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危機反思錄|咆哮的二十年代:城市、工業與娛樂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國亦如此。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紅利和國內的技術創新,讓美國在1922年到1929年之間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高速經濟增長和社會變革。短短七八年間,美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快速推進,時尚、摩登的城市生活方式為此后整整一個世紀的西方乃至世界城市生活奠定了基調。也就是這幾年間,美國社會迅速分化,城鄉差距、工農業差距的不斷擴大,危機的因素得以不斷累積。最終,這場繁榮的盛宴以一場大蕭條落下帷幕。
這就是經濟學家所謂的“咆哮的二十年代”,也是社會學家所謂的“浮華時代”。
漁翁之利、戰爭之財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遠離美國,美國投入的人員和財富數量也遠低于歐洲諸國。從戰爭耗費來說,美國用于戰爭的費用僅占國家總資產的約8.7%,而法國為19%,德國則為32%。英國作為老牌日不落帝國元氣大傷,其國家總資產的35%在一戰中消耗殆盡。
除此之外,美國還在戰爭中大量向歐洲國家出口農產品和棉紡織、鋼鐵、艦船以及軍事裝備,獲得了大量的出口收益。以后世的統計來看,從1914年一戰爆發到1919年戰爭結束,美國的出口總額從23億美元上升到最高時的80多億美元。其中農產品和工業制成品的比重各占據50%左右。到了1919年,美國的貿易順差達到了30億美元。
其結果就是,截至1919年,美國擁有了接近一半的世界黃金儲備。在當年那個以金本位為主要貨幣制度的世界環境下,美國一舉從一個黃金匱乏國成為一個黃金富有國。貨幣不再是制約美國發展的桎梏。并且,戰爭中歐洲列強大量地從美國獲得政府融資和戰爭緊急借款,使得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而曾經的世界經濟制高點——歐洲,則成為美國的債務國。
正因如此,一戰后的美國,并沒有像其他國家那樣經歷痛苦的戰后重建,而是直接走上了井噴式的經濟勃發之路。
從鄉村到城市
一戰后,當400多萬退伍軍人回到家鄉領到他們的戰爭補貼的時候,他們發現自己家鄉的變化令人咋舌。
東海岸各個州得益于一戰時期的出口加工,西海岸的幾個城市受到1914年開通的巴拿馬運河的有利影響而得以蓬勃發展。工業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摩天大樓開始逐漸出現,大量年輕人從中部地區涌向東西海岸的工業發達地帶。在那里,等待他們的不僅僅是待遇優渥的工作崗位、更加開放的城市環境、還有此前從未料想到的生活方式。
他們看到,城市里的人們聽著黑天鵝唱片公司(1921年成立)出品的唱片。唱片中的黑人爵士音樂中透露出歡樂又略帶頹靡的氣息。男孩子留著時興的發型(一種叫做Undercut的發型);女孩子穿著寬松的低腰直筒裙和無袖的洋裝,披著燙著大波浪的長發;商務精英手提著萬寶龍皮包,開著新款的克萊斯勒轎車,衣著精致地進出寫字樓。下班之后,人們回到家里打開收音機收聽新聞和各種廣播??;一到休息日,人們走入電影院觀看好萊塢最新出品的電影……這一切在一戰之前都沒有出現過。
在整個二十年代,人們的城市生活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人口的規模也在歷史上首次超過了農村人口的總量。美國從一個以農業為主導的國家邁向了工業強國之路,人們的生活期許從鄉村轉向了城市。
制造業大繁榮
在一戰期間生意一直經營困頓的兩個行業,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卻成為此后的幾年的經濟增長引擎。其中一個是汽車行業,另一個則是房地產行業。
從二十年代開始,美國真正成為所謂的“車輪上的國家”。1926年,全美已經擁有了810萬輛汽車,而到了1929年,汽車的注冊數量則達到了2310萬輛之多。這相當于當時全世界六分之五的汽車總量。在當時的美國,平均每5個人就擁有一輛汽車。由此帶來的整個美國汽車行業的產能大擴張,從1920年年產量170萬輛,1929年猛增到540萬輛。整個汽車行業,從1921年到1929年危機前產值增加了接近40倍。在汽車行業最為鼎盛的時期,汽車行業的從業人口超過了400萬人,養活了1000多萬人口,成為制造業的龍頭行業。如今生產熱水器的A.O.史密斯,在當年則是汽車車架裝配線生產商,同時也制造汽車行業所需要的壓力鍋爐。
家用電器行業也逐漸繁榮了起來。隨著電網的普及,美國大中型城市普遍實現了電氣化。煤油燈被白熾燈所取代,很多家庭有了吸塵器,三分之一的城市家庭有了洗衣機。家用電器行業的產值,從一戰之后的8億美元上升到1929年底的23.3億美元。
就連一戰之前還主要作為科學實驗的飛機行業,也逐漸開始了商業用途。1919年,郵政部創辦了芝加哥與克利夫蘭之間的航空郵政服務,1924年這一航空服務延伸到了美國大部分的地區。1928年,美國已經有5萬人次乘坐飛機出行。一年之后的1929年,這一人數則上升到了17萬。此后一直到二戰時期,航空業并沒有受到大蕭條的沖擊而持續保持高速的增長。
新娛樂業
收音機和廣播行業的發展則是二十年代娛樂行業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一戰結束時,全美國僅有3家廣播電臺,而到了1923年則達到了500多家。相對于傳統的報紙媒體,在一個識字率還不高的國家,收音機顯然老少皆宜。
那時,私營廣播電臺為了盈利推出了各種花樣的節目,有小道消息和各種社會奇聞也有爵士樂和廣播劇,而吸引更多聽眾只是為了在廣播中插播各種商品的廣告??梢哉f,收音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讓人們了解了大千世界,同時也讓商家展開了更加立體化的營銷,從而創造出“品牌效應”進而為形成行業壟斷提供市場前提。
更為重要的是,從紙質媒體的嚴肅閱讀到廣播節目的泛娛樂化,美國主流社會曾經的清教徒式價值觀受到不斷地沖擊和解構,曾經的嚴謹和克制逐步松動,審慎至上的生活態度在巨大的信息浪潮之下在不斷發生偏移。后文中我們可以知道,當人們蜂擁去購買股票時,廣播的推波助瀾作用不可小覷。
電影則是娛樂業的另一個新寵。1922年之前,電影還都是黑白默片,主要是一些戰爭新聞紀錄片。1922年,第一部彩色電影《海的喪鐘》的上映為人們開啟了彩色的銀幕世界。到了1926年,華納兄弟出品的電影《唐璜》開始增加了電影配樂。1928年,當人們走進電影院的時候,已經可以看到有配音和背景音樂的長篇故事電影了。短短幾年間,電影行業從此前的新聞報道領域,逐漸成為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好萊塢由此成為名與利的代名詞。
回看繁榮
汽車行業的發展,催生了對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需求(公路等)。新興的制造業和娛樂業,給人們帶來生活巨變的同時也為股市提供了大量可交易的股票以及了解股票的渠道。城市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讓人們沉浸在對持續繁榮的幻想中。這一切,都與此后1929的崩盤有著直接的聯系。
而更為重要的,則是那些沒有享受到繁榮的行業和社會群體??梢哉f,高速經濟增長如同一臺高速的離心機,催生了新興行業的同時也甩出了傳統行業。咆哮的二十年代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那個時代,同時也留下了燈下的陰影。
(作者郝宴偉為山東大學(威海)商學院教師,經濟學博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