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I時代,傳統的職業邊界正在逐漸模糊
·要想吸引海外數字技術精英、人工智能相關專業人才,最重要的是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環境、事業發展平臺,為人才提供職業發展資源、國際交流合作機會,幫助人才做好工作生活平衡,在持續做好營商環境的同時,更要下大力氣做好“營才營智環境”。

首批1600余個崗位將通過WAIC官方宣介平臺、海聚英才平臺等平臺向求職者發布。
“當前隨著產業轉型和數字化的推進,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不同的特點。目前,不僅數字技術崗位需求旺盛,非技術領域的對于數字人才需求也在迅速增長。”6月5日,在“全球智選:千崗直招發布會”上,談及當前數字技術人才需求與未來人才發展趨勢時,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專職研究員、上海臨港產業大學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萌指出,從當前數字人才需求崗位來看,一線城市對數字產業化人才需求突出,新一線城市對產業數字人才需求相對迫切。其中一線城市需求量最大的前五類崗位是C++工程師、半導體技術、產品經理、Java工程師、嵌入式軟件開發,新一線城市需求量最大的前五類崗位則是Java工程師、電氣工程師、電商運營、通信技術工程師和嵌入式軟件開發。
李萌還向澎湃科技(www.kxwhcb.com)介紹說,要想吸引海外數字技術精英、人工智能相關專業人才,最重要的是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環境、事業發展平臺,為人才提供職業發展資源、國際交流合作機會,幫助人才做好工作生活平衡,在持續做好營商環境的同時,更要下大力氣做好“營才營智環境”。
此外,李萌指出,要提高數字人才發展戰略定位,對于數字技術人才評價體系也需要創新,“傳統的人才評價指標和機制已經無法適應當下的變化。”為引導整個數字人才的培養,還應實現產教融合,僅依賴教育機構遠遠不夠,需要產業界與教育界緊密合作。企業作為人才使用的主體,應該靈活調整人才戰略以適應市場需求變化。
本科畢業于美國紐約大學,現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碩士學位的梅依玫認為,AI時代下,人才面臨著更加激烈的職業競爭和就業焦慮。傳統技能和知識已經過時,而新的技能和知識又不斷快速涌現,AI時代的職業需要人才有跨學科技術背景,傳統的職業邊界正在逐漸變得模糊。她建議,每個人應該都要用前瞻性的目光去積極應對這一趨勢的變化,勇于嘗試、不斷學習,適應AI時代的就業需求。
此次“全球智選:千崗直招發布會”由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辦公室、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主辦,旨在搭建產業界與人才之間直接對話的橋梁,為人工智能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持。
據了解,目前人工智能行業協會已通過各個渠道征集到首批1600余個崗位需求,這些崗位將通過WAIC官方宣介平臺、海聚英才平臺、GDC官方宣介平臺、中智、外服、51job、獵聘等平臺向求職者發布。在30天的發布期間,主辦方還將持續征集崗位、滾動發布。
澎湃科技注意到,首批征集到的1600余個崗位需求多集中在AI、算法方向。比如AI框架高級技術專業、AI處理器runtime專家、芯片架構師、算法研究員、認知算法研究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