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宅斗”短劇《深宅進階錄》:披著“復仇”外衣的自我救贖
由檸萌旗下短劇子公司好有本領出品的首部古裝短劇《深宅進階錄》,4月3日在抖音等平臺上線,上線24小時抖端播放量近5000萬,24小時內充值超1000萬,登上各平臺短劇榜第一位。
因其劇情酷似《黑蓮花上位手冊》,《深宅進階錄》也被稱之為“黑蓮花2.0”。較之相似劇情《黑蓮花上位手冊》,短劇《深宅進階錄》的劇情環環相扣,節奏鋪墊更足、人物更為豐滿;立意則與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一致、指向封建禮教吃人,“點燈”與“點火”明暗線相輔相成;畫面制作精良,轉場與鏡頭回放引人深思,是一部用心的優秀短劇。
更為重要的是,《深宅進階錄》的熱度,再次證明“宅斗”“宮斗”題材經久不衰,其背后的家族禮法、社會倫常等世情表達,正在以短劇這樣新的載體方式,持續繁榮。
“宮斗”變“宅斗”,劇情耦合下、何出新意?
《黑蓮花上位手冊》(2023)與《深宅進階錄》(2024),女主演員均為馬秋元,劇情也高度相似(復仇爽文),前者為母報仇入宮、后者為姐復仇入許府。

《黑蓮花上位手冊》改編自網絡文學小說《昭華亂》,護國公府的庶女宋昭被家中主母、父親以及同父異母嫡女姐姐折磨,并被強行安排頂替長姐入宮為妃,最終她使用各種計謀,將家中和后宮仇人一一除去,包括毒死父親,將同父異母的姐姐燒死在牢中……節奏快、反轉多,走的是大女主+復仇+爽劇的路線,被視為《甄嬛傳》和《延禧攻略》的合體。

第一句話,指向的是宋昭之父,她認為姨娘慘死,正是其父的不作為;第二句話,是極盡寵愛之時的清醒,宋昭想要復仇、卻也清醒地知道,“寵愛”可以作為利劍、卻無法成為盔甲;第三句話,是身邊丫鬟為救自己而死,宋昭再一次清醒意識到,不止男人靠不住,“任何人都靠不住”。——這樣的“大女主”清醒、計謀在《深宅進階錄》中均有相似的劇情,然處理手法與落腳點上,后者都做得更好。
《黑蓮花上位手冊》因極端黑暗被平臺下架,《深宅進階錄》則是披著“復仇”外衣的自我救贖,立意“追求男女平等與社會美好”,且內容鋪墊更足:
1-2集:交代“為姐復仇”的動機。許府勢大、相依為命的姐妹二人想要尋求安穩之所,姐姐顧婉婷入府成為丫鬟、而后被抬為四姨太,不成想姐姐入新房的當天,被三位姨太、一丫鬟設計害死。
躲在床底的顧清意更是親眼目睹姐姐之死,于是有了“紅樓第一清倌人”的七年蟄伏,開局即嫁入許府。
3-5集:從四姨太的叫囂,立住了其從丫鬟身份轉變為四姨太后的囂張嘴臉,而這一切卻是用顧清意姐姐的死換來的,進一步強化顧清意復仇動機的正義性。
隨后,用迎門禮展現許府后宅的殘酷,通過各姨太的刁難、雨中跳舞的閃回鏡頭,進一步渲染“嫁人,是為了殺人”,讓仇人血債血還的復仇邏輯。

為姐復仇,顧清意選擇入許府,成為五姨太
6-10集:從讓燈、設計四姨太獲得新婦的燈,到用學了三年的棋局、贏棋、開始攻心,“不愿點燈”。而這一切,既展現了顧清意為了“復仇”蟄伏七年所作的努力與能力,也為其復仇毅力做鋪墊。
“沒有不勞而獲的勝利,亦沒有全身而退的戰斗,我想得通、也做得到。”這句話,既是顧清意回應許如山“棄子取勝”策略,也是回應開頭“嫁人,是為了殺人”的復仇大局,以身入局、只為救贖。

棋局對弈中的暗示
由此,劇情逐步將“惡人繩之以法”的復仇之舉,轉變為一種自我救贖的人生選擇。
而后的“11-20集”解決四姨太高氏,“20-33集”揭開三姨太宮氏與下人私通,“33-43集”顧清意先升貴妾、后拉攏二姨太柳氏對付主母,“44-61集”完成最終復仇,先后用“主母之位”與“孩子”逼瘋主母與二姨太。至此,顧清意的復仇看似完結,實則才剛剛開始:
62-70集:顧清意的丫鬟喜兒被許如山玷污,顧清意才發現,姐姐的悲劇源頭,正是人面獸心、不顧他人意愿、貪圖自我歡愉的許家家主許如山。
顧清意安慰喜兒,“被毀的怎么能是你的一輩子呢,被毀的憑什么是你的一輩子”,何嘗不是對姐姐顧婉婷被毀、喪命的悲痛,也正是如此,為后文燒死許如山埋下伏筆。

《黑蓮花上位手冊》中也有,自己的丫鬟本快到出宮階段,與身邊小太監情投意合,眼見著要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不曾想,宋昭被設計,丫鬟為救其主而亡。宋昭想要為其報仇,然皇上還需宸妃母族出力,又怎會為其降罪宸妃?
而這句臺詞,與許如山玷污喜兒后的表達,幾乎一樣:
“朕不是救下你了嗎?”
“不過一個奴婢而已,你還要朕怎么樣”
在他們眼里,為主而死、為主分憂,那是奴婢的榮幸。男尊女卑、權勢者勢大壓人,就藏在這些沖突之間。
當顧清意從喜兒遭遇,發現姐姐是被逼迫后,“復仇”主題實現了升華,“肯定會有這么一天:權勢者,不敢仗勢欺人;下人們,也能當家作主;男人們不能多娶妻,婦女們可以不做妾”。
而喜兒上吊自盡,更突顯出短劇立意逐步與長劇靠攏,直指封建禮教之下,女性之殤,清白被毀后,人格與自我也將無處安放。
71-80集:正是在許府規矩之下,顧清意作為主子,無法送喜兒這個丫鬟,還需忍著悲痛、為家主迎新婦。在林家長女說已有意中人、非自愿入許府后,顧清意放其以生路,家中奴仆也為其作證、避免顧清意放新婦逃跑而受罰。

你們為何要保護我?感同身受,保護主母也是保護我們自己 許如山不死,我們早晚都活不成
隨后,顧清意開始謀劃,在棋子上下毒,用一年的時間,令許如山中毒至深,而后一把火,燒了家主,也將虛假繁榮的許府付之一炬。
從顧清意以新嫁娘踏入許府,開始做點火之人,到發現姐姐悲劇的源頭是許府,最終揚了許府。前后鏡頭呼應,讓姨太的點燈,變為許府發冥燈,所映射的,是邪不壓正,亦是“復仇”的終極訴求,實現自我救贖。


點燈/點火的隱喻
某種意義上,顧清意的復仇,與其說是為相依為命的姐姐復仇,不如說是尋找自己活下去的理由,這種救贖感貫穿全局,乃至于到后期,為姐復仇后,轉向“殺死”男主,將復仇轉變為救贖:從“保護兒時姐姐”到“救贖被仇恨蒙蔽的自己”,到“見證吃人的許府”、放新婦以生路、奴仆爭相保護、殺死許如山,讓腐朽許府的每個人都能有活路,不再有許府、也就不再有罪孽。
而從鏡頭表現來看,檸萌影業旗下的短劇廠牌“好有本領”聯合九州短劇出品,拍攝轉場與前后呼應用心,進一步強化劇情邏輯線。

家主許如山與二姨太柳氏,這個烘托描寫很好笑! 顧清意與許如山下棋交鋒這幾個轉場鏡頭都特別有質感
畫面制作精良,再輔之于充滿暗喻色彩的臺詞、轉場,并借助女主計謀,一步步揭示“許如山不死,我們早晚都活不成”的事實真相,并在眾人努力之下,謀得一線生機。
從主旨上,《深宅進階錄》與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極度相似,均指向了封建禮教,將個人仇恨轉化為時代必然,令故事進一步深化:點燈,點燃的是封建禮教之下,夫權的占有欲、家主的絕對權威,燃燒的是個體意愿與生活可能的希望。
因此,劇情鋪墊層層深入、人物設定豐滿有力,尤其是三姨娘與家仆的情堅,更深化了《深宅進階錄》的救贖主題,“這許府的女人,哪有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加之畫面精良、立意深刻,情緒拉滿,怎能不火?
“宅斗”“宮斗”短劇,如何面對同質化困局?
繼《黑蓮花攻略手冊》《深宅進階錄》后,4月底上線的《庶女攻略》被戲稱“黑蓮花3.0”,相似的劇情、類似的故事,短劇沿襲著大爆劇《甄嬛傳》《如懿傳》等東風,有了火熱之景。
然《黑蓮花攻略手冊》因極端復仇的暴力,遭平臺下架;《庶女攻略》又因同質化難以再創新的高度,短劇“宅斗”“宮斗”的未來在哪?
其一,審核政策收緊,短劇的主題、立意將逐步與長劇對齊,所謂的擦邊劇情將在審核階段過濾。如《深宅進階錄》,既有打臉的爽文、也有攻心計謀帶來的女性形象,更在快速劇情梗概中雕琢言語,用顧清意的話來說,“不是懂得如何爭過女人,而是如何拿捏男人”,直指其姐慘死的根源,是穩坐釣魚臺的許如山。

顧清意計謀能夠奏效,不過八個字:以己之矛 攻己之盾 每個人都有執念,這也成了人物勾勒、主題深化的線索
這種劇情環環相扣的方式,既可以避免短劇節奏過快而導致的鋪墊不足,又能增強用戶粘性、吸引付費。可見,主題的深入挖掘是避免同質化的重要抓手。
其二,放大短劇體量優勢,用短小精悍的麻雀式內容,去形成獨特風格,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深宅進宅錄》中的人物,不是簡單的工具人,而是有自己的動機、訴求與行事邏輯,這在眾多同質化的短劇市場里,尤為難得。
女主顧清意入府,是為了姐復仇;而后設計四位姨太、再找罪魁禍首許如山,讓他們為自己所作所為付出代價。然這個過程中,她并未被仇恨蒙蔽了雙眼:她可以對三姨太與家仆之女的怨恨,提醒蟄伏的必要性;可以因林家長女非自愿入府、迫于許府權勢無奈之舉,而幫助其出逃……就連家奴為其作證,都只因經歷感同身受,“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
從這個角度看,與其說人物是為推動劇情發展的工具人,不如說是一個個有自主意識的個體,在某一特定環境下的自我表達。而這種表達,最終指向了封建禮教下,權勢者仗勢欺人、男尊女卑的客觀現實。
其三,2024年一季度的古裝題材短劇佳作頻出,劇情深化是核心:豎屏短劇不僅有《深宅進階錄》融入女性意識的“明復仇、實救贖”短劇,還有《長風踏歌》《宮墻雪》這般融入家國情懷的短劇;而橫屏短劇《執筆》,也因利用“命書”逆天改命的強烈個體意識,推動劇情變動,令故事爽點從單一的宅斗、宮斗中脫離出來,轉變為命運軌跡的轉變及其計謀達成后的歡喜。

劇集改編自林言年的原創小說《執筆者》。相府嫡女蘇云綺意外發現自己是小說中的惡毒女配,而她的悲慘結局也被記錄“命書”當中無法改變,蘇云綺不甘心被操控,開始逆天改命,重寫自己的人生。——本質上也是“大女主”劇情,頗有一種“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味道,臺詞真的很棒!
由此可見,盡管“宅斗”、“宮斗”作品頻出,但其核心仍是“真善美”的統一,是人們對家長里短、情感糾葛的關注。未來的短劇作品可以借鑒《深宅進階錄》的有三:立意深刻,可規避審核;人物鮮活,能避免同質化;劇情深入,好吸引付費。
結語
從短劇《深宅進階錄》中,可看到多個爆款劇作的影子。而伴隨著專業影視制作公司的入場、短劇政策的進一步規范,短劇市場也在迎來新一輪的洗牌。
從草臺班子走來,走向更為專業化的方向,曾經短視頻賽道已經證明;而今,短劇市場也在進一步說明,網絡小說的豐富素材庫,輔之以優良制作班底、眼熟的演員加盟,可以不斷復制爆款,然要實現新的高度,仍需要在劇本上下功夫。

短劇常規套路:網文改編(內容素材的重要來源)+倍速播放(一集1-2分鐘的梗概式內容),最終還是顏值取勝;黃波版《步步深陷》的女主職業是小三勸退師,看完了短劇、其反轉與洞察都挺有特色,據說比小說處理得好、改編上乘之作。
短劇“宅斗”、“宮斗”題材,脫胎于古代世情小說,其家族禮法的文化根基,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輝。從這個意義上,短劇“宅斗”、“宮斗”題材不過是新世情小說,為當代人書寫自我認知、家庭倫理與社會期待的新篇章。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花花相異”(ID:xuannuan-weiguang),作者:化橙。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