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國際金融還是考古:考上不喜歡的專業怎么辦?

丁騁騁
2024-06-29 11:19
來源:澎湃新聞
? 澎湃商學院 >
字號

每到高考成績公布后,填報志愿成為考生和家長的頭等大事。我在高考那會兒有過一段特殊經歷,足以成為教訓,講出來或許對大家有啟發。

三十多年前的1992年,我以高分考入華東師范大學的國際金融專業。以當時成績,可以上更好的學校,但那時都是考完后估分再填志愿。在此之前,我聽說華東師大畢業后分配到大學里當老師,心里充滿向往,第一志愿就報了這個學校。

我估摸著自己考得不錯,就選了一個分數最高的專業,國際金融。其實當時填志愿完全憑自己感覺,我不知道國際金融是什么樣的專業,自己是否喜歡,只是聽人說,這是一個熱門的專業,畢業后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

等到分數公布,我名列浙江省文科第121名,毫無懸念地被第一志愿錄取,按理,這是圓滿的結局。但是在我拿到入學通知書,欣喜了一陣子以后,才后知后覺地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真正喜歡的是文史。高三時曾有過一閃而過的念想要去讀歷史,但是大家都說歷史是冷門專業,畢業后只能去當中學歷史老師。所以,我填報志愿時沒有考慮。而如果我填歷史,完全可以上更好的大學。

在這種追悔心理的支配下,我對學習失去興趣,內心只有痛苦與焦灼。隨著時間推移,這種追悔成為一種心理疾病,我萌生退學重新參加高考的念頭,目標是北大中文系或歷史系。第一學期中途,我一個人偷偷跑回家和父母攤牌。結果可想而知,父親覺得不可理解,母親更是為我擔憂而傷心流淚,我無奈只能返校。

退學不成,我又想著轉學。我向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的歷史系各寫了一封信,希望轉到他們那里。第一學期快結束時,我意外地收到廈門大學一位系主任的親筆信,信上稱:經他們系里討論,一致同意我轉到廈大的考古學專業。當時我太興奮了,決定立馬轉學。

然而,我的舉動在系里像炸開了鍋,老師和同學都覺得難以理解。在大家看來,好不容易考上國際金融這一熱門專業,卻要轉到幾乎是最冷僻的專業,反差太大了!我一下子出了名,被視為怪人。當時,班主任和家人都做我思想工作,勸我留下來。最終,我的“考古學”之夢化為泡影,只能接受既定現實,硬著頭皮讀國際金融專業。

退學與轉學都沒有成功,校園生活卻給我打了一扇文史之窗。華東師大是一所文科見長的學校,學術氛圍很深厚。有個老鄉那時在中文系讀研究生,他的同學比我年長一些,各有綽號,幽默風趣。我經常去他們宿舍串門,平時也經常得到他們的幫助。也許和這些兄長一樣的朋友在一起,我讀文史的心愿得到了部分補償。這些學長都是文學愛好者,出口成章,文筆優美。他們辦了一份文學刊物《三味館集》,我在上面也發過文章,至今還保留著。

也是在這些中文系的學長那里,我感受到了大學生活應該有的一面,讓我得以調整心態,慢慢適應了大學生活。周末,許多朋友在他們宿舍聚會,大家輪流說一句英文,將一首古詩翻譯成一個英語故事,以此來訓練口語,比如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在今天手機盛行的年代,大學里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校園生活了。

如果說時間是治愈心理創傷的一劑良藥,那么文學似乎給了我心靈的寄托。學校有一份由本科生自主編輯出版的《大夏之聲》,其實是校報副刊,在全國高校中恐怕絕無僅有。我在那里發表了第一篇散文《沈園詩話》,激動得一個晚上沒有睡覺。我還有一篇豆腐塊文章在那里發表,又被《青年報》轉載,心潮起伏,幻想著成為一個詩人或文藝青年。

第一學年我度過了心理危機,事后想想還是覺得挺慶幸的,因為不光當時還是現在,每年總有學生因為不喜歡專業等原因退學或休學。好在我挺過來了,現在我才明白,這其實是我人生第一大考驗(而非高考)。佛學講人生有很多苦,其中之一叫“求不得”,在這個時候,人要學會放手。按心理學的說法,就是要學會自我調適。求學道路上如此,工作了以后何嘗不是這樣?孟子說:“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慢慢地,我開始感到國際金融其實也很有趣。歷史上有那么多金融人物充滿傳奇色彩,還有當代發生的許多金融案件波詭云譎、甚至驚心動魄。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何不親自去體驗一把呢?進一步地,我也發現國際金融系非常了不起,當時全國只有少數幾所高校設有國際金融專業,而華東師大因為有這個學科的創始人陳彪如老先生、以及很多學術大咖,在學界影響很大。我覺得有必要珍惜當下的學習機會,不應該再去折騰了。所以,從大二開始,心理上的陰影就慢慢消失,此后的大學生活還是挺充實的。

畢業以后,我來到浙江財經學院成了一名老師。2000年考入上海財經大學讀研究生,2004年進入復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后回浙江財經大學任教。對金融不再像剛上大學那會兒一無所知,畢竟搞了這么多年,有了感情,也成了我的立身之本。我發現讀大學時代的求學經歷,就像老輩人先結婚后戀愛一樣,感情是后來慢慢培養出來的。

現在人到中年,偶爾我還會想起高考填報志愿時那段經歷,但是學會了與過去說拜拜,與自己和解。回頭想,應該感謝那段經歷,也正是那段痛苦時光讓我認清了什么是興趣愛好,什么是立身之本。這是一個毛姆式的“月亮與六便士”的靈魂拷問,我選擇了面包,但也沒有放棄月亮。有文史的興趣愛好,不是件壞事,雖然沒能讀成文史專業,但恰恰也是這些興趣愛好幫助了我、成就了我。

博士畢業后,我花很多時間在閱讀金融史的文獻,金融史的論文很難發表,就整理成案例,將這些案例在金融課上講給學生聽,發現大受歡迎。比如大家都知道《水滸傳》武松景陽岡打虎這一段故事,書里說武松喝酒后用銀子付了酒錢。我說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武松用的不可能是銀子。原因有三:一是銀子在北宋時量很少,普通百姓中難得一見;二是官府一旦發現,不僅沒收,還要嚴厲處罰;三是銀子的價值很高,武松一人在鄉村野店喝個小酒,不是饕餮大餐,值不了幾個錢,用銅錢即可搞定,用銀子支付并不合理。

每當我講這些案例時,孩子們就伸長了脖子。我還帶了歷年收藏的各種銅錢、銀元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他們更是感覺新奇無比,由此引發了對金融的學習興趣。我一直主張,課堂上老師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可以了——那就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有自己求學經歷的體驗。那怎么引起學生的興趣?老師通過一些案例、小故事把一些金融學的知識點帶出來,教學效果自然有了。這一點,我從學生的眼神里就可以找到答案。為人師者,如果能夠上好每一節課,讓孩子們愛上課堂,何嘗不是一種修行和功德呢?

與此同時,我把長期積累的金融史資料寫成科普小文章。早在讀博時,同學傅勇將我推薦給《上海證券報》的沈飛昊編輯,我將手頭的一篇隨筆投了過去,很快發表了,還有一筆不菲的稿酬。這大大激勵了我的寫作興趣,從此一發不可收。2014年,我到臺灣清華大學經濟系訪學,合作導師是經濟史的名家賴建誠老師。賴老師給我提供了很多金融史的外文資料,有一本是雷蒙·德魯弗的名著《美第奇銀行的興衰》。回來后我找到高中班主任呂吉爾老師一起合作,由呂老師完成翻譯,我配合做校對和譯注,后來順利出版,也算美事一樁。

在賴老師的引薦下,我結識了人民銀行《金融博覽》的張蕾編輯。自2022年以來,我在《金融博覽》連續發表“古典詩詞中的貨幣與貨幣文化”系列文章。這些文章正是金融、歷史與文學的結合,雖然是小眾讀物,但是很有意思,也很有價值,我準備結集《綠榆枝散沈郎錢》在年底出版。這些金融史相關的成果,從我內心講是自己最看重的作品。

回想我的求學經歷,正是因為文史的興趣愛好幫我度過了心理危機,我分不清是興趣愛好戰勝了心理危機,還是文學本身就有一種療愈功能。回想我的工作經歷,也正是對文史的興趣愛好,給我現在所從事的金融教學與科研帶來最大幫助。一個人最怕的就是沒有個人喜好。

所以,對于今天填報志愿的小伙伴而言,我最想說的第一點便是,聽從內心的召喚,要有自己的興趣,這個興趣發現的時間當然是越早越好。作為考生父母,在填報志愿時多了解專業信息,給予必要的引導,并尊重孩子的意愿。我在大學里聽到太多學生在問及為什么讀本專業時,都會回答“我媽說的”。今天,大學里轉專業確實比起以前容易多了,如果小伙伴們進入大學發現自己不喜歡本專業,第二個學期一般都允許一定比例的學生轉專業,但是奉勸大家不要跟風去,一定要想好是否有必要。如果轉不了,也不要氣餒。

我想說的第二點是:如果現在暫時沒有找到興趣點,那就找好自己分數排名對應的學校,確保安全上岸。如今小伙伴的普遍情況是,很多人只會刷題,從不知道(或從沒想過)自己到底喜歡什么,這種情況建議大家憑直覺找一個喜歡的專業,安全上岸。既然你無所謂喜歡不喜歡,可以“讓子彈飛一會兒”,等進了大學再培養“感情”,年輕人的可塑性很強,現在不喜歡很可能是你不了解。即便真的不喜歡,等到讀研究生再做第二次選擇也未嘗不可。今后你從事任何行業,具有交叉學科的背景恰恰正是你的最大優勢。或許出乎你的意料,著名經濟學家許成鋼教授最初讀的是機械工程專業,而歷史地理學家周振鶴本科讀的是礦冶系,這樣的名家不勝枚舉。

對高考生來說,剛經歷大考,要在公布成績后短短幾天內做出關乎一生的專業選擇,這個挑戰確實太大了一點,同時也蠻考驗家長的。所以,我最后總結一下:最好是根據自己興趣來選擇專業,如果沒有也不要過于擔心,首要考慮是上岸。等進了大學,過幾年終于想明白了內心的“召喚”是什么,再去報考理想專業的研究生即可。因為大家都知道一個基本事實:現在本科生很多,讀研是大勢所趨。

(作者丁騁騁為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民間金融和金融史等。)

    責任編輯:蔡軍劍
    圖片編輯:張同澤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景山区| 如皋市| 钦州市| 茌平县| 梨树县| 乐陵市| 宜兰市| 合阳县| 乐山市| 乳源| 嘉兴市| 格尔木市| 玛曲县| 礼泉县| 布尔津县| 张家界市| 平利县| 桦甸市| 乌兰察布市| 林周县| 玉屏| 肃北| 唐山市| 共和县| 威宁| 宣武区| 太湖县| 吉林省| 图木舒克市| 大化| 卢龙县| 泰兴市| 天长市| 鞍山市| 隆林| 阿合奇县| 乐山市| 铜山县| 武清区| 东至县| 凤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