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到底是天團!柏林愛樂,又一次讓上海沸騰了
“到底是天團!”聽完柏林愛樂樂團在上海的首場音樂會,有樂迷這樣驚呼。6月26日晚的上海大劇院,座無虛席,從第一位樂手進場便掌聲不停。
作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特別項目,柏林愛樂全團近120位頂尖樂手,在首席指揮彼特連科率領下,聯袂鋼琴家王羽佳,帶來“柏林愛樂在上海”首場交響音樂會。
弓弦交錯,鼓點起落,全場觀眾屏息凝神。隨著《波萊羅》舞至狂歡,落下最后一個音符,現場爆發雷鳴般的掌聲。

“柏林愛樂在上海”交響音樂會演出現場(攝影:蔡晴 Cai Qin)
德國戰車一樣的樂團: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首場音樂會將“柏林森林音樂會”曲目,平移至上海。上半場主打俄羅斯大餐,以穆索爾斯基的《荒山之夜》開篇。一襲綠色抹胸長裙,王羽佳踩著高跟鞋走進現場,和樂團強強聯手,共奏普羅科菲耶夫《第一鋼琴協奏曲》。
鋼琴家與樂團配合默契,將這一帶有普氏“激進的古典”音樂氣質的作品,發揮得淋漓盡致。“王羽佳是一個協奏曲高手,她的協奏曲充滿了競技感。”樂評人張聽雨形容。
在觀眾打著節拍的掌聲中,王羽佳返場三次,琴鍵飛舞,帶來三首風格各異的曲目: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鵝》、普羅科菲耶夫《第七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格魯克《旋律》。樂迷直呼過癮。

“柏林愛樂在上海”交響音樂會演出現場
“音樂聽得特別明白,像是作曲家演奏出來,而不是演奏家演奏出來的,就像砍瓜切菜一樣,內容展示得十分清楚,直截了當,沒有任何多余的、花哨的東西。”鋼琴家宋思衡形容柏林愛樂。
“柏林愛樂有著德國戰車一樣的碾壓感,非常準確,非常工業化。”樂評人張聽雨形容,臺上每位樂手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獨奏家,有著強悍甚至霸氣的個性,彼得連科相對溫和,沒有那么多掌控感,適當時會給樂團足夠發揮空間,“他們彼此互補,非常合拍。”
下半場主打法國作品,拉威爾的《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和《波萊羅》是音樂性格截然不同的兩種舞曲風格,《達芙妮與克羅伊》第二組曲則是從芭蕾舞劇中再創組成,音樂形象栩栩如生。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樂評人李嚴歡形容柏林愛樂,充滿了生命力、感染力,特別是在演奏拉威爾的三首作品時,音色變化之細膩,各聲部聲音之平衡,無可挑剔。
“彼得連科能將柏林愛樂個性中深深隱藏的不同方面展現出來,時而寬厚,時而輝煌,《達芙妮與克洛埃》中的‘黎明’流動似水,《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又實在浪漫柔情。指揮調動起每一位樂手的積極性,音樂中的每種表情、個性都表達得那么清晰,張弛有度,又絲毫不見過分渲染。”
“弦樂的低聲部一如既往的厚實,管樂聲部在立體挺拔的同時又不失圓潤,有爆發力又絕不過火。”李嚴歡感慨,這是真正絢爛的色彩!
打飛的坐高鐵,天南海北的樂迷因天團相聚上海
“柏林愛樂在上海”系列音樂會有超過40%的購票觀眾來自境外和全國各地。首場音樂會上,打著飛的、坐著高鐵來上海的觀眾,此起彼伏。
18歲的張新朗從廣州飛到現場,剛剛結束高考的他,笑稱這場音樂會是過去一個月的“生存指望”,“我愛柏林,也愛王羽佳,這次的夢幻組合,完成了偶像同框。”
樂評人張聽雨專門從北京趕來上海。從柏林到北京再到上海,這已經是他第五次聽柏林愛樂的現場。張聽雨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學指揮和大號出身,捧著樂譜坐在現場聽,“很有收獲,很受震撼。”
嚴女士和20歲的女兒同樣從北京趕來。多年前,她在北京聽了柏林愛樂和杜達梅爾的現場,“久久回味,后來再聽其他樂團,感覺還是差點意思。臺上每一位演奏家都技藝精湛、異常投入,演繹出來的交響樂有一種和諧、震撼的美。”嚴女士的女兒學長笛10年,也將踏上古典音樂的職業之路。
毛小姐正在杭州讀生物學博士,沖著王羽佳、曲目和柏林愛樂的三重疊加,來到現場,“王羽佳的音色特別漂亮,像是在我心尖上撓癢癢,很撩人,真的會讓人顱內‘高潮’。”

“柏林愛樂在上海”交響音樂會演出現場
上海本地樂迷也當仁不讓。蘇先生重下血本,一口氣搶到了4場交響音樂會的票子。“2017年,我在上海聽過一次現場,這是第二次聽。”蘇先生聽古典音樂已有幾十年,來現場之前,他提前把所有曲目預習了好幾遍,“指揮風格不一樣,阿巴多是一種風格,我也想聽聽彼特連科是什么風格。”
陳女士同樣是資深樂迷,2017年第一次聽柏林愛樂的現場。“天團到底還是天團。”第二次聽,陳女士感嘆,“樂團里每一個演奏家都是天才,但是在指揮的統一領導下,很有紀律性,該放的時候放,該收的時候收,訓練有素。今晚演出的表現力和整齊程度,都非常令人贊賞。”
“柏林愛樂在上海”系列演出將持續至7月1日,6月27、29、30日的三場交響音樂會,各具特色。正如樂評人李嚴歡所言:“一連上演四場交響音樂會,場次之多、曲目之豐富是柏林愛樂歷次上海之行從未有過的,包含了德、法、俄不同時代多位音樂大師的經典之作,是對柏林愛樂傳統和實力的一次全面展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