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旗下資管產品減持金種子酒未及時信披,新華基金被上交所警示
因減持上市公司股份達到1%后未及時信披,新華基金被上交所警示。
5月3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披露一則《關于對新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予以監管警示的決定》(下稱“《決定》”)。
《決定》顯示,經查明,2019年4月4日至2022年9月15日,新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華基金”)旗下兩只資管產品“新華基金 ——金種子1號資產管理計劃”(下稱“金種子1號”)和“新華基金——金種子2號資產管理計劃”(下稱“金種子2號”)合計持有安徽金種子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種子酒”)5%以上的股份。
2022年5月10日,金種子酒披露新華基金減持股份計劃公告。公告顯示,彼時,金種子1號計劃減持比例不超過3.31%,金種子2號計劃減持比例不超過2.69%,合計減持不超過6%。

至2022年8月4日,金種子1號和金種子2號合計減持2%,新華基金在所持金種子酒股份每變動達到1%時未及時履行相關信息披露義務,遲至2022年8月11日才在減持進展公告中說明相關情況。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六十三條規定,投資者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超過5%之后,投資者與其他人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達到5%之后,其所持該上市公司已發行的有表決權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減少1%,應當在該事實發生的次日通知該上市公司,并予公告。
上交所表示,新華基金作為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在持股比例變動達到1%時,未按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對此,上交所決定,對新華基金予以監管警示。

澎湃新聞記者在查閱新華基金旗下產品的年報時發現,新華基金此前也曾受到稽查或處罰等措施。
具體來看,2023年10月18日,新華基金分公司因未完整報送分支機構負責人參股及兼職信息,被上海證監局采取警示函的監管措施;2022年7月8日,新華基金因為內控管理不完善,被重慶證監局采取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公開資料顯示,新華基金成立于2004年,是我國西南地區第一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公司注冊資本為2.175億元,注冊地位于重慶市,經營管理中心位于北京市,曾憑借優秀的權益投資產品成為行業黑馬,業績位居行業前列。但由于近些年股權結構不穩定導致實控人多次變更、核心人員出走,公司發展動力不足,公募基金管理規模也逐漸“掉隊”。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新華基金公募管理規模為442.95億元,較2023年底縮水7.90%,較2022年二季度末的歷史最高水平縮水近半。
股權結構方面,新華基金此前的三大股東依次為恒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恒泰證券”)、新華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永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持有股份58.62%、35.31%、6.07%。
2023年8月30日,北京華融綜合投資有限公司及重慶市江北區國有資本投資運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成功合拍拿下新華基金35.31%股權。其中,北京華融綜合投資有限公司拍得30.31%股權,重慶市江北區國有資本投資運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拍得5%股權。
近年來,新華基金管理層變動明顯。2023年3月,新華基金原董事長翟晨曦因個人原因離任,由總經理于春玲代任董事長一職。2023年6月,新華基金發布公告稱,公司原總經理于春玲轉任公司董事長,并代任公司總經理一職。同年9月,新華基金發布公告稱,任命楊金亮為公司新總經理。至此,新華基金管理層的新格局才算最終確定。
另據恒泰證券發布的年報,截至2023年末,新華基金旗下專戶規模合計9.20億元,同比下降54.81%。專戶曾經是新華基金重要的業務組成和利潤來源。歷史年報顯示,2015年,新華基金專戶業務規模一度達到98億元,在之后的三年時間里,新華基金的專戶規模進一步實現了近400億元的增長,至2018年末其專戶資管規模高達507.44億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