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調研手記丨救護車都難開進來,老舊小區如何確保生命通道暢通?
【編者按】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看家本領。以扎實的調查研究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對人民負責、站穩人民立場的應有之義。
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今天,老舊小區的治理問題日益凸顯,如何平衡居民多元化需求,提升小區居住環境,確保居民生命安全,成為擺在社區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盛源花園小區是一個擁有1447戶、常住居民約3800人的小區,面對多元化的居民訴求和復雜的社區環境,盛源花園小區黨總支以“三步曲”為策略,成功解決了小區內的生命通道問題,為居民創造了更安全、更舒適的生活環境。一起來看梅隴鎮羅陽六居委黨總支書記吳亞珠的調研手記。
老小區治理“三步曲”
盛源花園小區于1996年開始建造,分為4期,于2002年建設完成。小區共有1447戶,常住居民人數約3800人,有多層有高層,有動遷房也有商品房。目前,小區內共有3種不同價格的物業費。不一樣的物業費、不一樣的業主來源,造成小區居民的訴求多元化。

盛源花園小區
有一次,居民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可當救護車開入小區卻“寸步難行”,原因就在于路邊不按規定停放的電動自行車阻礙了救護車的通行。從小區門口到居民樓下,只有短短200米的距離,救護車卻花了近10分鐘。這讓我們黨總支下定決心,要暢通小區的生命通道。
我們邀請相關職能部門、聯建單位、居民代表,相聚羅陽六居黨群服務站“社區客廳”,多次召開社區治理議事會,摸索總結了老舊小區治理“三步曲”。如今,盛源花園小區嶄新的非機動車棚不僅對小區非機動車加強了管理,也緩解了老舊小區非機動車綜合治理難題。
緊跟一步
把握時機,及時行動
120事情發生后,黨總支以此為契機,以“打通生命通道”為議題,召開樓組長、黨員、業主代表會議,廣泛收集民意。經小區實地查看,大家整理匯總了多方意見,率先提出改造機動車車位8處、新建非機動車棚3處、翻新非機動車棚4處的全小區改造“大動作”,將小區的安全問題正式納入規劃,提交業主大會。

就非機動車棚改造相關事宜召開業主大會
跨前一步
反復磋商,形成共識
業主大會議題首次公示期間,有居民表示不同意:“我又沒車,我家門口可不能動,你做到人家門口去”“我門口的綠化不要動,其他人家的我不管。”還有的居民這樣說。
為此,我們一方面和持反對意見的居民當面或者電話溝通;一方面把不同的意見匯總后在群里發布,請廣大居民群策群力,共商共議,優化方案,盡量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通過討論,大家的意見得到進一步的集中。經過再公示,再溝通,再修改,第三次,居民的意見已經基本統一了。最終改造方案確定為3處機動車位改造,1處新建、4處翻新非機動車棚,方案以87%順利通過了業主大會。

清點業主選票
退后一步
換位思考,情理相融
在第二次公示期間,有位居民在接待現場就情緒激動地哭了。事后我們了解到,她患有神經衰弱,對聲音格外敏感,而新建的一處車棚臨近她家,一旦建成,半夜的車輛警報聲,對她來說,是無法承受的噪音。
雖然這個位置很好,除了這位居民,我們沒有收到其他的反對意見,但我們還是選擇充分尊重其訴求,以更人性化的方式處理特殊矛盾。我們和周邊居民溝通后,暫緩了該點位的建設。今年,該居民已經搬離小區,我們也將重新啟動這個點位的非機動車棚建設。

今年重新啟動非機動車棚建設
溫情和諧的社區,不僅要考慮大部分居民群眾的實際需要,也要充分理解和兼顧個別居民的特殊需求,我們用理解和時間,給予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居民幸福生活的空間。
當所有的非機動車棚改造完成后,我們還特意安排了樓組長、黨總支相關負責人實地查看驗收。看到煥然一新的寬敞道路,原本持反對意見的居民,也向居委提出改造車位、安裝車棚的訴求。今年,我們計劃再新建5個非機動車棚,正在召開業主大會征求居民的意見。
緊跟一步、跨前一步、退后一步,我們用“三步曲”,暢通了小區的生命通道,奏響了平安家園的主旋律。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三步曲”,化解更多的居民難題,打造更安全、更舒適、更溫馨的“梅”好家園。

吳亞珠(左)與工作人員一起查看新的非機動車棚建設點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