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官正義:網絡非法領養仍在進行,暗語藍寶15萬粉寶10萬
近期,知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義在微博發文曝光,稱小紅書平臺存在所謂送養孩子、領養孩子、販賣出生證及上戶口等違法行為,甚至有胎兒還在腹中,就有人在平臺公開預訂“送養”,而這些“送養”,實為明碼實價的金錢交易。
不久后,上官正義又曝出,百度貼吧里長期存在公開以送養名義買賣孩子(預訂孩子)的帖子,也有販賣出生證明中介在此物色客戶,為買賣孩子提供洗白身份服務。
針對上述事件,小紅書和百度貼吧先后回應,表示已對相關內容和用戶進行清理和封禁。然而6月11日,海報新聞記者在相關平臺上,仍然能找到涉嫌非法送養和領養孩子的相關網帖。對此記者對話上官正義,試圖了解網絡平臺非法領養的更多細節。

小紅書作出回應
海報新聞:網絡平臺非法領養一事引發了大家的關注,除了平臺的回應,您這里還有其他最新消息嗎?
上官正義: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跟我聯系,但是我也一直在關注前期反饋的一些線索,我貼出來的一些照片和信息,平臺確實進行了下架處理。但是我沒有貼出來的(非法領養信息),依然存在。
海報新聞:您希望平臺方面能夠怎樣處理這些信息?
上官正義:平臺至少有一個管理和監督的責任,不能一封了之。因為一些號被封了之后,可以注冊新號繼續發布信息。要去把這些線索固定好,移交給相關部門,共同打擊幕后的犯罪行為,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百度貼吧作出回應
海報新聞:您是什么時候關注到小紅書上有人發布此類信息的?
上官正義:我一直在關注網絡上販賣出生醫學證明之類的問題。小紅書的問題是在去年發現的,當時只是存在于一些相關的新聞下面的簡短評論,今年這種現象就比較猖獗了。以前比較隱晦的一些暗語,直接轉換成“送養”和“領養”,包括辦理出生醫學證明,明碼實價已經成為一種公開的話題了。我覺得這個現象必須要遏制,得到有關部門的關注和打擊。
海報新聞:在這些平臺上,您都發現了哪些買賣孩子的話術和手段?
上官正義:他們有時候會用一些暗語和比較隱晦的話術,比如用字母替代,送養寫成“SY”,還有藍寶(男孩)粉寶(女孩)。當然,也有人直接公開發布領養孩子,甚至明碼標價男孩20萬元。好多都是這些所謂的中介,就是人販子,他們打著孩子親戚的幌子,大家就覺得可信度比較高。

平臺上關于非法領送養孩子的相關信息(截圖時間6月11日)
海報新聞:您是否自己接觸過這些買賣孩子的發帖者?
上官正義:是的,我接觸了一些所謂的送養和收養的人,在這里他們實質性的目的就是買賣交易。有人確實可能是因為懷孕之后想把孩子送出去,于是提前幾個月就已經開始所謂的“預訂”了,他們還表示,等生了之后要交一定的“營養費”,是10萬元到15萬元。
海報新聞:據您多年打拐的經驗,除了進行買賣孩子的交易,是否也有人借此行騙?
上官正義:難免會有一些人打著送養人和收養人的旗號,提前索要錢財。比如所謂的奶粉錢,部分定金,打點經費等等,定金到手之后就立馬消失了。因為他們認為就算我騙了錢,也沒人去報警,也不敢去報警。他們抓住了這些人的心理,為所欲為。
海報新聞:除了已經曝光的兩個平臺,您還發現有其他平臺出現了這樣的信息嗎?
上官正義:其他平臺也有,因為這些網絡犯罪的形式是根據網民的一些需求不斷變化,接下來我也會通過一些方式去關注處理。

上官正義接受記者采訪
海報新聞: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時代,打拐的重心是否已經發生了轉移?
上官正義:在有關部門的重視之下,傳統的拐賣現象有所減少,每年的發案率降低,但網絡販嬰卻呈現出(增長的)趨勢,這些年我一直關注重點之一就是遏制網絡販嬰,也一直緊盯著販賣出生醫學證明、洗白兒童身份的這些犯罪現象。
海報新聞:從事這么多年打拐工作之后,您認為現當前打拐有哪些變化與不變?
上官正義:從傳統的拐賣犯罪到現在的網絡販賣,可以看出買賣市場依然有需求。原來一個孩子可能從2萬元到5萬元,演變成現在男孩15萬元,女孩10萬元。雖然國家打擊越來越嚴,但是這些違法犯罪行為人依然通過各種方式,尋找漏洞,鋌而走險,不斷演化犯罪的手法。
海報新聞:您認為打擊非法買賣孩子的核心和重點是什么?
上官正義: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怎么從源頭去解決買賣孩子的行為,我想,如果從源頭上根治,這種現象可能就會減少。比如洗白兒童身份,也就是上戶口,我知道就算買了孩子,也上不了戶口,我可能就不會去買。這個漏洞不堵住的話,拐賣的現象依然會存在。
海報新聞:在這個過程中,面臨什么樣的困難?
上官正義:有人將我的個人身份信息泄露,或是非法收集我的個人行程信息,再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這直接影響和威脅到我個人的人身安全和家人的安全,我認為這是最大的一種影響。因為我本身關注的就是違法犯罪領域,然而我自己卻受到這一類的傷害,這個事是對社會的一種蔑視,對法律的一種褻瀆。
海報新聞:針對遏制網絡平臺非法領養現象,您還有什么建議和希望嗎?
上官正義:我呼吁,網絡平臺要切實履行好監管責任,加強巡查。如果網友發現這類的線索,請積極向相關平臺和部門進行反饋。同時,我也希望,如果大家想要收養孩子,一定要通過國家正規的民政機構渠道去辦理。人不是商品,不能以任何形式進行交易和買賣。

平臺上關于非法領送養孩子的相關信息(截圖時間6月11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