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嚴重春旱新機井不頂用!投資兩千萬農田設施成擺設,究竟卡在哪了
高標準農田建設事關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是藏糧于地的重要舉措。這就要求在建設過程中要保證質量,不能出紕漏。高標準農田是指在基本農田保護區范圍內,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農田。根據規劃,到2030年,我國要建成12億畝高標準農田,以此穩定保障1.2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然而近段時間,有黑龍江的農民反映,在他們那,錢花了,高標準農田的配套設施也建了,但是卻成了爛尾工程,該用的時候用不上。

黑龍江省依安縣新屯鄉豐產村的村口的公示牌顯示,豐產村是2021年依安縣四個高標準農田建設村之一,建設工期從2021年10月到2022年9月。豐產村也是新屯鄉唯一的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村,項目投資為2449.2萬元,建設內容包括新打機電井、修建曬場、道路、輸電工程等。
今年4月距離規劃的項目完工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多,各項設施的使用情況怎么樣了呢?

陳龍是村里的種糧大戶,承包了六七百畝地,新打的機井有幾眼就建在了他家地頭。
陳龍告訴記者,2022年下半年這些機井就打好了,旁邊的輸電線路也架了起來,但線路始終沒有連接上供電主網,沒有電,機井也就用不了。
不只是陳龍這塊地附近的機井,全村新修的23眼機井在建好后,都因為沒通電,無法正常使用。

豐產村總共15000多畝地,12000畝是旱田地,灌溉決定著一年收成。當地經常干旱,村民家家都有水罐,需要時從隔壁村以前打的抗旱井拉水澆地。2023年豐產村遭遇嚴重的春旱,眼看著地頭新修的井不能用,大家只好又用起了水罐。
不通電,機井就用不了,建好的設施成了擺設。問題究竟卡在哪里了呢?
為了解決問題,鄉政府也曾找電業部門溝通過。
黑龍江省依安縣新屯鄉黨委書記 徐洪軍:電業部門說,你們這里缺少高壓計量器,沒有高壓計量器就不能接電,導致后期沒有配上電,這些井去年就沒用上。

高壓計量是指電業部門供電時,在高壓線路一側,也就是靠近主網一側安裝電表等計量裝置,與之相對應的是低壓計量,把電表安裝在靠近用戶的低壓線路一側。采用高壓計量,可以提高計量的準確性和安全性,但安裝高壓計量器也需要一定費用,一臺大約兩萬多塊錢。
豐產村整個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達2400多萬,就因為這幾十萬元的安裝高壓計量器費用,讓這些機井閑置不能使用,這聽起來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
監管部門是如何解釋的呢?

根據相關規定,“縣級農業農村局負責本地農田建設工作,組織開展項目實施、初步驗收、落實建后管護,履行監管責任”。
記者聯系上了負責項目建設和監管的依安縣農業開發服務中心。中心負責人也告訴記者,工程建完要接電的時候,當地電業部門提出,需要安裝高壓計量器。但項目在前期規劃設計時,設計單位設計使用的是低壓計量器,所以問題就卡在了這里。

黑龍江省依安縣農業開發服務中心副主任 郭立冬:電業部門叫我們整改,把高壓計量裝上。這個項目因為始終沒有驗收結束,也考慮到資金問題,結束完之后剩余多少資金,下一步想采購設備錢夠不夠。
根據當地提供數據,豐產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的2449.2萬元全部是財政資金,其中中央財政占80%,齊齊哈爾市和依安縣分別配套10%。齊齊哈爾市農業部門負責審批,依安縣負責具體建設實施以及監管。

依安縣農業開發服務中心介紹,項目建設預算中,并沒有采購高壓計量器這一項,所以他們無法額外采購,便一直拖到了現在。
不過,記者聯系了當地電業部門,負責人說,豐產村的機井確實沒有通電,但并不是因為沒有安裝高壓計量器。
國網齊齊哈爾公司副總經理 王彤:沒有報申請,沒有出供電方案,就沒辦法判定在哪接,判斷不出來是高壓計量,還是低壓計量,所以不存在現場沒通電,缺高壓計量的問題,在于流程的起點就沒有申請。

電業部門負責人說,根據電業部門服務流程,用戶首先要提出供電申請,之后由電業部門制定供電方案,組織電力工程施工,最后裝表、送電。像豐產村的項目,應該由建設單位農業開發服務中心提出申請。但電業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這項目上馬的時候,他們根本不知道,還是日常巡查發現有新建工程后,聯系當地督促提交申請。
國網齊齊哈爾公司副總經理 王彤:當年開幾次協調會協調怎么解決這個事兒,由于當時投資項目主體,承建是承建的,運行是運行的,下一步運行要交給村里,在銜接過程中,無論是村里,還是建設主體,都沒有對我們進行有效的用電申請。

電業部門負責人說,農業用電關系糧食安全,即使涉及安裝高壓計量裝置,如果符合政策,電業部門也可以予以承擔。但項目開工時,建設單位沒有提出供電申請,相關供電政策明確規定,沒有提出申請、對工程可靠性和供電質量沒有審查驗收、無法保障的,不予接收。
但依安縣農業開發服務中心又否認了電業部門的說法。
記者:你們當時有沒有報備?
黑龍江省依安縣農業開發服務中心副主任 郭立冬:有報備,當初這個項目最開始施工的時候,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找到電業局主管領導,我們是經過他們允許之后才開工建設的。

不過直到采訪結束,依安縣農業開發服務中心也沒能提供相關的申請材料。而電業部門負責人說,盡管沒有收到供電申請,他們也曾經和地方聯系,解決通電的事。
國網齊齊哈爾公司副總經理 王彤:2023年,我們從服務的角度,還是要解決問題,讓村民用上電,和地方對接,但豐產村沒通電的這部分機井始終沒有移交到村里,所以鄉村沒法作為主體解決報裝一系列事。我們又找開發辦,開發辦說是委托施工單位跑手續,但施工單位干完活早不管這事了,弄得我們也不知道找誰好了。

國家財政的錢投入了,工程建起來了,但農民能不能真正用得上,就沒有人管了。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這個看起來并不是很復雜的事情,當地沒有任何相關部門來真正解決。
不僅機井成了爛尾工程,記者調查發現,農田的其他配套項目也存在問題。

根據公示牌,除了機井,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內容還有沖刷溝治理、建筑物、曬場、水泥路和砂石路。這里的建筑物指的是連接耕地和道路的過水涵洞,記者一路觀察,僅從外觀看,涵洞的質量就讓人感到擔憂。

一處過水涵洞,橋面上全是泥土,看不到任何水泥路面,側面的護坡上,雖然有水泥,但用腳踩踏,水泥直接脫落。
這些問題,項目監管部門又是否知道呢?
當地農業開發服務中心負責人說,由于一直沒有竣工驗收,這些涵洞、道路,以及曬場、沖刷溝治理到底最終質量如何,還有待驗收時檢測。
根據《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竣工驗收辦法》,項目審批單位應在項目完工后半年內組織完成竣工驗收工作。也就是說,按照規劃的工期,2022年9月底建設完畢,應該在2023年3月底前完成全部驗收,但直到記者采訪時,依安縣的初步驗收工作也沒有進行。
負責人解釋說,當地2021年四個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是一個項目,由五家公司在四個村同時施工,分成12個標段,截至記者采訪時還有兩個標段由于工程量大、工程人手緊張等原因,至今未竣工,所以整個項目延遲到現在還未驗收。
不過,記者聯系上了在豐產村施工的一處標段負責人,這位負責人說,工程一直沒進行驗收,其背后另有原因。

記者:因為什么不驗收啊?
依安縣2021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某標段負責人:驗完不得給錢嗎?現在不驗,因為縣里沒有錢啊。
項目始終沒驗收,真實原因還有待相關部門介入調查。
但工程遲遲不驗收,機井等設備無人負責成了爛尾,更重要的是,已經建成的一些設施因為無人管護,也出現了新的問題。

以這些機井來說,按施工設計,井房中還有水泵、電表箱等配套設備,但有的井,現在只剩空蕩蕩的井管,監管部門負責人承認,由于一直沒有使用,很多設備已經損壞或者丟失。
記者:好的東西沒有發揮作用,你覺得問題出在哪里呢?
黑龍江省依安縣農業開發服務中心副主任 郭立冬:我確實說不出來差在哪,我就覺得挺可惜,沒有及時地發揮作用。
飯碗不牢,地動山搖。想要農業的高產穩產,配套設施一定要跟上。但是我們看到,國家投入了資金,工程建設也搞了,可是配套設施能不能用,質量達不達標卻沒人管,這樣的所謂高標準農田建設,白白浪費了國家的錢,也讓農民堵心。
采訪結束后,當地制定了整改措施。針對機電井不通電問題,當地將27眼機電井全部進行送電入網,現在已經達到使用狀態。對于其他的一些施工質量等問題目前也已進行了整改。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是小事,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地抓好各項工作,我們才能有更多農田變良田,打出更多糧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