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狂犬病的殘酷:男童被咬傷后離世,疫苗為何未能挽救生命
近日,一則令人心碎的新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一名三歲男童在被狗咬傷后,盡管及時注射了狂犬疫苗,但不幸在18天后離世。這起悲劇不僅給男童的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悲痛,同時也引發了公眾對于狂犬病和疫苗效果的疑問。
南陽市疾控中心、南陽新野縣疾控中心、南陽臥龍區疾控中心均表示對此事已完成初步調查,狂犬病疫苗與被動免疫制劑的管理、狂犬病暴露處置與醫療救治等方面未發現異常,無論是免疫球蛋白還是疫苗都無法確保百分之百阻斷病毒感染。

狂犬疫苗為何未能挽救生命
1. 男童被咬傷面積大
男童在被咬傷時,傷口面積較大,這意味著病毒侵入身體的數量可能較多,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2. 男童年紀小,疫苗劑量小
由于男童年紀較小,體重輕,按照標準劑量注射的疫苗可能未能提供足夠的保護力。
3. 狂犬病毒危害介紹,傷害不可逆
狂犬病毒是一種致命性極高的病毒,一旦發病,幾乎100%致死。病毒主要侵犯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4. 疫苗并不是注射后就產生抗體
狂犬疫苗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刺激人體產生抗體,通常需要7-14天。如果病毒在抗體產生前已經擴散至神經系統,疫苗就無法發揮效果。

關于狂犬病的常見誤區
1. 只有貓狗抓傷后才會得狂犬病
狂犬病主要通過狂犬病毒攜帶者的唾液傳播,任何被狂犬病病毒攜帶者咬傷或抓傷的哺乳動物都可能傳播狂犬病。 狂犬病毒在自然界的宿主主要包括犬、貓、狐貍、豺狼、蝙蝠等動物,我國多以犬、貓為主。

2. 受傷后可以晚幾天打疫苗
一旦被疑似攜帶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咬傷或抓傷,應立即清洗傷口并盡快接種疫苗,越早接種效果越好。狂犬病的致死率為100%,其預防就是“與死神搶時間”,所以我們不該去冒這個險。
3. 可以先包扎再去醫院
一旦沒有出現大面積的傷口,應該避免第一時間包扎。傷口的處理非常重要,包扎前應先用流動的清水和肥皂水清洗傷口至少15分鐘,以減少病毒量,然后盡快前往醫院進行進一步處理。
男童的離世是一個悲劇,也是一個警示。狂犬病雖然可怕,但通過正確的預防措施和及時的疫苗接種,我們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風險。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咨詢專業醫生并遵循醫囑。
免責聲明:文章中提到的事件和信息均來自網絡。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