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六一“趣”讀書|不刷題的吳姥姥:在閱讀中培養質疑精神
科普教育怎么做?這是時代拋給我們的問題。將好奇心作為出發點,讓孩子感受科學思維的快樂,現在越來越多的科普童書,正以有趣的主題、新穎的形式,驅動著孩子的好奇心。
不辜負每個看書的孩子,也不辜負每個給孩子寫書的人。在六一兒童節之際,澎湃新聞就什么是好的科普教育、應該怎樣去閱讀等話題專訪同濟大學退休物理學教授、科普達人——“不刷題的吳姥姥”吳於人老師。她提到,科普類的童書很多人就努力把它做得比較有趣,但是有趣是人的感覺,所以我覺得不光是書要有趣,給孩子讀書的人也要有趣;在閱讀中要有感悟,有思考;要正確的對待AI,用AI的人必須要有足夠的質疑能力,足夠的分析能力。閱讀也是這樣的,書上的不一定都是對的,發現問題去質疑,這種精神非常重要。
1'01'' 給孩子讀書家長也要有趣
1'47'' 閱讀要有感悟和思考
3'15'' 閱讀能塑造人的品格
4'19'' 物理有趣、有用、偉大
6'50' 用AI要有質疑精神
9'52' 讀書多做筆記
澎湃新聞:您認為科普類的童書該怎樣有趣地去讀?
吳姥姥:其實科普類的童書很多人就努力把它做得比較有趣,但是有趣是人的感覺,所以我覺得不光是書要有趣,給孩子讀書的人也要有趣。對于識字量不多的孩子,如果家長讀得不有趣,情感是會影響給孩子的。如果一本書,即使畫面都很有意思,但家長只是很平淡地講給孩子聽,那孩子就不一定覺得有趣了。如果家長有感情的講述,孩子自然也會被感染,覺得閱讀有趣。所以,如果孩子的閱讀還需要家長幫忙的話,家長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澎湃新聞:現在很多家長有閱讀焦慮,在您看來閱讀是真的越多越好嗎?我們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過程中,要重視的是什么?
吳姥姥:我覺得孩子在閱讀時不能只注重量,要注重的是質。在閱讀中,孩子要有感悟,有自己的思考,這時候他就把一些知識就吃進去了,真的消化了知識,最后成為他的知識資本,這個資本在將來可以用它解決問題、分析問題。
澎湃新聞:我們很好奇,您小的時候是怎樣閱讀的?在您看來,進行科普閱讀對孩子來說意義是什么?
吳姥姥:在我小時候,我的父親比較喜歡買書給我看。比如《十萬個為什么》、《動腦筋爺爺》等,這些都是科普類的書。對我來說,特別吸引我的并不是科普知識,而是那種要動腦筋的題目。在看書的時候,我和父親、弟弟會考慮分析一些問題。后來,上學讀書的時候,老師講的一些內容,我不會盲目相信。
我覺得讀一些科普類的書,不光是能獲得知識,還能塑造人的品格。一個科學現象會有不同的解釋,那么到底什么是對的?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去思索、去分析,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法去嘗試解決問題。通過閱讀,除了了解知識,去了解科學家的經歷,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家的勵志故事也會激勵他們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這也是很重要的。
澎湃新聞:在給學生進行科學教育時,您會用怎樣的方式?您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傳遞給孩子什么?
吳姥姥:現在很多學校比較注重的是學生解決題目的能力,在這個過程當中,就出現了刷題的現象,我覺得特別不好。我提倡不刷題做研究,那么我在科學教育過程中,就要傳遞研究的思路。有的時候,我就讓大家知道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現象,我們國家科學研究的重器,都是以物理為基礎,通過這些想讓大家知道物理很有用,從而提升孩子對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孩子知道物理有趣,對它情感上靠近一點,這是我努力在做的事情。

“不刷題的吳姥姥”不少科普視頻在b站有百萬播放量
澎湃新聞:讓孩子知道物理有趣,那我們應該怎樣做物理科學啟蒙?
吳姥姥:首先要有知識,知識是一個載體,但不是停留在知識上面,在介紹知識之上,要告訴孩子科學家的功勞,讓他們知道基礎研究為什么重要,同時它是怎么應用的。我覺得對孩子來講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研究的興趣動力,最后他學會研究,有遠大的志向,是重要的。

澎湃新聞:在 AI 時代下,科學教育的方向和趨勢有哪些變化嗎?
吳姥姥:現在 AI 時代,可以解放一點“機械”的運動,但我認為AI代替的領域是有限的。比如在做實驗上,AI就不太會做實驗。還有一點是,比如你直接出一個題目讓AI去寫,但你如果依靠它了,就抑制了自己主動性的發揮,智力也就不能提升。 AI 還有一個特點,特別“有趣”的地方,它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你一些錯的東西。我們要正確的對待AI,用AI的人必須要有足夠的質疑能力,足夠的分析能力。閱讀也是這樣的,書上的不一定都是對的,發現問題去質疑,這種精神非常重要。
澎湃新聞:我此前也采訪諾獎得主、生物物理學家邁克爾·萊維特,他也提到,孩子會提問題比回答問題更重要。那么我們也想進一步問問您,家長應該怎樣去培養孩子的質疑精神?
吳姥姥:現在有兩類家長,一類家長不重視這個問題,這類是很可悲的,家長放任孩子的好奇。一類是關注到了,但是還不夠。我希望最好的家長就是孩子有疑問的時候就特別地驚喜,然后接著跟他一起來研究,引導他做一些動作,家長的態度和情感都要流露出來,對孩子來說是鼓勵,那么未來他就肯定會成長得特別優秀的。
澎湃新聞:我們知道您有新書即將上市了,您的新書是講什么的?

科普童書《吳姥姥不刷題·科普真好玩》
吳姥姥:新書《吳姥姥不刷題·科普真好玩》是基于我在網上的科學小視頻。我日常的科學短視頻是一兩分鐘,解釋是比較概括。那么,這本書可以一步一步地從現象開始,通過特別生動的漫畫體現出來,引導孩子觀察幾個現象,然后有知識的拓展。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孩子們科學啟蒙的一個好朋友,因為這里邊涉及的實驗其實不是太復雜,涉及的材料,家長在網上也很容易購買到,然后孩子可以跟著書去做實驗。這套書一共三冊,每一小節都是從現象切入去分析問題。
澎湃新聞:關于培養好閱讀習慣,您有沒有什么建議分享給家長?
吳姥姥:我覺得書真的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可以跟它交流,在這個交流的過程當中就提高自己的認識。我希望大家要注意到,讀書要去做筆記,如果讀書時能做一些筆記,你會發現將來的收獲可能更大。而且這對孩子來說,需要提高寫作水平,那么這種閱讀習慣就能幫助寫作。很多的家長就覺得孩子不愿意做這個事情,作業很忙,其實家長可以從小培養他們的習慣,可以準備一個小本子,對于不會寫字的孩子,孩子在看書的時候問的很多問題,家長可以幫他記下來。在看完書以后,孩子可能有感想,會有一些奇思妙想,家長也可以給他記下來。家長對記下來的東西一定要用好。怎么用好呢?比如媽媽當著孩子的面跟爸爸說,你看今天寶寶讀書還有感想,我們寫下了這些,這個對孩子來說會收獲成就感,這樣的細節對孩子的成長和未來是有促進作用的。另外,可以在書上做些眉批,做些記號,給孩子買小紙條、小標簽、可擦筆,為孩子準備好一些閱讀的輔助材料,都能幫助孩子建立好的閱讀習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