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章子怡大喜,《醬園弄》成悲情史詩,誰賺了
又一次中國電影的高光時刻。
章子怡這一次也在瘋狂刷屏。

中國電影,走向史詩電影的新境界,但僅限于電影。
由陳可辛執導的電影《醬園弄》,近日在第7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進行了全球首映。
導演陳可辛攜主演章子怡、王傳君、雷佳音、楊冪、大鵬、李現、此沙亮相戛納首映紅毯。
首映后,影片所呈現的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傳奇故事引發了到場觀眾的共鳴。
電影《醬園弄》是陳可辛導演繼2011年電影《武俠》之后再次入圍戛納電影節官方選片單元的作品,同時也是主演章子怡重返戛納之作。

同時,《醬園弄》也成為繼《歸來》后,近10年來首部入圍該單元的華語片。
影片自5月15日公布入圍戛納電影節非競賽展映單元以來便收獲了廣泛關注。
影片籌備時間長達七年,自2016年官宣以來,就備受外界關注。
此次戛納電影節特意為導演陳可辛及主演章子怡設置了紅毯單獨亮相展示環節。
此次,電影《醬園弄》全球首映于戛納最大的盧米埃爾大廳舉辦。
電影放映結束后全體觀眾紛紛起立致意,有觀眾表示這是一部“大時代下的悲情女性史詩”。

中國電影的史詩感,已經好久沒有過了。
上一次,好像還是《活著》或《霸王別姬》。
這種史詩級爆發,帶動了熱搜,連帶背后上市公司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據公開資料,《醬園弄》是由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等出品。
5月27日,歡喜傳媒開盤上漲,盤中漲幅一度擴大至13%,隨后有所回落。截至當日收盤,股價漲超9%。
有意思的是,歡喜傳媒這個名字歡喜,在押爆款上也歡喜。
歡喜傳媒近年來在電影領域成績斐然。
歡喜傳媒近年來出品過多部口碑雙豐收的影片。
《我不是藥神》《瘋狂的外星人》《滿江紅》等爆款電影累計票房分別為31億元、22.13億元、45.44億元。

其中2023年春節檔的票房冠軍《滿江紅》,由歡喜傳媒主投主控、張藝謀執導。
結果,《滿江紅》不僅成為檔期榜首,也成為2023年中國內地票房年度冠軍,累計斬獲45.44億元,位列中國電影史票房榜第六。
此外,歡喜傳媒和其他影視公司有點不同,他的運作方式是和多位導演進行深度綁定,包括寧浩、徐崢、張藝謀、陳可辛等等,然后獨家投資或者發行相關影視作品。

但歡喜傳媒也不是全然歡喜。
2022年,該公司虧損為2.22億港元。
但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13.33億港元,同比暴增97倍;連虧三年后,凈利潤扭虧為盈,實現盈利1.59億港元。
歡喜傳媒還能出更多爆款嗎?
《醬園弄》能讓歡喜傳媒更進一步嗎?
歡喜傳媒的模式,是否與眾不同?
歡喜也在打造自己的流媒體平臺,有沒有可能走網飛的路子呢?
對此,華西都市報記者熊英英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醬園弄》本身的悲情史詩,也預示著票房歡喜之下、收益悲情的中國影視行業也有沉重的史詩感。

歡喜傳媒的打法,其實和華誼兄弟有些相似。
只是后者深度綁定的對象除了馮小剛外,還有一眾演員,并意圖通過這些IP來衍生線下娛樂。
而歡喜傳媒則更偏重于導演,通過綁定來激發導演的創造力和創新性。
本質上,此類方法,都是一種激勵措施,并無對錯之別,只看運用時的具體方式是否合適。

此外,盡管連番押中爆款,但票房收入所能產生的利潤有限,在各種渠道參與分賬后,歡喜傳媒所剩并不多。
完全靠賣片來長期盈收,在全球都不是一個可持續性的打法。
當下的主流打法是影視劇火爆同時,包括但不限于聯名商品、公仔、游戲乃至主題公園等衍生品的進一步增收。
目前而言,流媒體平臺已經是優愛騰芒四家分割,長視頻平臺領域,歡喜進入已晚。

同時優愛騰芒在流媒體上也一直陷入營收難題。
歡喜就算逆勢飛揚,成為第五極,在沒有模式顛覆式突破的前提下,只會和優愛騰芒一道陷入長視頻平臺陷阱中。
事實上就連奈飛也還困擾在其中,有爆款增粉、無爆款掉粉。
當然,利用它自身資源,進軍精品短劇,用獨家短劇和短劇平臺來形成互補,或許是一條路子,但目前也難。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