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龐觀|轉型時刻:中國成為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國意味著什么?
據中國外交部2018年12月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的問答內容可知,聯合國大會(UNGA)通過了2019-2021年(成員國)會費和維和攤款比額決議,中國將成為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國和維和攤款國。
對于關心聯合國、關心中國在聯合國中的作用、關心中國的國際責任的人來說,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國,是一個重大消息。
在24日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在回答記者關于聯合國會費即維和攤款問題時,外交部發言人的表態有幾點值得注意:盡管中國經濟總量大,但仍是發展中國家,將履行作為發展中國家對聯合國應盡的財政義務;中國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確定聯合國會費的支付能力原則;中國承擔的聯合國會費和維和攤款的大幅增長是中國國際影響力上升的體現;希望各方認真執行好聯大決議,并敦促各國都及時、足額繳納聯合國會費和維和攤款,確保聯合國有穩定、可預測的財政基礎。
把上述外交部發言人的表態與三年前,也就是2015年中國開始承擔7.921%的聯合國會費、10.2%的維和攤款時外交部的表態對比一下的話,可以發現,中國對待聯合國會費的立場是一以貫之的(今年及2015年外交部發言人關于聯合國會費的表態見外交部網站:https://www.fmprc.gov.cn/web/fyrbt_673021/t1624635.shtml; https://www.fmprc.gov.cn/web/fyrbt_673021/jzhsl_673025/t1328019.shtml)。
中國從來不拖欠聯合國會費,因此在聯合國信譽良好。我們不應忽略的一個事實是:世界上有超過1/3的聯合國會員國是欠著會費的。上述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的表態說:“敦促各國都及時、足額繳納聯合國會費和維和攤款”,實際上是間接與美國對比和提醒這個世界,中國增加會費且不拖欠,美國還拖欠著會費。美國曾經繳納25%的聯合國會費,后來這一比例下降為22%。從1985年起,美國就開始拖欠聯合國會費。
從近十幾年來中國繳納聯合國會費逐步提升的趨勢來看,再下一個三年,即2022-2025年,中國繳納的會費仍然將在聯合國成員國中名列第二。若比例仍然不變,而中國經濟在這三年里繼續增長,中國繳納的聯合國會費的絕對數則在增加。
中國繳納如此巨額的會費,要不要像美國那樣,在聯合國的預算管理中發揮更大作用,即監督聯合國用好會費?美國因為聯合國的官僚主義、浪費等而拖欠會費,中國是否將來也要考慮如果聯合國不符合中國的要求就拖欠會費,以推動聯合國改革?而且,中國是否要告訴現在和未來的聯合國,中國也是會嚴格要求聯合國的?這些要求包括一些大節和小節:聯合國要真正解決全球問題,推進真正的全球治理,聯合國要有更多的中國代表(改善中國的代表性)和來自中國的國際公務員。
請不要誤解,筆者在此提出這些問題完全不是要讓中國去復制美國模式的意思。而是想說,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許遲早會遭遇到美國在聯合國中的遭遇的問題。這是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的規律決定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這里可以主要指美國國會)對待聯合國的態度,除了其國家自私的本性和本能,也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美國與聯合國之間的關系的經驗對中國不無借鑒價值。
中國與聯合國之間關系的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該一成不變,而是應該有轉型。成為聯合國第二大出資國的時刻正是中國塑造轉型中國與聯合國之間的關系的時刻。這是一個“大轉型”的時代,包括中國與聯合國之間的關系的轉型。中國如何在聯合國改革中發揮關鍵的、持續的作用?
最后,我認為,中國的大學要培養更多懂得聯合國和聯合國體系(國際組織體系)的學生。不一定非要一窩蜂建立很多的國際組織學系、設立許多的國際組織專業,而是要讓大學生清楚,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的作用繼續上升,不管學習哪個專業,國際組織和全球治理知識是重要的。
(“龐觀”是中國海洋大學特聘教授、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龐中英的專欄,從理論到現實,多維度解讀中國如何參與全球化、全球治理等問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