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條火出圈的條款,99.8%的人都寫在遺囑上了!
中華遺囑庫的“防兒媳女婿”條款是不少訂立遺囑的市民首選的增加條款。該現象曾經在網絡上引起熱潮,“尷尬”“寒心”“沒毛病”“很合理”等多種聲音在網上浮現。為什么99%的立遺囑人都選擇該項條款?
北京的沈阿姨(化姓)也是其中一個,她毫不猶豫地在遺囑中選用了該條款。

近日,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二服務中心接待了一位七旬老人沈阿姨。沈阿姨是地道的北京人,自父輩起已經在北京落地生根,省吃儉用留下了一套房子給沈阿姨。沈阿姨是家中獨女,爺爺輩的親人早已離世,父母親離世后,房子自然而然由沈阿姨繼承。
沈阿姨結婚后,這套房子用于出租幫補家計。
因房產既是保障也是“禍害”
沈阿姨和老伴有一個獨生女,今年已經三十歲,女兒的婚姻問題一直是父母心里的頭等大事。
不久前,女兒和沈阿姨傳達了準備結婚的消息。沈阿姨既喜又憂,開心的是女兒終于成家,卻擔憂待自己離世,女婿會不會為了瓜分遺產虧待女兒呢?
反復思量后,沈阿姨決定將訂立遺囑的事提上日程。在朋友的介紹下,沈阿姨來到了中華遺囑庫。中華遺囑庫的咨詢顧問為沈阿姨進行了全面的風險評估,結合沈阿姨的需求,遺囑確實是沈阿姨最好的財富傳承工具,通過訂立遺囑實現定向傳承。
為什么選擇“防兒媳、女婿條款”?
沈阿姨在訂立遺囑時果斷選擇了“防兒媳、女婿條款”,希望離世后財產由女兒一人單獨繼承。沈阿姨表示,自己并不是不相信女婿,也不是把女婿當成外人,只是這樣的條款可以更好地保障女兒?!凹词谷蘸笏麄冸x婚了,這個房產也是我女兒最后的‘避風港’,這是我留給她最堅實的后盾。”
根據《2023中華遺囑庫白皮書》數據顯示,歷年來,繼承人所繼承的遺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比例將近100%,該占比每年保持穩定水平。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同時《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規定,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也就是說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因此,通過在遺囑中寫明“繼承人所繼承財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確實能起到排除兒媳或女婿對遺產共有的效果。
是“防”出間隙還是未雨綢繆
當然,如果子女的婚姻幸福穩定,這些錢財都是他們共同使用的,沒有實際影響。

中華遺囑庫創辦人、中國財富傳承文化發展倡導者陳凱表示,這個條款是中華遺囑庫模板的選項之一,表示在遺囑中規定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屬于個人財產,不屬于其夫妻共同財產。陳凱認為,這是基本的人之常情,并不代表老人防著女婿、兒媳或家庭關系不好。這個條款只有在離婚的時候有意義。
而且這并不是針對兒媳、女婿,即使是將遺產給了侄子侄女,老人也可以選擇此條款。
專業的事情給專業的人做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常常有市民詢問可否提供遺囑范本,但是遺囑是一份非常專業、具有針對性的法律文書。由于每個人的家庭結構、狀況、財產情況、房產等各有不同,若然只是籠統地對財產進行分配,不僅不能實現定向傳承,還有可能導致遺囑無效,令到親人之間產生誤會,繼而對簿公堂,這份遺囑就毫無意義了。
中華遺囑庫建立了一整套遺囑服務流程,在遺囑登記前,會針對市民的家庭結構、成員、財產等情況進行全面的風險分析,為市民排除“看不見的風險”。通過遺囑這個合法有效的財富傳承工具,規避風險。
中華遺囑庫是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發起的公益項目,為年滿六十周歲、家庭財產不超過一套房的市民提供免費遺囑咨詢、登記和保管服務。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