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解放日報第79屆文化講壇上,這些大咖這樣談論“創新生態與新質生產力”

今天舉行的解放日報第79屆文化講壇,以“創新”為媒,聚集王戰、邁克爾·萊維特、郭毅可、楊帆、高博文5位嘉賓于一堂,在“創新生態與新質生產力”的主題下分享各自的精彩思考。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王戰,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參與上海市政府及全國性決策咨詢研究,關注新科技革命已整整40年。今天的文化講壇上,他以《海派文化與創新》為題,從李約瑟之問切入,講述了海派文化、紅色文化與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的關系。

王戰
美國斯坦福大學結構生物學系終身教授邁克爾·萊維特,是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計算生物學奠基人之一。今天,他以《生物學和人工智能的多學科革命》為題,梳理了近代生物學學科的發展脈絡、物理和化學對生物學發展的影響、計算生物學中的基礎科學。他總結:生物、人、計算機已經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格局,人類智能加上人工智能,未來的世界將會成為一個超級復雜的樂園。

邁克爾·萊維特
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郭毅可則在現場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大模型是答案,什么是問題”。他分析了當前大模型發展面臨的技術挑戰、未來大模型發展的必然趨勢,分享了香港打造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的經驗,并對上海的人工智能發展提出了建議。

郭毅可
在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商湯科技大裝置事業群總裁楊帆看來,當前中國人工智能應用市場潛力巨大,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將迎來大爆發,在此過程中,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化是必然趨勢。加強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既是培育新時代新質生產力,也是推進產業發展新動能。

楊帆
上海評彈團日前推出了一臺名為“漫歌行”的AI敘事音樂會,這是團長高博文就傳統藝術與當下AI技術相結合進行的一次跨界思考和探索。此次文化講壇上,高博文講述了自己眼中的江南文化與創新精神,也讓觀眾看到了一種可能:用創新作為催化劑,將科技與文化調和,產生無與倫比的化學反應,誕生震撼眼球、直抵心靈的精品佳作。

高博文
本次活動由解放日報社主辦,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聯合主辦。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主持人何卿擔任本屆文化講壇嘉賓主持。

何卿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