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拿捏”情緒:虛假的人工智能生成圖片為何能被瘋傳?
近期,一張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拉法”為主題的圖片在網絡上廣泛傳播,這張圖片疑似由人工智能(AI)生成,引發了全球的關注與爭論。如何處理AI生成圖像成為社交平臺現在面臨的主要挑戰。
據《華盛頓郵報》5月29日報道,這張圖片展示了加沙南部拉法的一個帳篷營地的形象。在以色列對拉法一個流離失所者的帳篷營地進行致命襲擊后,該圖片在網上大規模傳播。襲擊造成45人死亡,引發了全世界的憤怒,超過4000萬Instagram用戶利用用戶生成的模板分享轉發這張圖片。

一張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拉法”為主題的圖片在網絡上廣泛傳播,疑似由人工智能(AI)生成。
但這張圖片并非現場拍攝,很可能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牛津互聯網研究所傳播研究員費利克斯·西蒙(Felix M. Simon)表示,他“確信”這張病毒式傳播的圖片“是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生成的”,并指出該圖片“具有人工智能系統的各種典型視覺特征——尤其是某種模糊性”。社交平臺上一些用戶批評這張圖片用一張由技術生成的假圖片,取代了攝影師和當地人員拍攝的加沙實際情況的令人痛心的畫面。
事實上,拉法營地附近并沒有整齊排列的帳篷,也沒有傾斜的雪山。帳篷坐落在田野和建筑物之間,該地區點綴著棕櫚樹和偶爾出現的沙丘。5月26日晚致命襲擊的畫面顯示,實際的拉法與網絡上瘋傳圖片中描繪的拉法截然不同:紅色的火焰,尸體被燒得面目全非,一名男子抱著一個無頭的孩子。
社交媒體顧問馬特·納瓦拉(Matt Navarra)指出,網傳照片沒有描繪現實世界的暴力,給人一種被凈化的感覺,這可能是它能夠得到廣泛傳播的原因。他補充道,Instagram尚未對這張照片進行標記以顯示其由人工智能制作,人們喜歡分享這張照片,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影響那些有權力和權威帶來改變的人,即使是最低程度的參與,人們也會覺得自己為更大的事業做出了微小的貢獻。

當地時間2024年5月30日,加沙地帶拉法,巴以沖突持續,流離失所者臨時營地附近升起黑煙。 視覺中國 圖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拉法”這句話源于世界衛生組織駐約旦河西岸和加沙代表理查德·皮珀科恩(Richard Peeperkorn)在今年2月的一次聲明。當時,他警告說,以色列計劃對拉法發動軍事入侵,這將是一場“深不可測的災難”,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人道主義危機,其嚴重程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開羅攝影師西瑪·阿吉利亞金(Sima Ajlyakin)在Instagram上分享了上述照片,但隨后又刪除了它,因為她對發布這張照片能產生什么效果表示質疑。她認為,正是那些真實的、令人心碎的照片讓世界得以目睹加沙內部發生的事情。
如今,社交平臺正面臨一個新的挑戰,即如何處理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今年早些時候,擁有Instagram和Facebook的Meta公司宣布,將開始對其平臺上發布的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進行檢測和標記。該公司在今年4月表示,為了提供“透明度”,計劃從5月開始標記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