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他用他的方式挽救小黃車,就像從原生家庭中挽救自己

▼


尹煥章跟身邊的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在業余時做「單車獵人」——2017年,他加入和單車有關的義工行列,去拯救被丟棄的單車。如果說原生家庭會對一個人影響至深,那尹煥章的家庭對他的影響,則是逆向的。
尹煥章出生在湖北孝感,小時候父親在山西挖煤,母親在家中帶著他和弟弟。回憶起童年,他覺得特別不開心,主要源于和家人的矛盾。

他講述了一件讓自己印象深刻的童年往事:「有一次因為我們田地‘水’的問題,我媽跟灣里面的一個人吵了一架,然后大打出手。我媽叫我拿鋤頭去打那個人,但是我沒敢下手,我膽子一直特別的小。我頭上反而被弄了一點點傷,我也沒敢跟家里人說。后來鬧到派出所去了,在里面我媽叫我說一些謊話。在我印象中,好像我做得對的,他們都覺得是錯的。」

即使工作如此辛苦,他還是把自己的個人時間都用在拯救被丟棄在河里、臭水溝、垃圾堆、地庫等地方的共享單車,成為一個拯救單車的「單車獵人」,這和他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大相徑庭。但是通過拯救被遺棄、被損毀的共享單車,尹煥章終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正確的事。
回家探親時,尹煥章講述自己這幾年的所做所感,似乎得到了祖父母的認可。但來自母親的,依然是不理解:母親覺得他不務正業,沒有多花時間去多賺錢。

但他覺得很快樂:賺錢只是為了生存,但做「單車獵人」是能夠實現自己價值的事。當被問及最害怕什么,他說:「最怕孤獨,喜歡自己忙起來,不送快遞的時候拯救單車。」
每次把單車整整齊齊擺好,他就覺得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改變世間的小事,從而服務大眾。在他看來,世間萬物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單車也是。「救這些單車」,讓這些單車「站」起來,尹煥章覺得很開心。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