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帕金森異常行為:白天動不動就打瞌睡,晚上總能折騰
在中醫的理論中,人體是一個微妙的平衡系統,任何失衡都可能導致疾病。對于帕金森病來說,這種失衡表現得尤為明顯。其中,白天過度嗜睡不僅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見的癥狀之一,也是他們面臨的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深入了解這個問題,并探討如何在中醫的框架下對這一現象進行科學的解釋和合理的調理。

我們要明確白天過度嗜睡為何是問題。在傳統觀念中,睡眠通常被認為是夜間活動,而日間清醒則是常態。但許多帕金森病患者卻發現自己即便在白天也難以抵擋睡意,這不僅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還會干擾社交,甚至可能增加意外事故的風險。從中醫角度來看,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身體內的陰陽失調,導致“神”無法在白天保持警醒狀態。
這是什么原因?
具體來講,中醫認為,人體的“陽氣”與活力、清醒緊密相關,而“陰氣”則與休息、恢復有關。正常情況下,晝夜的交替引導著人體陰陽的盛衰變化:白天陽氣旺盛,人處于活躍狀態;夜晚陰氣上升,適宜休息。但是在某些病理狀態下,比如帕金森病,這種節律可能會被打破,導致患者在白天感到疲倦嗜睡。

為什么帕金森患者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中醫理論指出,帕金森病屬于“震顫麻痹”范疇,主要與肝氣不暢、氣血不足有關。肝主筋,其氣負責疏泄調達,若肝氣郁結或功能失常,就會導致筋脈僵硬、運動不靈活。同時,中醫還強調“心主神明”,心臟的功能不僅關系到血液循環,還包括精神和意識活動。如果心陽不足,神志就會顯得昏沉,白天自然容易嗜睡。
針對這種狀況,中醫提供了多種調理方式。首先是調整飲食。建議患者多食用一些溫補食品,如黑芝麻、核桃等,以補充腎陽,增強體力;同時可以適當飲用具有提神作用的茶品,如綠茶、紅茶等。其次是藥膳調理。通過選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氣、養心安神的草藥,如黃芪、人參等,制作成適合帕金森患者的食療方劑。最后是通過針灸、按摩等物理療法來刺激經絡,調和氣血,以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

當然,除了這些內在調理外,患者還應該注意日常生活的規律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