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最高檢發布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其中五起涉食藥領域
與試點期相比,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案量持續增長,食藥領域案件增幅較大。
12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籌)負責人胡衛列指出,典型案例中有五起系食品藥品領域,涉及網絡餐飲、校園周邊食品、轉基因食品、虛假藥品廣告等。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前述案例不僅涵蓋檢察公益訴訟傳統的四大領域,同時呈現了訴前程序案件、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刑附民公益訴訟案件等不同環節的典型案例。
食品添加劑超標20多倍,檢察機關提起懲罰性賠償
在食藥領域里,一起有關虛假非轉基因標識公益訴訟案位列其中。
案情顯示,福建省閩侯縣域內四家食用調和油生產商存在偷工減料、非轉基因虛假標識的現象,檢察機關通過行政公益訴訟工作,督促監管部門依法履職,促成問題整改。
同時,典型案例還包括了一起食藥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案例顯示,郭某采用添加劑硫磺熏制辣椒,超過國家標準上限20多倍。江西贛州市人民檢察院在履行公告程序后,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要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同時主張懲罰性賠償。法院支持了檢察機關訴訟請求。
“針對公益訴訟中是否可以提出懲罰性賠償請求的問題予以了明確,這些對于進一步強化公益訴訟改革探索、豐富和完善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鑒意義。”胡衛列說。
澎湃新聞還注意到,除了食藥領域的案例,還有重慶市檢察院檢察長落實公益訴訟“一把手工程”、親自承辦并送達檢察建議書的案例,也有湖北黃石多個行政機關主動請求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解決地方治理難題的案例。
“這些案例充分體現了行政機關對檢察公益訴訟由被動應付到主動爭取支持的思想轉變,形成了各方共同保護公益的合力。”胡衛列表示,此次發布的案例中還加入了網絡餐飲、騷擾電話等通過互聯網、電信設備侵害公益的熱點問題,積極探索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作用的新路徑。
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整改比例高,超九成采納檢察建議
2015年7月,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經授權,在北京、湖北等十三個省市區開展為期兩年的試點。此后,檢察公益訴訟制度被明確寫入法律。
胡衛列指出,與試點期間相比,各地辦案情況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一是辦案數量持續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2018年1-6月檢察機關共立案公益訴訟案件22343件,辦理訴前程序案件18359件;三季度立案32345件、訴前27662件,是前6個月的1.45倍和1.5倍;10月立案16154件、訴前13690件,11月立案18681件、訴前18737件,環比分別增長13.53%、26.94%。
同時,食品藥品領域案件量增幅較大。今年1-11月,共立案食品藥品領域公益案件29916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占比較高。1-11月起訴案件中,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954件,占76.33%。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整改比例大幅度提高,從試點期間的80%左右躍升至94.42%,其中94%以上的案件經過訴前檢察建議就達到了保護目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