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常州破解化工圍江,實現“工業銹帶”向“生態秀帶”涅槃
初夏,江蘇常州的長江沿岸綠樹掩映,移步換景。這里從過去“化工圍江”、煙囪高聳到如今一江清水、兩岸蔥蘢,實現了“工業銹帶”向“生態秀帶”的涅槃。
5月28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江蘇聯動長江經濟帶10省市網信辦共同主辦的“一江清水萬重山”網絡主題采訪第二站來到常州。
長江江蘇段長432.5公里,流經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鎮江、泰州八市。常州段岸線長25.8公里,全部位于高新區。2016年以前,有31家化工企業到江岸的距離均在1公里之內,有的緊挨江堤,當地居民飽受環境污染之苦。常州高新區以刮骨療毒的決心開展“停、轉、拆、綠、提” 五大行動,統籌推進沿江生態修復和產業轉型升級。
江蘇常隆化工公司原來生產化學農藥,污染嚴重,是第一家拆除的企業。如今,公司原址辦公樓被改建為長江大保護展示館,陳列著沿岸化工企業拆除前后的畫面。拆除前,該公司內樓房林立,延伸至江邊,如今復綠約300畝,代之以連片的草地。

常州長江岸線已累計復綠3300畝。
為修復沿江生態,常州高新區“砸籠換綠”,加快沿江化工企業退出速度,2016年以來投入超100億元,關停沿江化工企業71家,實現沿江一公里內低質低效化工企業“清零”,沿江岸線5公里廊道生態復綠,累計復綠超3300畝,生態岸線升至80.6%。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獲悉,常州在做騰退、低端產能減法的同時做好 高端產業、綠色產業的加法,突出新材料、新醫藥,構建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集群,實現了“生態格局 ”重塑和 “生活空間 ”優化。
以太陽能光伏及儲能、新能源整車及核心零部件、風能氫能關鍵裝備為重點領域的“新能源之都核心區”也已在常州長江沿岸形成。據核心區內的天合光能公司助理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吳群介紹,公司起步于常州并在此設立總部,在上海設國際總部,在蘇黎世、硅谷、邁阿密、新加坡、迪拜設區域總部,業務遍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到今年3月底,光伏組件全球累計出貨量超205GW,相當于9個三峽水電站的裝機量,約等于在全球種了151億棵樹。

天合光能公司的生產車間。
同樣布局常州長江沿岸的新能源整車企業比亞迪近幾個月的產能拉滿,“去年常州基地產量30萬輛,11.7萬輛常州產新能源車遠銷海外,現在基地一分鐘就有一輛新車下線。”基地相關人士介紹。2019年,比亞迪與常州簽署協議,在高新區投資100億元建設新能源乘用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園。
一車牽引,全“鏈”起勢。僅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常州高新區就集聚了森薩塔、安費諾等一批“專精特新”企業,預計到明年全區新能源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其中太陽能光伏產業1200億元、新能源整車相關產業1000億元。
據介紹,六年來常州高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跨越7個百億臺階,2023年達2118.7億元,萬元GDP能耗下降21%,綠色成為發展的鮮明底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