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普|如何照顧阿爾茲海默癥老人?
在診室里,我們經常會聽到有老人跟我們說起“自己的衣物被人偷走”,或者是“自己的東西丟失了”。還有一些老人,總會疑心“自己的衣服是被丈夫送給外面的女人”等等。
還有一些阿爾茲海默癥患者的子女也會跑來我們診室,向我們抱怨“家里老人最近精神不正常,每天在家胡說八道,一會兒說起家里人被警察抓走了,或者在單位被辭退了,甚至還會半夜三更給子女來電求證”,有時候,這些患者還會向朋友親戚說起“誰誰做了些壞事”等等。
其實,上面這些都是阿爾茲海默癥最常見的表現,因為記憶力的下降、對事情的判斷能力減退等原因,老人出現了記憶錯誤、虛構記憶,甚至是猜疑、妄想等諸多精神性癥狀。
與此同時,面對患病的老人,子女也常常會抱怨老人越來越煩、無事生非、不可理喻等等。但其實,這其中存在大家對阿爾茲海默癥癥狀的誤解。
如果我們在家里發現老人有胡言亂語、胡思亂想的情況,斥責或阻止他們表達,這樣反而可能導致老人產生消極的想法,讓他們覺得自己老了沒用、被子女嫌棄了等等,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療。
那么,面對這種情況,作為家人,我們該如何正確應對呢?
一、盡早幫助患者就醫并采取醫療干預
雖然無法逆轉病情,但是早期的干預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作為家人,首先要多關注老人情緒和行為改變,如看到他們出現焦慮、擔心、緊張、害怕,并且出現不合時宜的電話騷擾別人等等,就要高度注意他們的安全問題,如是否會出現走失、沖動打人、自殺等異常行為。
在與患病老人交流時,你首先要讓對方覺得很放心,你平靜且有禮貌地說話可能會對此有幫助。傾聽和觀察對方所表現出來的擔憂和焦慮。如果對方生氣或害怕,你要試著表現出你能夠理解對方。
二、子女要從心理上接受老人的變化
當父母的行為和以往不同時,子女需要認識這是阿爾茲海默癥的癥狀,并從心理上接受這個事實,也不要去和其他更健康的老人比較。
在我們的周圍,經常有子女拿自己家老人的情況與別人家老人進行對比,如說起別人家老人年紀比較大,但很能干、記憶也好、行為也好等等。其實,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子女無法接受父母變老的事實,不能接受父母從照顧自己的角色變成需要照顧的人,每當父母的話語或行為稍有偏差,就會憤怒地責備他們。
在交談中,他們的每一個描述都會引起老人的懷疑。這樣的環境讓我們和父母都感到壓抑,父母甚至不敢嘗試任何新事物,生怕出錯。如果沒有外界的刺激和推動,父母的沉默和衰退就會加劇,而我們也會陷入深深的自責和無力感。
三、子女要多問自己為何會對患病父母發火
我們有時候,需要覺察自己對父母的情緒為何會這樣。譬如問問自己,為什么會對父母有這樣的負面情緒?怎樣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幫助到老人,多問下自己為什么發火、為什么憤怒?為什么對他們這么不滿意?為什么對他們沒有耐心?……
我們只有了解自己的情緒發生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調整情緒,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幫助我們的父母。鼓勵他們多表達、多嘗試,不斷刺激大腦運作,才能減緩我們父母衰退的速度。
四、鼓勵老人多表達自己的想法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對這個狀況的情緒時,需要反思為何會對父母產生這樣的情緒。是什么影響了我們的判斷和耐心?當我們能更理性地看待問題,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對待,才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的父母。
我們應鼓勵他們多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使那些想法在我們看來可能并不成熟或者錯誤。只有不斷地刺激他們的大腦,才能減緩衰退的速度。
那么,如何鼓勵父母多表達呢?
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無論他們說什么,我們都能耐心地傾聽并鼓勵他們繼續說下去。我們不能輕易地對他們的言論做出對錯評判,因為這可能會阻止他們進一步表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把他們當作需要我們引導和鼓勵的嬰幼兒,給予他們足夠的耐心和鼓勵,讓他們重新找回表達的信心。當他們心情愉悅,愿意嘗試更多的事物時,他們的進步就會更加明顯。
我曾遇到過一位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老人,他的病情發展十分緩慢。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每天都在學習新的單詞,不斷地重新記憶,一直堅持。對于我們的父母來說,可能無法像他那樣堅持背單詞。但是鼓勵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對他們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同樣,有些家屬嘗試讓他們的父母閱讀報紙,但由于他們之前從未有過這樣的習慣,所以無法去執行,子女就會感到氣憤。
其次,我們需要理解,老人和孩子雖然處在對生命認知的不同階段,但他們都需要我們的幫助和支持。總的來說,理解和接納是我們面對父母衰退時最重要的態度。我們需要認識到他們能力的衰退,同時也需要關注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當我們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用鼓勵和耐心去幫助他們時,我們就能在他們的人生旅程中起到更為積極的推動作用。
再次,不要過多約束老人的行為,要鼓勵老人要不斷去嘗試,不怕犯錯,不要讓他們什么都不做,總在擔憂他們做不好。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的協調能力及力量都會有所衰退,當他們不小心打碎了碗,或是晾衣服時讓衣服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我們經常會聽到家人說“你不需要做這些,你就安安靜靜地呆著,這樣就幫我了,不要再添麻煩了”。這樣的言語會讓老人默默地坐回椅子上,我們習慣性有一個認知,我們幫父母什么都做了就是孝順。其實,這何嘗不是對他們的一種約束呢?
如果我們換一種語氣,用幽默的方式去幫助他們,如“打碎碗了?看來我們今年要歲歲平安,一切都這么順利肯定有原因的”,這種方式可以減輕他們的羞恥感和無能感,讓他們更有勇氣面對自己日益衰退的能力。
此外,陪伴是最重要的。當家里老人或我們的父母出現記憶減退、能力下降時,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幫助和支持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有所準備地去照顧他們,用善良的心、溫柔的語氣、耐心的關注和完全的包容去對待他們。
陪伴不僅僅是經常去看望父母,而是全身心陪伴他們,放下所有手頭上的事情,包括不要坐在沙發上一個人刷手機,對老人不理不睬。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質量的陪伴中,如配合老人一起做家務、一起去散步,聊聊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和自己的近況,傾聽他們的家長里短,一起討論家中大小事等等。
當家里老人或我們的父母出現記憶減退、能力下降時,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幫助和支持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有所準備地去照顧他們,用善良的心、溫柔的語氣、耐心的關注和完全的包容去對待他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