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云鄉村寄宿制學校計劃落地,首站在浙江淳安

驅車三小時,200公里,從杭州抵達淳安縣梓桐鎮。這個樸實的小鎮里,有一所創辦于1938年的小學——梓桐鎮中心小學。這里,曾孕育出王富強、盧紅星、胡錦帆等一批有名的書畫藝術家。
如今,這里已看不到歷史斑駁的痕跡,只有清潔的校舍,爽朗的學生。
昨天,陽光正好,學校里的孩子們也特別開心,因為他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新的宿舍和活動中心。
作為馬云鄉村寄宿制學校計劃的全國首批5所試點學校之一,梓桐鎮中心小學的改造率先落地。學校的孩子們成了全國第一波搬進“新家”的人。

“好開心啊,每一樣都很喜歡!最喜歡‘閱讀吧’。”葉嘉慧已經六年級了,這天,校長方星一聲令下,二、四、六年級的學生,可以先參觀他們的“新家”,孩子們歡呼著,飛似地沖了進去,小嘉慧腦門上的碎發都飛了起來。
首先迎接他們的,是一面大大的“照片墻”。這面墻上,有學校里他們熟悉又抽象的260多張面孔——每個孩子照著自己的照片,畫下自畫像。“這是一個家,我希望孩子們在一起,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找到更好的自己。”方校長說,學校一共有260多名學生,其中住校的多達140人,占了一半以上,在他的設想中,學校雖然不能給他們父母的親情,卻會努力給予他們足夠多的愛和溫暖。
于是,在一樓幾間緊湊的屋子里,方校長和馬云公益基金會、湖畔善契基金會的負責人一起,盡可能多地給孩子們打造豐富多彩的“趣玩吧”和“趣玩中心”。里面除了小嘉慧最喜歡的閱讀吧,還有書畫吧、棋藝室、樂高室、影音室、親情吧,還有移動太陽能課堂。拿親情吧來說,內設5臺電腦,孩子們想父母家人了,就可以在這里視頻見到。
二樓,是學生宿舍。其中四間已經完成了改造,記者看到,相比過去的宿舍,新宿舍色調更暖,床變大了,每個人都有柜子,連電扇都從一臺增加到了4臺。“比我自己家的床都舒服,我的鞋太臟了,應該穿拖鞋進來的。”四年級就開始住校的徐晨浩如今已經是一名六年級的學生,“好幸運啊,在畢業前還能住上這么好的宿舍。”整個下午,他都高興地在床上翻來翻去不肯下來。

以上的改造,只是馬云鄉村寄宿制學校計劃的第一步。馬云公益基金會執行秘書長于秀紅介紹,對學校的整體改造計劃分兩步。第一步主攻硬件,第二步是“軟裝”。“分七大模塊,生活空間、營養食育、生活管理、課余活動、教師激勵和培訓、交通安全、教育資源的工作。第一步我們計劃用三年時間來完成,第二步還有3~5年的提升。”
也就是說,除了住得好、玩得好,后面,馬云公益基金會和湖畔善契基金會還會和校長老師一起,讓孩子們吃得好、學得好。
昨天,記者在食堂看到,洗手池上都貼上了生活教育圖片,孩子們餐食葷素搭配合理,飯中有豆漿,飯后有水果。“未來,我們還要探討怎么讓餐食更有營養,孩子們更愛吃。” 湖畔善契基金會秘書長石建輝表示。
馬云鄉村寄宿制學校計劃負責人薛誠介紹,馬云公益基金會主要負責設計項目整體框架、制定項目管理規則、成立托管基金、實施財務審計,并梳理項目成果;合作的企業、基金會負責提供項目資金支持,實施項目策劃和推進;教育局提供項目所需政策和行政支持,指定獨立核算賬戶接收項目資金,并接受定期審計;學校根據項目要求實施項目。
2018年內,馬云公益基金會針對5所試點學校制定了詳細的三年計劃方案和預算,基金會按照1:1資金比例,與合作的基金會、企業共同出資。
薛誠表示:“其他四所試點學校的生活空間的改造施工正在進行之中,預計到2019年暑期,將全部完工。”馬云公益基金會認為,該模式成型后可不斷復制推廣。

其實,在此之前,同在淳安縣,另一所被譽為最美鄉村學校的富文鄉中心小學已經落地。與富文鄉中心小學牽頭的具有豐富教育背景的老師相比,馬云鄉村寄宿制學校計劃被人稱為,是用“企業家的思維在做教育”。對此,于秀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本來也想過照搬國際學校的模式,中間方案也做過很多版,但是又不斷被推翻。
“我們在立項時就很明確,我們不是要建一所學校,也不是5所學校,我們是把這5所學校做好做扎實,復制推廣。所有基金會的項目,都是要賦能給鄉村校長、鄉村教師。打開他們的視野,他們的視野一打開,會比我們更有辦法來教育孩子。”在她看來,教育是開放的,社會性的,這些孩子遲早要走上社會,而企業家們懂社會。
“用商業智慧去探索公益實踐。我們雖然不懂教育,但是領導力是相同的,使命愿景是相同的。校長就是學校的CEO,他需要知道怎么帶領團隊,激發老師。”石建輝表示。
其實,在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無論是馬云公益基金會還是湖畔善契基金會,都用盡一切辦法,一次次不厭其煩地調整方案,去給學生最適合的。
方校長表示,接下去,他們會落實孩子生活、學習行為習慣的培養。而怎么讓老師、家長的激情跟校長一樣,怎么把資源引進來,都是2019年的工作。“2020年開始提煉標準,看看是否可進行全國推廣。”石建輝介紹。
(原題為:《馬云鄉村寄宿制學校計劃,首站落地淳安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