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拾荒者視角,看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垃圾產生量
【中國綠發會訊】關于塑料垃圾的數量,從日常的媒體報道中,我們看到的多是一些龐大的數字,下面,我們從拾荒者的視角出發,看看那些龐大的數字背后,所對應的城市角落里的拾荒者們每一天辛苦勞動的“收獲”。




上圖中志愿者幫忙搬運的這兩個大袋子,全是各種塑料瓶子與外賣快餐盒,之所以分為兩個袋子分裝,是因為廢品回收站的回收價格不同。據拾荒者介紹,塑料瓶子的回收價格是每斤1.1元,而快餐盒(透明色的)回收價格是每斤1.4元,其它帶顏色的快餐盒的回收價格是每斤0.4元。志愿者與這位拾荒者估算了一下,這兩袋子大概在30斤左右。據這位拾荒者介紹,這是她在五六天的時間內,從小區內、馬路邊、菜市場等地方的垃圾桶里撿拾到的。照此推算,她每天大概能撿拾到5斤左右的塑料廢品。


上圖是一位環衛工人正在捆扎塑料泡沫箱,準備送往廢品回收站。這些泡沫箱是他在日常工作中撿拾到的,他說:“這些泡沫箱如果不撿拾出來,放在垃圾桶里,太占空(間)了,兩個箱子就把垃圾桶填滿了。”而他把這些泡沫箱撿拾出來,送到廢品回收站,每斤可以賣0.8元,他每隔兩三天就可以撿拾到這么一大車。
據《每日郵報》2024年4月10日報道,慈善機構“EA地球行動”發布的年度研究顯示,2024年全球每人將產生28公斤的塑料垃圾,今年一年,全球將會產生約2.2億噸的塑料垃圾。他們預測,超過三分之一的產品在生命周期結束時不能得到有效管理,最終將有6860多萬噸塑料垃圾最終被填埋。
焚燒與填埋是處理塑料垃圾的通常方式。但是,從氣候變化的角度看,塑料焚燒的碳排放強度很高,甚至會高于塑料生產階段的碳排放強度。但是,若采用填埋的方式,一般塑料制品在自然界中要經過100多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全降解。
人類最早發明塑料是為了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降低對一些自然資源的依賴。例如,用塑料袋代替紙袋,以減少造紙所需要大量樹木的砍伐,但沒想到最終的結果卻是加劇了環境污染。所以,加大對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應當是目前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這也正是拾荒者們在環境保護方面社會價值的重要體現。
文 | Yang
審|藍天
排版| angel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