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國優質牧草種質資源完成首次太空艙外暴露實驗
郁瓊源/新華社
字號

圖為神舟十七號飛船帶回的中天系列苜蓿和燕麥等種質材料。 中國農業科學院 圖
記者7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了解到,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抗逆牧草育種與利用創新團隊日前順利取回中天系列苜蓿和燕麥等5份種質材料。這些材料已在中國空間站空間輻射生物學暴露裝置上經歷了11個月艙外輻射,近日由神舟十七號飛船帶回地球。
接下來,科研人員將以這批種子為研究對象開展地面選育實驗,聚焦提高產量、提升品質和增強抗性,培育優良牧草新品種,為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蘭州牧藥所在航天育種領域具有多年工作經驗,已成功培育出“中天1號”“中天2號”“中天3號”三個國家苜蓿新品種和“中天4號”省級燕麥新品種,這些品種已在生產中廣泛推廣應用。
據悉,航天育種能夠提供原創、安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育種材料和種質基因源。在太空,高真空、微重力和空間射線三者共同作用,使得種子的遺傳基因發生變異,通過航天誘變,有機會獲得罕見的、具有突破性的優異新種質。
責任編輯:王卉
圖片編輯:樂浴峰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