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堡中的女王(上)
何芊蔚
我請求上帝為你賜福祈禱,祈求他給予我耐心和寬慰,這也是我要向你念求的。
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投靠英格蘭的緣由,我將這枚信物附還給她的女王,提醒她曾承諾的友誼與幫助。
你深情的姐妹,
瑪麗”
1568年,蘇格蘭內部叛亂,蘇格蘭的瑪麗女王被囚禁利文湖城堡又設法逃脫。這封信寫于逃亡途中。她向大她9歲的英女王,也就是她的表姑母,伊麗莎白一世尋求庇護。
成王敗寇是歷史的規則,浪漫主義是屬于失敗者的輝煌。蘇格蘭瑪麗女王和英格蘭伊麗莎白一世,這一對為王位、為權勢,也為國家和宗教針鋒相對卻又惺惺相惜的女王,活著的時候相互算計,死后,卻被她們共同的繼承人并排埋葬在倫敦西敏寺,相隔僅數尺。
表面上看,瑪麗輸了。她投靠伊麗莎白,卻被監禁了十九年,伊麗莎白從未去見過她,最終像普通囚犯一樣,在倫敦塔被砍頭。然而蘇格蘭和英格蘭的紛爭并未隨著她們的離世而終結。蘇格蘭的天主教徒將瑪麗奉為烈士,幾百載的爭斗,也已如基因的印跡一般,深深刻入了兩個民族的骨髓之中。

林利斯哥宮
1542年12月8日,瑪麗·斯圖爾特誕生于蘇格蘭林利斯哥皇宮。僅僅六天以后,她的父親在并不遙遠的福克蘭宮殿抱憾病逝,未曾見過自己襁褓中的女兒。才六天大的瑪麗繼承王位。
476年后的今日,最新的好萊塢電影《蘇格蘭瑪麗女王》上映,后世的人們依舊在戲說著蘇格蘭這個傳奇女王。業界對這部電影的評論是,除了歷史事實的錯誤以外,毫無缺陷。但再豐盈的文字,再精湛的演技,在依舊矗立的城堡斷垣前,都顯得蒼白。
為了年幼女王的安全,出生七個月后,瑪麗被她的母親帶去了斯特林城堡看護。后來她又被送去法國,之后,再次回到林利斯哥宮殿。如今的林利斯哥宮在1746年被燒毀以后,未曾重建過。隨著最后一位斯圖爾特王子在第二次詹姆士黨起義后的失利,這座曾是數位斯圖爾特君王不斷修建而成的豪華宮殿,被它的家族和歷史遺棄了。如今,你只能踩在長有苔蘚的龐大紅磚上,想象它當年的宏偉。

林利斯哥宮呈長方形,四周足有五層的龐大建筑,既是城墻,也含大大小小的門廳、臥室、廚房等。它們圍繞著中央一個巨大的庭院,庭院正中心,坐著一尊高大、花紋繁復的噴泉。據說,這尊噴泉曾經流出的是涓涓紅酒。連瑪麗女王的母親,來自法國的公主吉斯的瑪麗(Mary of Guise),都稱贊這座宮殿的豪華堪比法國皇宮。1745年,查理王子領導著詹姆士黨起義者來到這里,終結了噴泉流出紅酒的歷史,也終結了城堡最后的輝煌。
林利斯哥宮帶有獨特的氣味,仿佛是紅酒、雨水、血液與淚水混合后的味道。昔日的皇宮,如今已失去遮風擋雨的屋頂,沒有家具甚至門窗,遠遠看去,更像是一個監獄,而非宮殿。今天的林利斯哥,不再是軍事重地,也不再是王室的居所,只是蘇格蘭南方一座安逸的小鎮。
站在宮殿西北角的瞭望臺上,能看到藍色的平靜湖水。湖邊零星的村莊,映襯著天邊白雪皚皚的群山,湖中天鵝們安逸地游動著。在林利斯哥還有一個傳說,據說瑪麗女王的祖母瑪格麗特·都鐸(也就是嫁給蘇格蘭詹姆四世的,名聲斐然的國王亨利八世的女兒),曾在宮殿西北角的塔樓上,焦灼地等待奔赴弗洛登戰役的夫君。而她的夫君再也沒能回來。

斯特林城堡
1543年,年僅一歲的瑪麗在斯特林城堡被戴上皇冠。她絕對不會預想到,二十四年后,她同樣年僅一歲的兒子,會因為她被迫簽署的退位條約,在同樣的地方被封為蘇格蘭國王。這對母子最后一次見面時,詹姆士六世僅十個月。此后的一生,他都疑心深重,因為親生母親為了自己一條活路,將他拱手送敵。而母親則卻認為他背叛了血親,為了王位,投靠了將自己關押并賜死的宿敵。

斯特林城堡是蘇格蘭的真正王座,威廉·華萊士曾從英格蘭人手中奪回城堡。1314年,羅伯特·布魯斯在這里成為蘇格蘭國王。在被送往法國之前,幼小的瑪麗女王也一直住在斯特林城堡。經過幾番修建,斯特林城堡重新對公眾開放,里面盡可能還原了蘇格蘭王室住在這里時的風貌。與愛丁堡城堡一樣,這座城堡建造在斯特林城的制高點,三面懸崖,只由城堡面前的一條主街與下面的城鎮相連,從外表上看,它與愛丁堡城堡幾乎一樣。不同的是,站在城堡上,看到的不是熙熙攘攘的城市,蜿蜒擁擠的街道,而是黃綠交錯的田野。不遠處是高聳的華萊士紀念碑,更遠方,則是蘇格蘭高地斷層處延綿的山脈。
好幾年來,我多次經過斯特林。最近一次,是蘇格蘭低地初雪的冬日。城堡的山腰上,我發現一片古樸的墓園,墓園的崖邊,竟是眺望城堡的最佳位置。寒風瑟瑟中,城堡與背景中的雪山相映成章,一塊墓碑頂端,一只紅白相間的知更鳥抖了抖羽毛,變作一個舒適的小球。天空飄著細雪,墓園里獨特的氛圍使這一幕充滿了靈性,歷史的靈魂仿佛在雪中飄蕩。

福克蘭宮
自幼在法國宮廷備受寵愛的瑪麗,驕縱又不拘一格。雖然生性“嬌氣”,但這位女王回到蘇格蘭繼承王位后,幾乎游歷了蘇格蘭低地和東北地區的每一寸土地。這些地方現存的蘇格蘭城堡中,絕大部分都可以在介紹中寫上一筆“瑪麗女王曾經來過”。傳說,她酷愛騎馬,且不穿女裝側騎,而是像男人一樣穿褲裝騎馬打網球,英姿颯爽,在當時實屬罕見。而在遍布蘇格蘭的城堡宮殿中,瑪麗女王可能獨獨偏愛福克蘭宮。

現在的福克蘭是個很小的鎮子,沒有火車到達。只有先乘一輛去圣安德魯斯的大巴,再轉一路公交,才能抵達這里。公交一小時一班。
除了蘇格蘭當地人,很少有大批游客來這里。在參觀宮殿時,我問一頭白發的講解員先生,“聽說瑪麗女王在位的時候很喜歡來這兒,有什么特殊原因嗎?”他半開玩笑地問我,“你是坐公交來的還是開車來的?如果你是公交來的,你就應該知道。都二十一世紀了,這兒還這么難以抵達,瑪麗女王住在這里,就可以享受她的清凈啦!”
這的確是理由之一。作為天主教徒的瑪麗女王回到愛丁堡后,整天被新教徒盯著找茬兒。有時候躲起來,便是最好的選擇。
自十五世紀起,福克蘭宮就作為蘇格蘭王室行宮使用。因為在當時圍繞福克蘭宮的大片森林里還布滿王室喜愛的獵物,比如野豬。擅長騎馬和狩獵的瑪麗女王,自然十分喜歡。如今雖然森林里的野豬早已不見,福克蘭宮依然是夏日一個完美的去處。它的花園被精心打理過,各種鮮花繁盛嬌艷,晴朗的天氣里幾棵巨大的橡樹為人提供了愜意的樹蔭。而沿著花園的小溪流散步,還能找到一片蘋果園。雖然夏日的蘋果還未成熟,那沁人心脾的清香就如蘇格蘭夏日微涼的風。若你有足夠的時間,還可以遠足深入福克蘭的森林,去看一看溪流和瀑布、古樹和羊群。

福克蘭宮至今仍屬英國王室。它那世界最古老的網球場備受王室成員喜愛。十九世紀末,第三世比特侯爵接手福克蘭成為宮殿管理員。他和他的后代傾盡所能,修繕了這座宮殿。1952年,英國國家信托接管了宮殿,并找回了流失在文物市場的當年為詹姆士六世打造的床,修復了禮拜堂,還在城堡東廂還原了女王和國王的房間。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一襲以瑪麗女王的真實身材打造的華麗裙子。我在每一張古董椅子上都發現干枯的冬青葉子,它們和古樸的家具十分相襯,后來我意識到,這是防止游客隨意坐下的可愛方式。工作人員對自己的修繕工作感到很驕傲。在那張被找回的床上,我發現了一個拿著鑰匙的樂高小玩偶,當我向講解員指出的時候,他笑著說,這就是我們的宮殿管理員呀。

司各特曾說過,“遺址應當被保護,而不是被修復。”因為修復了,歷史的痕跡便會跟著被修改。可是我們應該記得什么,又當忘卻什么?如果福克蘭宮還是一片瘡痍,我們在今日又怎能體會瑪麗女王當年對這里的喜愛?那可能是她悲劇人生中最為光輝的日子。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