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是什么讓農夫山泉決定變“綠”?
3月3日,農夫山泉實控人鐘睒睒發文《我與宗老二三事》悼念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在這篇文章中,鐘睒睒曾這樣寫道:“時至今日,我仍然堅持認為,水中的礦物元素對人體健康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我堅持生產天然水的原因。”
而在這一個多月后,農夫山泉純凈水的產品宣傳圖突然迅速傳遍社交媒體。到現在,農夫山泉的純潔水產品甚至已經開售了一段時間。

(圖片來源:農夫山泉天貓官方旗艦店)
天然水擁躉的農夫山泉歷史上也曾生產過純凈水
對農夫山泉而言,雖然一直以來天然水是它身上最大的標簽。但其實農夫山泉歷史上也曾在生產過純潔水。
從整個品牌發展歷程看,農夫山泉早年其實就已經生產純凈水了。簡言之,1997年,以浙江千島湖為水源,第一款農夫山泉包裝水正式上市,而且,直到1999年,農夫山泉都在生產純凈水。
真正的“分水嶺之戰”發生在2000年。這一年,農夫山泉開創性地打出“天然水”概念,創造出新的分類,從而和娃哈哈等其他公司的“純凈水”做出了嚴格區分。也是在這一年,在商戰的“炮火”中,鐘睒睒稱純凈水不含礦物質,對人的健康無益,宣布不再生產純凈水。
對于純凈水品牌而言,這意味著產品根基的動搖,于是聯手反擊。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在娃哈哈“大本營”杭州,出現了一場由娃哈哈發起、包括樂百氏在內的69家純凈水廠商參與的“聚會”,共同召開“2000年維護純凈水健康發展研討會”,更發表聯合聲明,要求農夫山泉“賠禮道歉”。隨后,娃哈哈、農夫山泉均將對方告上法庭。最終,這場聲勢浩大的“水戰”以農夫山泉繳納20萬罰款而結束。
但農夫山泉天然水的名號卻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20余年,農夫山泉一路高歌,逐步坐穩了包裝水行業的頭把交椅。
那么為何農夫山泉要在此時推出純凈水呢?筆者認為可能有三大考慮促使農夫山泉推出純凈水。
可能的意圖一:尋找新的增長點
翻開農夫山泉2023年財報,農夫山泉的第一個意圖或許就藏在其中。
2023年,農夫山泉實現營業收入426.67億元,同比增長28.4%;歸母凈利潤120.79億元,同比增長42.2%。
但具體來看,包裝飲用水產品的收益占總收益的比例為47.5%,飲料產品的收益占總收益的比例為51.7%,這是農夫山泉赴港上市以來水產品首次被飲料產品實現反超。

(圖片來源:農夫山泉2023年報)
事實上,把時間線拉長至最近4年,農夫山泉旗下包裝飲用水對公司貢獻減少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2020年-2023年,其該部分收入分別為139.66億元、170.58億元、182.63億元和202.62億元,在公司總收入中占比分別為61%、57.4%、54.9%和47.5%,逐年減少。
這說明農夫山泉的飲用水部分已經逐步靠近天花板。所以為了突破天花板,增加營收,增加利潤,此次農夫山泉選擇推出純凈水產品,進行全水種運營幾乎是必然的。
并且農夫山泉天然水發展了二十多年,這個過程中,其他各個純凈水品牌也都推出了天然水、礦泉水產品,消費認知已經稀松平常。但反過來,聚焦天然水的農夫山泉突然開賣純凈水,卻能提升熱度,打開新的認知空間,吸引更多消費者,原本習慣購買農夫山泉天然水的的消費者也有可能被吸引過來。
可能的意圖二:渠道場景復用
而農夫山泉第二個可能的意圖就藏在渠道中。在分析農夫山泉的成長路徑中,除了重新定義天然水這個品類外,渠道優勢也是常常被提及。
事實上,不論是飲用水或者是乳品,消費品提高利潤率的一個常用方式就是渠道場景復用。即借助已經開拓的渠道,銷售越來越多的新品類,就省去了新建渠道的成本,每鋪貨一款新產品,幾乎都是純利潤。
例如海天醬油就曾借助醬油打下的渠道,相繼開發了蠔油和醬料。同樣達到8億元的單品銷量,醬油用了8年,蠔油用了5年,醬料只用了3年。
原因不難理解,三者消費場景相同,在購買醬油時,順手買瓶蠔油極易發生。
沿著同樣的思路,農夫山泉在2003年便開始相繼,切入果汁飲料、功能飲料和茶飲料,逐步覆蓋農夫山泉240多萬個零售網點。過去幾年,農夫山泉的茶飲料營收占比持續走高。可以說對東方樹葉產品線的長期培育,堪稱農夫山泉近十年最重要的投資。
因此農夫山泉推動純凈水上市還可以實現渠道復用。過去農夫山泉沒有純凈水,大量消費場景和銷售機會被娃哈哈和怡寶所占領,如今有了純凈水新品,可以進一步將自身的渠道優勢發揮出來,提高農夫山泉銷售規模,進一步分攤和降低營銷和渠道推廣費用。
可能的意圖三:攻入競爭對手腹地
第三個意圖就可能與競爭對手有關。4月22日,在被傳上市兩年之后,怡寶母公司華潤飲料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值得玩味的是,“靴子落地”的第二天,農夫山泉“純凈水”的宣傳圖在網絡上大肆流傳。在多張網傳圖中,20多年來以紅色包裝走入千家萬戶的農夫山泉,竟然推出了綠色瓶身的“飲用純凈水”。
怡寶和農夫山泉的市場交鋒,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稱得上是高手過招。誕生于1997年的農夫山泉,成立之初就有鐘睒睒坐鎮,以人們熟知的廣告語對消費者進行心智轟炸,而怡寶則有老字號傍身。為了搶奪市場,二者的競爭甚至搬上過臺面,2013年,他們曾就水質問題展開商戰,怡寶甚至將農夫山泉告上法庭,故事以農夫山泉的敗訴告終。
不過這沒有改變農夫山泉的市場地位。此后十年,農夫山泉與怡寶壟斷了瓶裝水市場的頭兩把交椅,前者是“天然水”市場的霸主;后者是“純凈水”市場的新王。
并且商業世界從來沒有各自安好一說,在此次華潤飲料的招股說明書中,其提到的新建廠地址分別為浙江、湖北、重慶、上海。而這四大區域,瓶裝水的龍頭老大都是農夫山泉。

(圖片來源:華潤飲料招股說明書)
對此有觀點認為華潤飲料將沖擊農夫山泉的腹地。這是因為在瓶裝水行業里,有一條“500公里運輸半徑”的理論,即定價2元的水,銷售地離生產地超過500公里,運輸成本就會嚴重侵蝕利潤,公司只能給高速收費站和加油站打工。
因此,農夫山泉此時推出純凈水或許也是對怡寶的反擊。
結語:包裝飲用水行業再生變數
回過頭看,無論是農夫山泉與怡寶先后做出的大動作,或是以今麥郎、康師傅為首的集團開拓熟水市場,還是娃哈哈擴充自己的渠道,似乎都在釋放一個信號:在包裝水市場即將見頂之際,各集團在各自細分賽道內的發展空間也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唯有以變求生這一條道路可行。
顯而易見,包裝水市場已經烽火再起。對于龍頭農夫山泉而言,其自我否定般的推出純凈水是轉化為新增長點,還是在新一輪商戰受挫,時間將給出答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