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面向2035,南京市委書記拋出“城市四問”求解專家
“我要握住一個最美的夢,給未來的自己。”有歌手曾如此唱道。
為了握住南京“最美的夢”,12月14日,南京市和聯合國人居署共同主辦“南京2035城市發展國際會議”,把脈城市之路,對未來的自己進行展望。
《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草案)即將公示。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在大會致辭時表示,這一輪總規,南京提出的發展愿景是“創新名城、美麗古都”。
所規劃的城市空間布局則是:“南北田園、中部都市、擁江發展、城鄉融合”。其中,中心城區是“一主一新”,即江南主城和江北新主城,形成“一江兩岸”聯動發展的新格局。
張敬華說,如此布局下,南京將真正從倚重江南的“秦淮河時代”,邁向擁江發展的“揚子江時代”。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在現場看到,在城市特色風貌方面,南京未來將是“自然山水韻、古都文化魂、國際現代貌”,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張敬華表示,面向2035的南京,“如何提升城市能級、搶占發展制高點,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研究和回答的問題。”
會上,他連拋四問,用“四個如何”問計專家,希望專家能給予南京啟迪和答案。
第一問是,如何使南京更具引領力?張敬華說,南京正加快提升省會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增強示范引領能力是其中一個主攻方向。
那么,南京作為省會城市,如何完善功能、服務全省;作為中心城市,如何提升能級、輻射周邊?作為特大城市,南京又如何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在區域發展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這些都是南京正在思考的現實問題。
澎湃新聞注意到,就在本次國際會議召開前不久的12月10日,江蘇省委常委會專題調研南京,并專題研究了南京市工作。
會議提出,省級機關各部門在謀劃工作時,要主動把南京放在重要位置,強化省會意識和服務觀念,把支持南京落到實際行動上。同時,南京市要做好“主場”文章,在集聚資源、提升能級上積極作為,并充分發揮牽頭作用,注重加強與比鄰城市聯動發展,切實扛起“省會責任”,體現“省會擔當”。
除了引領力,張敬華還接連問道,如何使南京更富創新力,又如何使南京更有集聚力?
他說,南京的城市吸引力、綜合承載力不斷增強,但與標桿城市相比,在高端要素集聚、資源高效轉化等方面還有不少差距。
最后一問是,如何使南京更具影響力。張敬華表示,南京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特色顯著,但在國際上的文化標識度還不夠高、影響力還不夠大。
他希望,專家能夠對如何進一步提升南京這座城市的品質與品位,如何組織策劃一批世界水準的重大活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文化品牌。
會上,國內外多位規劃專家發表了主旨演講。加拿大多倫多市前總規劃師詹妮弗·基斯瑪特說:“來到南京,看見了,體驗了,記住了,這就是一座城市的魅力。”
紐約大學Marron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佩德羅·奧爾蒂斯非常贊同南京“創新名城”的戰略選擇。他說,如果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看作是一局國際象棋,那么南京將置身 “皇后”的關鍵位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