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每個月圓之夜,他都會來到西湖邊拍水中月影
為加強浙江省美術、書法、攝影藝術和民間工藝青年人才培養,努力推出一批德藝雙馨、銳意創新、勇攀高峰、富有潛質的造型藝術青年創作人才,形成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的人才培養新機制。從2013年始,在浙江省委宣傳部的指導與支持下,浙江省文聯實施了浙江省造型藝術青年人才培養“新峰計劃”,每年推出一批具備較好綜合素質、較高藝術素養和較大發展潛質的美術、書法、攝影和民間工藝青年創作人才;每年投入150萬元以上的培養資金,為他們度身定制相應的培養計劃,通過培訓、進修、采風、觀摩、舉辦成果展覽、出版作品畫冊、媒體專題專訪、向藝術品市場重點推介等七條途徑,開展有針對性的培養和推介,提高了成才率和成果轉化率。已經連續六年實施了浙江省造型藝術青年人才培養“新峰計劃”,為我省視覺藝術青年人才的健康發展,搭建了良好的成長平臺,得到了社會和藝術界越來越多的重視和和贊許。

邊界風景








廣告風俗畫



水月虛文
《水月虛文》系列是我已堅持四年的攝影項目,是月圓之夜拍攝的水中月影,拍攝地大多選在西湖。在西湖的湖心亭有塊石碑,上面刻有乾隆手書的“蟲二”兩字,意為“風月無邊”。每當月夜,我獨立湖邊,望著這水月共同造就的“虛文”,雖無法讀懂它,但多少能感受這“蟲二”般的雅趣。





從心主義








試驗片







點評 | 焱木
聆聽邊界
“對于那不可說的,唯有以沉默待之”,當代寂靜主義大師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如是說。影像刺透的不是人的雙眼,而是心靈;照片是用來感受的,更是用來聆聽的——對于藝術,我們沒有資格夸夸其談,唯有凝神靜聽。從符號的作品《邊界風景》中,仿佛看到了大自然的四季律動,觸摸到了城市的發展節拍,但真正讓我靈魂震顫的,還是聆聽那“邊界”背后的寂靜之音。
在《邊界風景》中,我聽到了現代性的自負。人類常常任性地勘定生活的邊界。城市要有多大就有多大,馬路要有多寬就有多寬,視邊界之外的原野為虎狼眼中沉默的羔羊,仿佛其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排隊等候被現代文明所臨幸、所蠶食。遠處那群高高矗立的樓盤不等于家園,假如它失去了人性的溫度;近處那片無人問津的荒野不等于荒謬,只要它還保留了那份原始而本真的野趣。
在《邊界風景》中,我聽到了大自然的反諷。寫《善惡之彼岸》的弗里德里希·尼采說過,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原野與城市,誰是誰的祖先,其實一目了然,此處怎能缺失先來后到之禮?大自然最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打算今天從別人那里索取多少,那就必須準備日后加倍奉還。
在《邊界風景》中,我聽到了影像藝術的呼喚。看到一幅照片,我們常常議論,作品講述了什么,攝影師表達了什么。有一點是肯定的:攝影的語言所能承載的,遠超出文字本身。存在主義者馬丁·海德格爾說,你每時每刻都在說話,沉默時也在說話;他還說,不是你在說話,而是話在說你。你管不住自己的手,就別想捂住別人的嘴,影像背后的藝術正義從來只會遲到,不會缺席。
記得“那個重新定義了攝影的人”沃爾夫岡·提爾曼斯說過,“我的作品讓社會思考什么東西是可以被接受的。別人認為可怕的東西,在我看來可能是美的”。有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直面問題的勇氣。在一個圖像泛濫的時代,粗糙的個人影像比比皆是,問題是要能發現普通事物“無價值的價值”和“具象背后的抽象”。誠如符號自己所言,作為攝影師,他只想力所能及地用影像去挽留那些即將消失的邊界上的風景。消失讓人惆悵,風景又讓人憧憬,不難體會到這些字眼背后的那種五味雜陳的感覺。透過邊界,城市理應反思現代文明的任性,感恩大自然的慷慨大度;透過城市的邊界,人類應該明確劃定自己的行為邊界,讓邊界的這邊與那邊之間關系更加和諧,在此岸辛苦勞作,在彼岸享受生活。
秉承“狂野而驚艷”創作風格的影像藝術家森山大道,在《邁向另一個國度》中曾經感慨萬千,“我早在許久之前就已破釜沉舟,每天為了應付生活上接踵而來的挑戰而活”。對于生活,我們從來都不是旁觀者,沒有比正面迎接挑戰更具有正能量的生活態度了。
“Yes,we can!”相信這不只是一句競選口號,也是每個人對生活的應有態度,而這,正是《邊界風景》發出的最強音。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