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土地聯合起來:我們的遺產·我們的未來 |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中國綠發會訊】2024年6月17日是第30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and Drought),今年的國際主題是“為了土地聯合起來:我們的遺產、我們的未來”,我國的主題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筑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圖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官方網站
荒漠化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嚴重影響生物多樣性、生態安全、消除貧困、社會經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荒漠化對自然和人口存在巨大的影響。旱地當前已經十分脆弱,旱地退化會給人類、牲畜和環境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在未來十年內,荒漠化可能會使5000萬人流離失所。
荒漠化問題由來已久,對人類歷史產生過重要的影響——荒漠化曾導致幾個龐大帝國崩潰瓦解,也曾致使當地居民流離失所。但如今,耕地退化的速度預計為以往的30到35倍。
干旱是影響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威脅之一,尤其是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但在發達國家,干旱也越來越嚴重。事實上,根據預測,到2050年,干旱可能會影響全球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
與前20年相比,自2000年以來,干旱的發生次數和持續時間增加了29%(數據來源于世界氣象組織,2021年)。當超過23億人已經面臨水資源短缺時,不斷惡化的干旱就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問題,我們中越來越多的人將生活在水資源極度短缺的地區。
世界上約有20億人口依賴旱地生態系統,其中90%生活在發展中國家。許多欠發達國家陷入了惡性循環,這些國家由于人口過多而不得不開發旱地,以供農業生產。這些邊緣生產地區過度放牧,耗盡了土壤資源,并透支了地下水。
有助于減少荒漠化的措施有:
1、再造林和樹木再生。
2、水資源管理——節水、凈化水再利用、雨水收集、海水淡化或直接利用海水灌溉鹽生植物。
3、使用沙柵、防護林帶、林地和防風林固定土壤。
4、通過種植提高土壤肥沃度。
5、實行由農民管理的自然再生措施,通過選擇性修剪灌木嫩枝,促進本土樹種的發芽生長。修剪下來的樹枝可用于覆蓋田地,從而增加土壤保水性,減少水分蒸發。
01.節日日期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02.節日成立背景
發起方:聯合國
發起國家/地點:聯合國大會
發起緣由: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助力可持續發展,1992年,里約地球問題首腦會議將荒漠化列為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挑戰之一,另外兩項挑戰為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1994年,大會通過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這是唯一將環境及發展與可持續土地管理結合并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定。大會同時通過第A/RES/49/115號決議,宣布每年的6月17日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建立愿景:
2007年,大會宣布2010-2020年為聯合國荒漠及防治荒漠化十年,希望動員全球力量,又一次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的領導下,共同防治土地退化。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197個簽署方(其中169個受到荒漠化影響)共同努力,維持和恢復土地和土壤的生產力,減輕干旱對于旱地的影響。旱地包括干旱、半干旱和亞濕潤偏旱地區,這些地區的生態系統極其脆弱,這里的人也屬于最弱勢的群體。
自2017年以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及其合作伙伴支持約70個干旱多發國家制定減少干旱災害的國家行動計劃。
03.往屆節日主題
2023年:她的土地,她的權利
2022年:攜手抗旱 共同成長
2021年:恢復生態、保護土地、復蘇經濟
文 | 子舒、Tommy
審|Yang
排版| angel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