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綠會保護地志愿者清理網具、拾撿垃圾、放歸泥鰍、解救鳥類|綏化禁漁期第一天
【中國綠發會訊】2024年5月16日,在今年禁漁期的第一天,中國綠發會綏化濕地保護地的志愿者們開展了巡護工作,主要巡護綏化市望奎縣的衛星鎮及東郊鎮、北林區四方臺鎮及秦家鎮等區域,共驅車行駛200余公里。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于2024年4月15日發布《黑龍江省2024年禁漁期通告》,通告中指出,結合黑龍江省實際情況,在全省范圍實行禁漁(捕)制度,要求魚類及其他水生生物在嫩江、松花江干流及其所屬支流、水庫、湖泊、水泡等水域為77天,自5月16日12時至7月31日12時。在禁漁期內,禁止除娛樂性垂釣之外所有作業方式,嚴厲打擊一人多桿、一桿多鉤等以營利為目的的生產性垂釣作業行為(相關鏈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15420/202404/c00_31727549.shtml)。


巡護期間,志愿者們在綏化市望奎縣衛星鎮大橋下河流里發現了多個地籠網;他們下到岸邊的水中,并用鉤子將這些投入水里的非法網具拉了上來。共清理8個地籠網,這些網具小眼密集,捕獲的泥鰍魚共達100斤以上、泥螺200斤以上。同時,志愿者們沿著河邊展開拾撿垃圾行動,包括塑料袋、食品袋、廢棄鞭炮桶等垃圾共200余斤。隨后,志愿者聯系了市政熱線12345,反映了此處的垃圾污染情況,并表達了呼蘭河生態環境需要保護的急迫性。


行駛至望奎縣東郊鎮時,在一村屯處,志愿者們發現了3張捕鳥網,且正好看到一位70多歲的老人在布設網。經過勸阻,老人決定放棄布設網具,并向志愿者們表示,以后再也不會干違法亂紀的事情。志愿者們將已經架設的鳥網上的8只鳥兒解救下來,并對網具進行了處理。


在北林區秦家鎮呼蘭河段處,志愿者們共發現了2個地籠網,將其打撈上來并現場銷毀。

(圖源/中國綠發會綏化志愿者 天朔)
志愿者們表示:“黑龍江省的禁漁期已經開始了,希望有關政府執法部門能高度重視,加強巡檢督查,嚴厲打擊非法捕撈作業,守護好綏化市的綠水青山。”
志愿者們向大家呼吁,人人愛生態,人人護生態,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BiodiversityConservationinOurNeighborhood,簡稱BCON)是一種全球生物多樣性解決方案,2021年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提出,旨在通過人本解決方案減緩生物多樣性急劇喪失的狀況。作為生態文明時代對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創新舉措,“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人民全面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創新解決方案,通過在人民群眾的日常生產、生活中減少生物多樣性足跡、開展自然保護,推動每個人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實現作出積極貢獻。截至2023年9月,已創立了200多個社區保護地來開展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BCON)已被2023年“巴黎和平論壇”確定為推動世界和平的解決方案之一。
整理 | 露爾
審核 | Ann
排版 | angel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