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別讓貨運司機也困在系統里

據總臺中國之聲報道,近日,不少貨運司機反映,在貨拉拉、運滿滿等貨運平臺上,貨主經常發布超載訂單,司機接單后發現貨物超載選擇拒絕運送,可能會被平臺扣分。貨主想花小車的錢拉大車的貨,卻通過平臺把超載的風險轉嫁給了司機。
從媒體調查的情況看,不少司機的確在貨運平臺上經常遇到超載貨物訂單。并且,面對這種情況,貨車司機往往很被動:因為搶單時不是所有訂單都會顯示貨物和重量,溝通后如果發現超載拒絕運貨,則可能被系統扣分。很明顯,在超載運輸與拒絕接單之間,這些貨運司機陷入了兩難困境。
客觀說,出于成本考慮,貨主希望用小一點的車型拉更多的貨,不是不可以理解。因為車型越小,運費越便宜,這自然容易誘發貨主發出“超重”訂單。但無論如何,超載運輸不僅違法,還會威脅到道路交通安全。超載是安全紅線,誰都不能逾越。
一些貨運平臺面對大量貨車司機的投訴反饋,仍然不采取措施堵住貨主下“超重”訂單的漏洞,甚至對拒絕“超重”訂單的司機進行扣分處罰,這已然構成了一種默許乃至脅迫。
解鈴還須系鈴人。要讓司機走出這一困境,平臺方面要在源頭杜絕以小車價格下單大車貨物的訂單。這么做,其實在技術上并不難。比如,嚴格遵循科學、安全的原則,確保什么重量的貨物只能下單什么樣的車。即便一些貨主懷著僥幸心理,隱瞞重量,也應該賦予司機無責取消超重訂單的權利。
無論如何,平臺不該成為滋生超載現象的溫床,更不應該在規則上“逼著”貨車司機接受超載訂單。這不僅事關司機的權益和道路交通安全,也關乎平臺的長遠發展。道理很簡單,任何一個貨運平臺想走得遠,堅定地站在安全與規范的一邊,是最基本的要求。對貨運行業來說,沒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了。
如果平臺不在規則上致力于消除安全隱患,而是縱容超載等不合法、不安全的危險行為,其實也把平臺發展的路走窄了。表面上,任由這種狀況存在,可能有利于平臺以低價來獲客,但長遠看,這種犧牲運輸安全和司機權益的行為,最終只能得不償失。在這個問題上,平臺理應有長遠考量。
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加大監督力度,敦促平臺建立健全貨物審核機制,嚴格篩查超載訂單,維護物流行業的安全秩序,為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把好“方向盤”。
貨運平臺的誕生,為貨主與貨車司機搭建了一個高效連通的橋梁,這對整個物流行業的發展來說是好事一樁。正因為如此,更不能放任“超重”訂單給貨運司機制造困境,給這種新興貨運模式增加“bug”,破壞行業生態。前有困在系統里的騎手,如今別讓貨運司機也困在系統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