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職高生代寫博士論文,該反思的不只是學生
300人的寫手群里,不時彈出中介的論文訂單;一篇要求寫1.2萬字的本科畢業論文,中介開價450元,被寫手“秒搶”;有“代寫工作室”一個月就接到了600余單論文業務……日前,有媒體臥底在一些“論文工廠”發現,這些中介宣稱的“老師代寫”,不過是一些論文剽竊者,或使用AI寫作的外行人。
論文代寫其實一直沒有消失過,長期暗自活躍于“學術生態”里。只不過在AI“賦能”之后,這些寫手更是如魚得水,以至于一些初中生也做起了寫手,甚至有職高生代寫博士論文,令人瞠目結舌。
毫無疑問,論文代寫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嚴厲查處高等學校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的通知》指出,對參與購買、代寫學位論文的學生,給予開除學籍處分。對履職不力、所指導學生的學位論文存在買賣、代寫情形的指導教師,也要追究其失職責任。
對于這種現象,學校當然應當明確懲戒。2023年,江西農業大學研究生院一名已畢業10年的學生,因論文存在“剽竊他人作品和學術成果”作假行為,被撤銷碩士學位。倒查10年,也體現了學校堅決懲處的態度。但在AI技術浪潮面前,學校也應當有針對性的措施。
最近一段時間,華北電力大學、湖北大學、福州大學等高校相繼發布通知,稱將引入論文檢測工具,嚴查AI代寫論文,類似的舉措很有必要。但仔細想想,代寫的論文何以大多能夠通過?職高生可以代寫博士論文,不正說明論文審核把關存在問題嗎?
AI代寫也好、寫手拼湊也罷,其實都不太可能在“獨創性”上達到博士論文的水準。如果這些論文真的蒙混過關了,該反思的就不只是學生了。
另外,從報道中能看到,有些學生之所以找人代寫,是為了降低查重率。查重率確實是一個考查論文原創性的指標,但在一些需要大量文獻引用的領域,查重率如果設定得過于機械,很可能會誤傷大量原創論文。比如有學生反映“論文光是一個專有名詞就有10多個字,再加上幾個常用的固定搭配,一查重馬上就標紅”。
這或許也說明,一些過于機械、只看重數字檢測指標的論文評價機制,或多或少也在倒逼學生尋求“論文代寫”服務。從這個角度說,不僅學生要敬畏論文寫作,學校也應當如此。
一方面,學校要強調學術紀律,對作弊者進行有力的懲戒;另一方面,也要盡可能完善論文考核的科學性、嚴謹性,避免變成技術之間的互斗,逼得學生只能“用魔法打敗魔法”,無奈之下求助各種非法途徑。
說到底,論文是寫給人看的,不是給機器看的,要有益于學術研究,為社會實踐提供參考、指導價值。也因此,在技術檢測之外,學校更應認真組織專家進行獨創性、學術性評價,同時針對學科區別,科學設置評價機制和查重標準。比查重、比規范更重要的,還是論文有無獨創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