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年輕人涌入“保潔圈”,工人日報:轉變擇業觀,路會越走越寬

隨著00后逐漸步入社會,他們開始在不少行業嶄露頭角,其中在家政行業尤其引人注目。近日,“第一批00后已經開始做家政了”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引起普遍關注。
據報道,近一段時期涌入“保潔圈”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區別于傳統家政行業,年輕人更強調“專業”和“口碑”——他們為居民提供量身定制的精細化家政服務。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專業精神,提升了家政服務的質量和形象,令不少人對家政行業耳目一新。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數量居高不下,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只有打破職業的高低貴賤之分,轉變擇業觀,結合社會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就業之路才會越走越寬。
過去,家政行業通常被認為是低門檻、低技術含量的工作,從業者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中年婦女,但新一代年輕人正在逐漸改變這種觀念。他們認為,并非只有在寫字樓里做文員或者考上公務員才算實現了人生價值。靠自己的雙手掙得一份穩定的收入,自己的工作能得到他人和社會的認可就是實現了自我價值。
據《2023中國藍領群體就業研究報告》的數據,在過去的10年間,月嫂、外賣員、保潔等中國藍領人群的平均月薪呈現穩步增長態勢,藍領與白領群體在收入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甚至部分行業和地區出現反超的情況。
另一方面,00后的加入也為家政行業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機遇。保潔工作雖然是份體力活,但知識文化水平的重要性在這一領域也日益顯現。現在傳統的育兒嫂已經滿足不了越來越多家長的需求,他們希望自己聘請的人可以承擔更多任務,如能夠監督孩子完成啟蒙任務,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全方位的高質量陪伴等。在此背景下,兒童成長陪伴師、家政機構業務員、家庭衛生管理師等新興崗位應運而生。由于00后受教育程度普遍大幅提升,在這些行業的就業上具備優勢。
家政行業呼喚有新鮮血液注入,年輕人也希望結合社會需求實現人生價值。要促進這樣的“雙向奔赴”,有關部門可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政府、高校以及家政行業應進一步增加適應市場的行業教育培訓,增強年輕人的家政管理服務方面的專業能力。此外,要通過宣傳典型更好地激活示范者效應,形成有利于擇業觀轉變的輿論氛圍,引導更多年輕人多元就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