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化遺產日|去宛平劇院感受“非遺戲韻·游園會”
這個周末,上海迎來了2024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和端午小長假。上海戲曲藝術中心攜手旗下6家院團和上海宛平劇院,共同打造為期兩天的“非遺戲韻·游園會”活動,亮相“2024上海文化遺產季”。
“游園會”集中了戲曲演出、非遺市集、沙龍講座、戲曲電影、國潮手作等一系列活動。
活動期間,陳少云、沈仁偉、梁偉平、王志萍、高博文、沈昳麗等六位國家級非遺保護單位的戲曲名家代表集體亮相。六個劇種還嘗試跨界融合、跨劇種合作。京劇音樂劇場、滬劇和三林龍獅隊合作、原創滬越融合戲歌、淮音曲、戲曲舞蹈等多種創新形式的表演輪番演出,打破劇場邊界。今年還新增“律動昆韻”打擊樂互動秀,上海昆劇團國家一級演奏員高均以手碟為媒,為觀眾帶來別樣的互動。

沙龍暢談+戲曲光影
宛平劇院的戲曲會客廳成為了戲曲藝術愛好者的聚集地。六大院團演員魯肅、沈昳麗、吉燕萍、徐標新、海博、黃俊杰、姜嘯博等與市民面對面交流,分享戲曲藝術的創作、傳承與發展。
兩部戲曲電影讓觀眾在光影中領略戲曲之美。由京劇表演藝術家陳少云領銜主演的京劇電影《蕭何月下追韓信》和昆劇表演藝術家計鎮華、梁谷音、張銘榮等主演的昆劇電影《邯鄲記》在宛平劇院展映。

戲曲美育+沉浸妝造
活動現場,以戲曲“服化道”為切入點的戲曲美育課堂2.0版《戲宛宛的百寶箱》,安排了深受大、小朋友歡迎的熱門主題《戲曲旗遇記》,全新推出的《梨園兵器變變變》主題也在活動中首次揭開面紗,從傳統戲曲“五箱一匣”的規制出發,結合“開盲盒”形式,解鎖戲曲服化道的秘密。
“戲曲梳妝臺”將越劇經典劇目《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演員妝造全過程搬到臺前,引來大小觀眾極大興趣。
游園活動還專門為想嘗試學習戲曲的新朋友設置了“戲曲初體驗”環節,預約到場的市民跟著專業戲曲演員練習京劇身段,了解滬劇的歷史淵源或學習越劇小生的折扇功法。

非遺市集+國潮手作
除了戲曲演出和互動體驗,戲曲“國家隊”和非遺匠人聯袂推出的“非遺市集”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
上海戲曲的特色文創、限定印章、互動游戲都在市集中展示。上海市總工會“幸福直通車”非遺專場也來到宛平劇院,現場齊聚了來自上海各區的非遺好物,如海派精致的繡球、金玉鑲嵌制作技藝、鮮艷巧思的上海燈彩等,還有來自云南的非遺產品,也來到市集。
今年非遺日恰逢端午小長假,夏繪紙鳶、翻花舞龍、趣玩龍舟、樂在其粽、“白蛇、青蛇”絹人娃娃等配合節日的主題國潮手作,讓人感受到互動、文創、美食、咖啡帶來的愜意生活。
據悉,此次“游園會”除了隨到隨玩的體驗外,共開放600余個預約活動名額,一些熱門項目的網上預約名額僅在短短幾分鐘內便一搶而空,主辦方預留了部分線下名額,讓錯過線上報名的市民能有機會參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