,也包括養蠶學、家蠶良種繁育學等實踐應用。學生們會親身參與養蠶實習中,體驗從催青、收繭到辨認蠶蛹雌雄的整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學會如何科學地飼養家蠶,更要培養責任心和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
澎湃新聞查詢發現,目前,中國有6所高校開設了蠶學專業。在小香就讀的華南農業大學,蠶學專業本科生大部分是讀研深造,也有部分同學會從事與生物學相關的行業。
“我是在高考前偶然在網上了解到還有茶學這樣一個小眾的專業的。懷著好奇和期待,在志愿填報時選擇了這個冷門的專業。”四川農業大學茶學專業的優優表示,當她真正踏入茶學專業的世界時,發現茶學遠比想象中的更為豐富和具有挑戰性。除了學習茶葉生物化學、茶樹育種學、栽培學等基本知識和技能外,它還涵蓋了茶葉經營管理學等人文類的課程。
“雖然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時常讓我覺得很具挑戰性,但我很喜歡茶文化的相關課程,它讓我深入了解了茶的起源、歷史和文化,而茶藝技法的課程則讓我親手體驗了品茶和茶藝的樂趣。”在茶藝技法課上,優優學習了如何認識不同的茶類和茶具,還親手調配了茶飲,如奶茶、冰紅茶和茶酒,還可以做茶糕點。
去年11月,教育部在答復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5318號建議,即“在本科專業目錄外設置茶文化專業”時提出,《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設有“茶學”專業,目前有32所高校開設。教育部強調,支持有條件的高校開設茶文化相關課程,積極申報相關本科專業,大力培養服務茶文化相關產業的高素質人才,提升中國茶的影響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事實上,目前我國越來越多高校都有了茶學專業,從茶葉生物化學、病蟲防治、茶樹栽培、茶樹生態、茶葉制作等,讓茶學從冷門專業逐漸成為一門非常嚴謹且專業的學科。
隨著對茶學專業的深入了解,優優也開始關注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專業老師介紹,茶學專業的就業范圍相對有限。一些學長學姐本科畢業后選擇了在茶廠或茶公司工作,研究生可能有機會進入奶茶品牌的研發部門,也有一些同學選擇了轉行或考取公務員、教師等職業。
專家:專業的冷熱并非一成不變
有人認為,專業的選擇不僅關乎學生未來四年的學習生活,更影響著他們的職業道路以及人生規劃。不少人將志愿填報形容為人生的第二次高考,一些就業前景好,畢業薪資高的專業自然成為了考生填報大學志愿的優先考慮因素。
澎湃新聞注意到,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尹兆華學者曾在論文《“新高考”背景下高校冷門專業人才培養應對研究》中提出,目前,冷門專業比例較大的院校主要是行業類院校,尤其是以艱苦行業背景為專業特色的院校。專業設置圍繞地質、采礦、冶金、農林等行業,受行業發展及特點的影響成為考生眼中的“冷門”。
上述論文指出,冷門專業之所以冷門,受多方面因素影響: 一是專業社會需求度較低。部分專業由于經濟發展所限,所在行業發展不成熟或處于衰退期,導致遇冷。二是有些專業屬于基礎性學科,理論性較強,與現實經濟生產活動缺少聯系,導致專業就業形勢不佳。三是受中學階段的生涯教育和專業教育短缺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只是了解職業發展路徑較清晰的專業。四是社會上很多人對專業存在偏見,受傳統行業觀念影響,認為這些專業相關的工作條件艱苦或者危險性高,工作不夠體面,被考生冷落。
論文指出,冷門專業和熱門專業具有較強的時代性。專業冷熱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會發生變化甚至會交替。一些冷門專業隨著時代發展也可能成為“潛力股”。比如,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原來頗受冷遇的應用數學等基礎學科,也將迎來較好的發展機遇。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專業的熱門和冷門是相對的,同時又是變化的,學生在面對所謂的冷門專業時,應秉持“興趣導向”原則,無需刻意回避或盲目追隨。
在儲朝暉看來,只有在熱愛并擅長的領域,才能最大程度激發個體最大潛能,即使是冷門的專業,也能成為通往成功的重要路徑。相反,如果盲目選擇缺乏興趣的專業,可能導致學習成效不佳,即便是在熱門的領域也難以發揮自身所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