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閔行、嘉定、寶山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夜門診”全覆蓋
5月31日,《2023年上海市衛生健康統計數據》在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發布。這一數據統計了2023年上海市衛生事業基本情況、醫療機構業務量、前十位疾病死亡原因和構成、防病工作以及婦幼衛生情況等。
根據2023年上海市衛生事業基本情況和醫療機構業務量數據,上海醫療機構診療總人次為26579.73萬人次,較2022年(23204.85萬人次)有所上升。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來,上海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療總人次出現明顯的增長:2022年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療總人次達5653.27萬人次,而在2023年,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療總人次達7271.92萬人次,短短一年間增長了近2000萬人次。

2022年和2023年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療總人次對比。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 截圖

2022年和2023年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療總人次對比。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 截圖
這一數據提升的背后,體現了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平臺功能在不斷拓展,基本醫療服務能力也在不斷強化,滿足了越來越多的社區患者的多元化需求。
僅2023年上海就建成了28家社區康復中心,三年來累計建成119家。以門診、住院康復為基礎,結合各類中西醫康復適宜技術,將康復服務逐步延伸,平均每家示范性社區康復中心可提供近40項康復服務項目,基本形成住院、門診、站點和居家相銜接的具有社區特色的康復服務體系。
同時,2023年上海建成了首批36家社區護理中心和32家社區標準化口腔診室,分別提供皮膚護理、營養護理等8類26項基本護理服務和齲齒填充、根管治療、各類牙齒拔除等服務;建成社區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72家,提供血壓、血糖、肺功能等標準化測量;實現了兒科診療服務全覆蓋;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依據轄區居民實際需求和資源供給能力,通過“中午連一連”“晚上延一延”等方式,做好延時服務,方便在職、在校人群錯時就診。其中,閔行、嘉定、寶山已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夜門診”全覆蓋。

打浦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又名打浦橋社區醫院)單日診療人次最高達1600,大部分住院患者是多病共存的老年人、康復及部分手術病人。打浦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供圖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服務能力和藥品配備廣受患者關注。截至2023年底,上海全市的社區平均開展西醫診療病種達到了119種,較此前增加23種。全市共有69名市級名中醫下沉社區,推動建設100個市級名中醫基層工作站。此外,在目前社會面預約渠道和預約時間不變的基礎上,上海還將二、三級醫院50%的號源提前5天向家庭醫生開放,為家庭醫生保留未來2天的專家號源。
在藥品配備方面,2023年以來,上海通過擴充社區慢病用藥目錄、擴大延伸處方藥品庫、推進電子處方流轉和互聯網配藥等舉措,逐步推動區域醫聯體內醫療機構常見病、慢性病用藥目錄統一。截至2023年底,社區平均配備藥品616種,較此前增加77種,延伸處方藥品庫共532個品種,較此前增加80種。
從此次發布的2023年婦幼衛生情況數據來看,2023年,上海地區嬰兒死亡率2.14/千,上海地區孕產婦死亡率2.89/10萬,較2022年都有所下降。2023年胎兒娩出順產數4.86萬人,順產率為46.90%,出生低體重兒6136人,占活產總數5.92%,出生缺陷率為1.86%。參與婚前檢查的人數為4.25萬人,婚檢率為20.83%。其中,婚前檢查人數較去年出現明顯上升,2022年婚前檢查人數僅為2.52萬人。
此外,2023年防病工作情況數據統計顯示,2023年,全市的惡性腫瘤發病數為8.5萬例,發病率為576.33/10萬,這兩個數據都較2022年的數據有所下降。根據死因順位排序,循環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和呼吸系統疾病是三大最主要的死因。其中,循環系統疾病死亡率499.68/10萬,占死亡總數的45.24%,與2022年數據趨同,這也提示本市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方面仍然任重而道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