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忽然變懶,不愛動了?可能是這6種原因
原創 常笑健康 常笑健康
李奶奶以前身體一直很硬朗,還能自己種種花,出門跳跳廣場舞。但是半年前,家人發現李奶奶“變懶了”,不愛出門,整日躺在床上,連帶著吃飯都不香了。
意識到這可能是生病了,便帶李奶奶去醫院檢查,通過血常規發現老人有嚴重的貧血。
醫生提醒:平時很勤快的人忽然變懶了,可能是這6種病在作祟!

6種疾病讓你莫名變懶
01
甲減
甲減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的甲狀腺激素不足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謝綜合征。當能量少了,身體就會進入“省電模式”,變得懶懶的不愛動,總是想睡覺,感覺沒力氣。
02
貧血
身體疲憊、沒有力氣是貧血最主要的癥狀,而且患者還會伴有手指甲、嘴唇、眼結膜蒼白等其他癥狀,當貧血病情加重時,還會出現心悸、氣促等累及心血管的情況。
03
帕金森病
帕金森患者的“懶”不是真懶,而是身體僵硬、動作緩慢,隨著病情發展,反應也變得遲鈍,給人一種變懶的感覺。

04
糖尿病
糖尿病治療不當很容易出現低血糖,典型表現就是饑餓感、乏力、心慌、手抖、面色蒼白、四肢無力等。
05
胰島素瘤
這是一種長在胰腺上的腫瘤,比較罕見,它會導致機體分泌過多的胰島素,從而造成人體低血糖,出現形似“變懶”的癥狀。
06
抑郁癥
如果突然什么事情都懶得做了,是抑郁癥的表現。它不僅會消耗我們的精力,還會消耗我們對生活的熱情和希望,變得不愿社交、不愿出門。
變懶超過2周,需要警惕是病!
如果“懶”的癥狀,持續超過2周都找不到原因,怎么休息都緩不過來來,而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
還伴有消瘦、發熱、頭痛、呼吸困難、胸悶氣促、顏面或雙下肢水腫等癥狀,就需要警惕是否身體出現疾病了。
平日里也要做好這4件事來預防“懶病”:
第一件:
飲食上要注意

健康人飲食要堅持谷類為主的膳食模式,餐餐吃蔬菜,深色蔬菜占一半,天天吃水果,保證攝入充足的膳食纖維。
特殊人群:
甲減——建議低碘飲食,可以食用碘鹽,但要避免食用海帶、紫菜、海苔等含碘高的海產品;控制鹽的攝入量,少吃臘肉,香腸,咸菜等食品。
貧血——多吃動物肝臟、黑木耳、芝麻等富含鐵的食物,促進造血;少喝茶和咖啡,茶和咖啡中的多酚類物質會抑制鐵的吸收。
第二件:
堅持做有氧運動

規律的有氧運動能降低各大慢病的發病風險、延緩衰老并放松心情,形式包括快走、慢跑、跳繩、騎自行車、做健身操、跳廣場舞,打乒乓球、羽毛球等。
建議每天做有氧運動0.5-1小時,并且堅持每周3-5次。
第三件:
保證充足的睡眠

建議在晚上10-11點之間入睡,以保證睡眠時長,睡前避免攝入酒精或者含有咖啡因的飲品,可以洗熱水澡或者用熱水泡腳20分鐘左右,放松一下身體。
失眠的朋友也可以試試當然也可以試試γ-氨基丁酸(GABA),是公認的“神經鎮定劑”,能夠幫助我們更快入睡,提升睡睡眠質量。
第四件:
保持樂觀的心態

當負面情緒出現時,可以通過與朋友交流、運動、聽音樂、旅游等放松技巧來化解負面情緒,從而促進情緒的恢復與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多關注美好事物、保持一顆好奇心、接觸一個新興的領域,都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總之,如果身體忽然變懶、不愛動超過2個禮拜,就要警惕是不是疾病找上門,建議大家去醫院做個詳細的檢查。
畢竟,身體健康才能放心做個懶鬼嘛~
作者:柯柯
圖片來源:攝圖網
原標題:《忽然變懶,不愛動了?醫生一眼看穿:可能是這6種原因》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