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參數化建筑 | 有點兒“危險”也有點兒“有趣”
陳忱對建筑圈看參數化是有批判的,是小眾化的觀點。
參數化還沒有泛生活化,還處于一種非常小眾的思潮中。
扎哈的參數化建筑
扎哈是一個形式感非常好的天才,創造了之前沒有的建筑形式類型,也創造了一種影響力,出現了一萬個追隨其后的小扎哈。但她成為一個品牌之后,逐漸被消費、被標簽,使她的社會危害蓋過了靈感本身。

MAXXI博物館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
參數化建筑是什么?
參數化是工具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它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會產生不同的過程和結果,它需要極端縝密的邏輯思維,去輸入輸出像程序員一樣的語言。

Beko總體規劃, Zaha Hadid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
文藝復興時期對幾何的推導,就是最經典的參數化設計。但是建筑本身也很理性,參數化建筑由于當今電腦的介入,精確的條件輸入和唯一精確結果的輸出,使之成為一個百分百無菌的環境。
由于參數化工具的快捷和易用,常常出現毀滅性的力量。它很危險,就好像教給一個沒有是非觀的人如何使用核武器,這種強大的工具一定要有一個強大的大腦支配。
參數化到底有幾個元素?
小尺度上:數字建造(digital fabrication)是一個有趣的分支,很多人在這方面有實踐。研究一個模塊通過變體,與其他模塊結合生成建筑小品。從參數化轉到數控機床再到3D打印,這套體系完整而又純粹。

memoryscape_作者:陳忱,任天,徐珂
大尺度上:讓幾萬公頃的尺度和幾百平米之間有關聯,跨尺度的空間關注十分重要。

陳忱作品Delta City_參數化輔助高程及洪災系數分析 ?陳忱
建筑立面的優化:是一種優化復雜形體的工具,能使一萬個模塊縮減成100個,節省時間。


大連馬戲團參數化膜結構優化系統_作品 ?reMIX
形態生成的工具:例如瑪雅(MAYA)計算機圖形軟件,在消費社會中抓眼球能力極強。很多人用瑪雅(MAYA)形成復雜形體。
用軟件去“生成”建筑,有點“可怕”。國內的建筑界有很多很棒的建筑師,十分開放,對新興技術接受能力也極強,但缺乏了批判性和免疫機制。
參數化教育
參數化教育沒有基礎,也沒有完整的教學體系,都是以商業培訓的面貌出現。這樣的教育會在短期內形成一個“技能”,但其實是對技術缺乏深度理解和批判的迷戀。
建筑不是這么回事兒,建筑是探索,是引發一場討論。
所以陳忱拒絕在短時間內教授這種工具。學生們沒有得到系統的理論鋪墊和批判的辯論過程,就獲得了似乎無所不能的參數化工具,去瞬間產生巨大數量的復雜形體,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陳忱作品fluXXtuation ?陳忱
參數的設置
在AA的景觀都市主義研究生課程中,參數化設計就是你的大腦,也是主觀與客觀的連接點。
參數是設計師去設置的,而每個設計師的設計過程帶著一定的設計意圖和觀察的偏見,因而參數化設計并不是一個純粹客觀的過程。

陳忱作品Delta City_參數化輔助高程及洪災系數分析 ?陳忱
觀察者本身總在不可避免的預設,去個性化自己的工具,每個人設置的參數不同,輸入方式也不同,這是個非常主觀的過程。我們能利用它更好的生成設計,但它卻不能代替你思考。
自由的開關參數化的模式
要善于做主觀決策,哪一步在參數化的推導邏輯鏈中,而哪一步要跳出來。



景觀作品vertical territories_參數化地形設計系統 ?陳忱
在波士頓做退伍機場變城市公園項目時,她要考慮什么地方設步行網絡,什么地方有自然,怎樣讓百分百的人工強度慢慢“消隱”,回到自然狀態。這時,用參數化的加入能適時地“消隱”。參數化把建筑過程變得縝密了,它把1000個問題變成了10個問題,把大尺度變成了小尺度。

陳忱作品Delta City_設計原型 ?陳忱
在休斯頓做能源項目時,在農田上建新城,第一條路怎么畫?這時用參數化設定基礎數據,能成為一個高級提問者。

陳忱作品重疊城市_場景預覽 ?陳忱
用數據計算達到一個草圖狀態,給你第一筆靈感,這是計算機特別美的存在。
把控“停”與“走”的關系
要搞清自己的邏輯,要在自己的戰略里行走。
陳忱經常會設想她是上帝的棋子,去設想她想要的城市是什么樣子,再回到上帝視角,去設置參數。

陳忱作品重疊城市_場景預覽 ?陳忱
參數化的存在,讓她在上帝和棋子之間隨意切換。
本期索引
檔案編號20180730
【61-2-1】參數化建筑:一種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自動生成設計方案的方法。核心思想是把建筑設計的全要素都變成某個函數的變量,通過改變函數,或者說改變算法,人們能夠獲得不同的建筑設計方案。
【61-2-2】瑪雅(MAYA):Autodesk Maya是美國Autodesk公司出品的世界頂級的三維動畫軟件,Maya被廣泛的應用到了平面設計(二維設計)領域。Maya軟件的強大功能正是那些設計師、廣告主、影視制片人、游戲開發者、視覺藝術設計專家、網站開發人員們極為推崇的原因。Maya 將他們的標準提升到了更高的層次。
【61-2-3】扎哈: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巴格達,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筑師。2004年普利茲克建筑獎獲獎者。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中包括米蘭的170米玻璃塔,蒙彼利埃摩天大廈以及迪拜舞蹈大廈(DANCING TOWERS)。扎哈在中國的第一個作品是廣州大劇院 [1] ,北京銀河SOHO建筑群、南京青奧中心、和香港理工大學建筑樓等也都出自她手。
本文圖片由臨界工作室提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