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東17歲高考生被漁網纏繞不幸溺亡:幽靈漁具,誰的責任?
【中國綠發會訊】2024年6月13日,一名17歲的山東少年在濟南市鵲山龍湖濕地公園附近不幸溺亡。救援人員推測,這名少年在湖中玩漿板時意外落水,被水下的漁網纏住,最終釀成了這一悲劇。這場意外不僅令人痛心,還引發了人們對“幽靈漁具”這一潛在威脅的高度關注。對此,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中國綠發會、綠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在痛惜之余,在被問及對于此事的一些看法時,分享了他的一些看法。筆者現將相關內容整理如下。(以下內容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核實,僅供參考。)
【問題1】河流、濕地里面的廢棄漁具,是否屬于“幽靈漁具”的范疇?少年溺亡令人悲痛,除了其自身的原因,那么,其他方面是否負有責任?
周博士:首先,海洋中的幽靈漁具,是指在海洋之中對廢棄、遺棄或是破損而導致存留在海洋中的漁具。而這個漁具,對海洋生物具有相當大的威脅,主要的還是海洋生物容易遭到纏繞,當然也包括誤食,所以人們稱之為“幽靈漁具”。那么在河道里,這個概念是否存在?
河道里也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遺棄的網破了、絲斷了的廢舊漁具,包括一些沉水漁具,被遺棄的也是挺多的,但是河道里的廢棄漁具沒有受到那么廣泛的關注,可能主要是因為河道范圍相對來說較小,其中所遺棄的廢舊漁具對河里的水生生物的影響不是特別大。但是,由于當前我們保護任務十分緊迫,河道中的幽靈漁具也仍然具有極大的危害作用,對水生生物的威脅包括纏繞、誤食等。
前段時間發生在山東濟南鵲山龍湖濕地公園的一17歲高考生野泳被漁網纏繞溺亡這一悲劇事件,再次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當然,我們還不能判定該漁網是幽靈漁網還是正在使用的捕魚網。如今在很多河道中都普遍發現了絕戶網、迷魂陣、沉底漁網等各種各樣的捕魚網,其中很多是非法的。
針對年輕人在河中慘遭漁網纏繞這一例事件而言,我們認為,布設該漁網或是遺棄該漁網的人是具有很大責任的。漁網這一次是誤傷了人命,而誤傷了多少水生生物的命?這個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是可以想象,數量應該是相當可觀的。因為對于人命案,大家關注度高,但其實幾率是很小的。這種小概率事件都發生了,那說明:這種漁網的危害性,是非常令人震驚的。我們應借由此事件提高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對于河道中遺棄漁具潛在風險的認知,這不僅關乎人身安全,還關乎濕地生態環境及水生生命安全。希望大家能夠引以為鑒,共護綠水,共筑地球生命共同體。

(圖文無關。圖:漁村。Siying Lu(馬來西亞)畫。第五屆國際少兒環保公益繪畫大賽參賽作品。)
【問題2】針對少年在濕地公園因河道中廢棄漁具纏繞而不幸喪命這一事件,公園方有沒有責任呢?
周博士:鑒于我本人并不是民事責任法律方面的專家,所以我不能給出權威的解答。但我從一名普通公眾的視角來看,一般說來,濕地公園應該兼有保護濕地的責任,而保護濕地有一些很重要的指標,其中就包括應該避免和禁止這一類的漁網進入濕地公園,不只是為了保護人的生命,也要保護水生生物的生命與水生生態系統的安全。
在我看來,這種漁網都是人類對自然的一種非理性擾動,畢竟濕地公園不是捕魚場,因此,當地相關管理部門應主動承擔起生態保護的職責,如它同時又是一個公園,公園方則應承擔起對游園人員的安全責任,依我來看,毫無疑問濕地公園是負有重大責任的。
(本文為周道生態文明(294講) ,根據語音整理,未經本人核實,僅供參考。)
口述 | 大風
整理 | Samantha
審核 | 綠茵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