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中國,每年有多少人被狗咬死?

狂犬病,這個潛伏在貓狗牙齒間的隱形殺手,以它那幾乎100%的致命率,讓每一個被咬傷的人心跳加速,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長期以來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它聽起來像個恐怖電影的主角,但背后不僅僅是一個醫學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涉及到我們如何與這些四條腿的朋友們和諧相處。
在探索狂犬病這個古老而神秘的話題時,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狗咬人事件的頻發,就像不請自來的客人,讓人措手不及。為何狗咬人事件這么多?如何應對狂犬病?還有我們人類的責任——從養狗規范的遵守,到疫苗接種的普及,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一直以來,狗狗被普遍認為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它們聽話、聰明、忠誠,能巧妙地感知人類情緒,甚至可以擔任導盲犬、搜救犬、緝毒犬等角色。盡管狗狗已經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伙伴,但作為動物,它們仍舊保留著自己的天性和反應,在某些時刻,出于動物本能攻擊撕咬人類。
河南3歲男童被惡犬咬傷后不幸離世的悲劇,引發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也再次把狗咬人事件拉進大眾視野。
其實,狗咬人的新聞并不罕見。中國醫學救援協會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被貓狗咬傷的人數約有4000萬。根據深圳市疾控中心發布的數據,2023年1-8月,深圳就有6.3萬人被狗舔舐、抓傷或咬傷,造成犬傷暴露。在過去的一年,狗咬人相關新聞事件的熱搜多達90余件。

頻繁發生的狗咬人事件,讓本就充滿爭議的養狗問題變得更加尖銳。
中國裁判文書網上以“狗咬人”為關鍵詞搜索,共檢索到971篇法律文書。其中近八成為民事案由,有85篇為刑事案由。
當狗咬人事件發生后,受害者可能會面臨醫療費用、心理創傷以及可能的長期殘疾等問題,這就涉及到賠償責任的問題。在某些司法管轄區,如果狗的攻擊行為導致嚴重傷害或死亡,還會引發刑事責任的問題,狗主人可能會面臨刑事指控。

狗咬人事件時有發生,成為公共衛生和社區安全的一個關注點。人們被狗咬傷后的擔憂并不是捕風捉影,因為被狗咬傷后將面臨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種人獸共患的烈性傳染病,主要經由患病動物咬傷或舔舐傷口而感染導致的一種急性腦炎,患者往往出現狂暴、恐水、怕風、咽肌痙攣等臨床特征,一旦發病,幾乎100%死亡。
除南極洲以外,其他各洲都存在狂犬病。全球每年約59000人死于狂犬病,主要分布于亞洲和非洲,其狂犬病死亡人數占全球狂犬病死亡總人數的95%。
狂犬病在我國持續流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于印發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6版)的通知指出,我國是受狂犬病危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2位。在《2022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我國因狂犬病死亡人數仍居法定報告傳染病前5位。

狂犬病已成為我國公共衛生健康的巨大威脅。

雖然狗咬人事件頻頻發生,但事實上,我國人間狂犬病發病人數及死亡人數呈現16年連續下降的趨勢。
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月到7月,人間狂犬病發病累計人數僅為73人。

數據的下降,一方面得益于狂犬病已經有了極為有效的暴露后預防措施,極大降低了狂犬病的發病和死亡,另一方面得益于狂犬病暴露后預防的科普宣教。
拿一組數據來說,2017年至2022年,我國狂犬病疫苗每年的批簽發量都維持在5千萬支以上。2020年,狂犬病疫苗更位列我國疫苗批簽發量第一。
狂犬病疫苗已經成為我國非免疫規劃疫苗中批簽發量最大的疫苗之一,屬于用量大、成熟穩定的疫苗品種。

不過,有很多狂犬疫苗都被“濫用”了。由于狂犬病的高致死率,加上這些年的大量宣傳,讓一些人對狂犬病感到極度恐慌。
知名狂犬病專家嚴家新教授曾在采訪中表示,“恐狂癥”是目前狂犬病疫苗被濫用的原因。在他看來,國內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狂犬疫苗被濫用,很多接種者根本沒有感染風險。他還曾接觸過有人在數年內打了100多針狂犬病疫苗。
這種情況下,僅靠生產銷售狂犬病疫苗就能讓一家公司活得很好。

但從接種者方面看,接種狂犬疫苗就是個既耗費錢又耗費精力的事了。
根據一位業內人士曾透露給媒體的消息看,疫苗是層層流轉的。疾控系統是主要中轉站,企業會把疫苗通過代理商銷售給省疾控,之后這些疫苗再被分發給各級疾控系統,最終抵達接種點。在這一過程中,疫苗的價格同樣會層層增加。
由于某些地方的政策不同,社會上的疫苗經營者也會從疫苗生廠家購買低價疫苗,然后高價銷售給基層接種單位。

世界衛生組織網站顯示,狂犬病暴露后預防的目前平均費用估計為108美元(加上旅費和收入損失),對于不少家庭是筆不小的開支。
每年全世界共有2900多萬人在被咬傷后接受狂犬病預防接種,在全球范圍內,除了對個人和社區造成無法計算的心理創傷之外,由犬類傳播的狂犬病每年造成的經濟負擔估計為86億美元。
根據《福建省2023年非免疫規劃疫苗成交品種目錄》顯示,狂犬病疫苗每支或每瓶的采購價格在70元-300元不等。其中,康華生物的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為300元一支。
去年9月,國家疾控局發布《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范(2023年版)》,將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種程序增至兩種(五針和四針),其中四針為新增,且規定狂犬病預防處置門診原則上應配備至少兩種不同種類的狂犬病疫苗。

如果按照4針計算,接種康華生物的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則需要花費1200元。并且還需要每隔固定時間去打針。
耗時又耗力,真的沒有更簡單的解決辦法嗎?

與人用疫苗濫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犬類防疫率并不高。去年,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傳染病防控司副司長劉清指出,我國目前的狂犬病防控仍存在源頭防控方面的短板。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在流行地區,大規模的犬只免疫達到70%的免疫覆蓋率,可阻斷狂犬病在動物中的傳播。
而我國犬的平均免疫率只有29.84%,遠低于世衛組織阻斷流行70%的標準。
據最新的全國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2021年,我國中部和南部疫情較重。湖南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蘇省為疫情高發省份,部分疫情低發地區如山西省、海南省、山東省和重慶市等疫情有所上升。西藏自治區、青海省、遼寧省、吉林省近 5 年未報告病例。

在狂犬病高發的湖南省,犬只平均密度為4.36只/100人,免疫率為29.89%;安徽省犬只平均密度為9.79只/100人,免疫率僅為3.26%——都遠低于世衛組織70%的建議標準。
一項流行病學術分析顯示,中國近半數狂犬病來自家犬傷人。數據表明,中國91.67%的狂犬病由犬引起,其中一半為家養犬,而且一犬傷多人事件占比 17.39%。這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也向社會發出警鐘:狗傷人,人之過,管人應該大于管狗。

我國的寵物犬數量高居世界前列,如何規范管理是個非常重要的社會議題。據統計,2023年我國寵物犬數量為5175萬只。我國寵物犬以大型犬為主,哈士奇和金毛占比合計達到30%,薩摩耶、柴犬、拉布拉多也屬于目前的流行品種。

狂犬病在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更為嚴重。農村很多狗處于半散養狀態,活動范圍廣,狗狗的“社會關系”也更復雜。成群結隊出現在公路或是村里的狗,根本分不清到底是哪只是家養,哪只是流浪,更談不上疫苗了。
世衛組織計劃于2030年在全球范圍內消除狗介導的狂犬病,早在2017年,全世界已經有30余個國家和地區消除了由犬類傳播給人類的狂犬病,如美國,日本等。而這些國家所采取的舉措,正是加強犬類免疫。
據《人民周刊》,早在2018年,美國政府就在每年出資3億美元給犬只進行免疫,人用狂犬疫苗只用掉幾千人份,幾乎沒有人被傳染狂犬病的病例。
相比繁瑣昂貴的人用疫苗,犬類狂犬疫苗只需幾十元,價格便宜不少,且每年只需打一針,即可保護毛孩子和周圍人類的安全。
我國2021年起實行的《動物防疫法》要求犬類定期免疫接種狂犬病疫苗,否則將處最高五千元的罰款。全國各地也有具體的養犬管理條例,規定了養犬細則,盡量避免出現惡犬傷人。
規則是完善的,但在執行過程中,又存在層層阻礙。對寵主來說,總有人心存僥幸,認為自己的狗不咬人,即使狗狗咬人后果也不一定有多嚴重。而對監管部門來說,養犬管理條例落實難,執法成本高,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一刀切式地上街打狗。到頭來,打不打疫苗全憑寵主自覺。
說到底,屢禁不止的狗咬人,背后不僅僅是醫學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
當血淋淋的悲劇一再發生,我們在痛心之余,應該更多地思考人類對動物、對環境、對他人的責任。寵物狗不僅是很多人貴重財產,更成了與我們朝夕相處的朋友、家人,愛它,就請對它終身負責。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