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夜讀丨江南哪能沒有梅雨

陽柳
2024-06-25 21:21
來源:澎湃新聞
? 澎湃評論 >
字號

今年上海入梅的第一天,就是一場大雨。

前一天還是大晴天,明晃晃的陽光讓人不敢直視,街上行人步履匆匆。下班時,同事說,一點不像明天就要下雨的樣子。入睡前,刷到一個來旅游的網友說,上海天氣真好,清爽舒適。不少網友留言:珍惜今天吧,明天就入梅了。

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網上很多煙雨蒙蒙、小橋流水的江南古鎮視頻,被打上了“北方人誘捕器”的標題,很多北方人紛紛表達向往。但一些在江浙滬工作生活的北方網友,又表示受不了南方的潮濕,吐槽梅雨季淅淅瀝瀝下個沒完的雨,喊著“想回家”。

我對梅雨其實沒什么感覺。老家離上海不算遠,早習慣了。在城市,除了戶外工作者,多數人對自然界的風云變幻,感知力其實是較弱的。出門帶傘打傘、衣服難晾干、東西容易發霉,當然都是有的。但更多時候,人們待在室內,有太多辦法,與梅雨季的潮濕、悶熱、黏糊隔開,讓身體和心情保持干爽舒適。

很多人不喜歡梅雨季,其實江南哪能沒有梅雨呢?起碼對農業生產來說,梅雨太重要了。

我第一次聽到“梅雨”一詞,以為是“霉雨”,覺得形象。因為在老家,每到這個時候,東西都愛發霉,桌子、櫥柜、衣服,沒一樣逃得掉,走到哪都感覺有股霉味。后來知道是“梅”不是“霉”,因雨下在梅子成熟時而得名。聽著有詩意多了,但我沒見過梅子,加之初始印象已成,想改觀也難了。

上世紀90年代初,老家新建房子流行用水泥鋪地,防潮措施簡陋,只在地基上鋪一兩層地膜。其功效,幾乎是心理安慰級別的。一到梅雨季,水泥地上冒出一層水,鞋子走過,有水聲,甚至還能濺起小水珠。我擔心家人滑倒,從廚房找來草木灰撒在地上,讓地面干燥一點。

很多人家沒有專門的糧倉,曬干的稻谷用蛇皮袋裝包后,堆放在屋角。地面剛有返潮跡象,大人們就移開稻包,放上幾條長凳,再將稻包抬到凳子上碼好。與地面隔開一米左右距離,保證了糧食免于潮濕。

梅雨季的高溫和悶熱,還招蚊子和細菌。風扇雖有,但農村人節省,不會天剛熱就用,也擔心小孩著涼,只肯搖著蒲扇哄孩子入睡。我怕熱,容易出汗,經常因渾身黏糊早早醒來,看著手腳上新冒出的蚊子包發蒙。飯菜也容易變質、發餿。

這些生活經歷讓我疑惑:為什么有梅雨這種東西存在,它有什么用嗎?我問父親。他沒直接回答我,指著一片綠油油的稻秧告訴我:你看,早稻禾苗正抽穗灌漿,如果不下雨,不足夠潮濕和高溫,稻子就無法灌漿,就長不成飽滿的谷粒。

原來,在很多人看來很討厭的梅雨,對于農作物的生長,如此重要。原來,大自然的風霜雨露,自有用處。

曾讀到一篇散文,作者描寫梅雨季江南人的生活和心情,直言“人人都說江南好,只是梅雨受不了”,文風細膩、優美又詼諧。最近又看到篇研究論文,叫《傳統梅雨停擺,江南緣何不再多煙雨?》,認為梅雨塑造了江南獨特的經濟和文化形態,還不無擔憂地指出,因為人類活動,江南傳統梅雨停擺、梅雨幾近丟失煙雨特征、極端暴雨和高溫干旱多發的事實。

文人眼光和科學家視角,最終殊途同歸:江南的好,離不開這惱人的梅雨。或者說,梅雨本身就是江南的一部分。

在極端天氣頻現幾成不可逆轉的趨勢面前,我們還可以做什么,清晰地叩問著每個人的靈魂。

 

    責任編輯:甘瓊芳
    圖片編輯:陳飛燕
    校對:施鋆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凤城市| 南乐县| 尼勒克县| 卓资县| 隆德县| 高邑县| 务川| 连山| 皋兰县| 辽中县| 庆城县| 长宁区| 黄平县| 柘荣县| 东乡| 曲麻莱县| 师宗县| 梁山县| 黔西县| 同江市| 惠东县| 达州市| 天等县| 古浪县| 闽清县| 泽库县| 荔浦县| 抚州市| 卢龙县| 潞西市| 新野县| 紫云| 凤山市| 西峡县| 陈巴尔虎旗| 武平县| 根河市| 延吉市| 鹤壁市| 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