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4月新勢力銷量:小米汽車先聲奪人,理想汽車“扳回一城”丨K·Data

“價格戰”奏效,理想汽車趁勢趕超“問題”問界。雷軍直言造車“同質化”,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還是“暗度陳倉”?
5月1日,造車新勢力們都沒來得及休息,陸續公布各自4月份“戰績”。
只不過4月一位“超級明星”的加入,讓新勢力銷量榜單風云突變——雷軍治下的小米汽車首月交付就超過7000輛,讓哪吒汽車、小鵬汽車和蔚來感到壓力。

另一方面,榜首之爭也再生懸念,連續一個季度被壓制,理想汽車降價求量,效果立竿見影,而陷入“追尾門”的問界汽車,還能否在華為“力挺”下,緩過來,可能還需要繼續觀察。
那么,一直在著重宣傳自家智駕水平的各中國造車新勢力們,在4月銷量表現又是如何呢?
1、理想、問界降價御“敵”,結果大不同
剛剛過去的4月,不僅有引人關注的第18屆北京車展,還有持續的汽車“價格戰”。

據《汽車K線》不完全統計,4月約40個汽車品牌官宣優惠、補貼或降價。尤其是4月21日特斯拉中國宣布下調全系車型售價1.4萬元,將本輪“價格戰”推向高潮。
在特斯拉降價之后,首先做出回應的是理想汽車。4月22日,除剛剛上市的理想L6外,理想汽車其余車型降價1.8萬~3萬元不等。
就在理想汽車降價前一天,上市72小時的理想L6累計訂單突破1萬輛。

在理想MEGA銷量明顯低于預期的情況下,將理想品牌購車門檻下探到不足25萬的理想L6,或許是理想汽車重新與問界博弈的籌碼。
此外,理想汽車內部4月初開始的組織架構調整已基本完成,多部門合并后的“產品與戰略群組”,意在弱化供應鏈和商業銷售職能,強調產品決策與品牌戰略。但本次調整之后,能否如李想本人所愿,“更加聚焦用戶價值和經營效率的提升”,相信時間很快就會給出答案。
不過,被華為問界牢牢壓制整整一個季度的理想汽車,在4月終于打了一場“翻身仗”。理想汽車4月交付25787輛,同比微增0.41%,時隔4個月,終以700輛的優勢超越問界,重返造車新勢力交付量榜首。

交付量公布后,理想汽車港股、美股均收獲積極的市場反饋。其中,港股股價自5月2日至6日,累計漲幅12.75%,報收117.8港元/股。
理想汽車美股則從5月1日開始,4個交易日累計上漲11.16%,收于29.2美元/股。其中,5月2日單日漲幅達到9.98%。
不過相較3月份,理想汽車4月交付量卻環比下降11.03%。
與理想汽車有著相同遭遇的,正是本月淪為榜單第二的問界,其環比降幅更是達到20.93%,比3月交付量縮水超6600輛。這還是4月1日問界M7直降2萬元之后取得的成績。
或許正因如此,已連續6個月按時披露問界交付數據的“AITO汽車”,這一次干脆選擇“保持沉默”。

「圖片來源:鴻蒙智行微信公眾號」
讓外界只能通過華為“鴻蒙智行”公布4月全系交付汽車29632輛,減去智界S7交付數據4546輛之后,間接得出問界品牌交付量為25086輛。
值得注意的是,鴻蒙智行在5月1日的公告中依舊延續了“蟬聯中國新勢力品牌月銷量冠軍”的口吻。
似乎華為方面有意將已集合了問界、智界和享界的生態聯盟打造成為“鴻蒙智行”品牌。
至于問界4月交付量同比情況,雖去年4月“AITO汽車”并未公布具體數據,但根據賽力斯集團公布4月產銷快報,包含問界的賽力斯汽車月銷24878輛,同比增長742.47%。

「圖片來源:賽力斯2024年4月產銷快報」
此外,4月26日華為問界M7遭遇“追尾門”,引發輿論關注。問界官方直到5月6日才遲遲針對其中的技術問題做出說明,也令人心生疑慮。
此前,廣汽傳祺主力車型GS4也曾因車輛撞擊解體引發消費者擔憂,最終導致品牌銷量業績受到極大影響。那么,此次華為將如何處理這次“危機”,也將決定問界品牌的未來發展。
2、蔚來終見希望,零跑新品能否助其早日盈利?
相比理想汽車與問界雙雙遭遇兩位數的交付量環比下滑,4月份實現同比三位數、環比兩位數增長的蔚來,成績難得。
憑借全月交付15620輛,同環比分別增長134.6%和31.64%的表現,蔚來2024年第二次進入榜單TOP 3。
4月對于蔚來而言,除了交付量回升,其充換電網絡迎來極越、上汽通用、深藍汽車以及路特斯等多位合作伙伴的加入,或許更令蔚來創始人李斌感到興奮。

這也使他能在北京車展期間,面對眾多媒體侃侃而談:隨著越來越多品牌加入蔚來換電網絡,會逐漸形成“共享網絡”與“專享網絡”,以保證蔚來用戶的權益。
而4月在交付量排名中與蔚來互換位置的零跑汽車,表現依舊穩定,交付量同比增長71.96%、環比增長3.01%,達到15005輛。
與此同時,零跑汽車成為4月榜單中唯一一家仍能保持累計同比三位數增長的新勢力,達到151.7%,并繼續以超2700輛的優勢在年累計交付量方面領先于蔚來。

零跑汽車在北京車展期間推出的C16,預售價定在20萬元以內。這樣一款在消費者看來具有高性價比的車型,24小時預訂接近1.2萬輛。
至于這款產品能否推動零跑汽車銷量更進一步,并在已完成毛利率、現金流轉正的基礎上加快凈利潤轉正,最終的定價或極為關鍵。
排名第5、6位的小鵬汽車與哪吒汽車,兩者4月交付量差距不足400輛,分別為9393輛和9017輛。
《汽車K線》曾提到,這兩家新勢力正積極拓展海外市場。4月初,近千輛小鵬G9裝船發往德國,出口總值超人民幣5億元。

「圖片來源:小鵬汽車公告」
此外,4月17日,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簽訂電子電氣架構技術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不論是小鵬汽車公開的信息,還是北京車展首日的大眾汽車品牌發布會,雙方都提到聯合開發的電子電氣架構將從2026年起應用在基于CMP平臺的大眾品牌電動車型上。
而哪吒汽車在中南美洲市場繼哥斯達黎加、巴西等國之后,成功進入厄瓜多爾市場。除此之外,哪吒汽車位于印尼的工廠,4月22日迎來首車下線。
另值得一提的是,與理想汽車相似,蔚來、零跑汽車、小鵬汽車三家在公布4月交付成績后,各自股價均迎來較大幅度增長。
3、小米SU7成“頂流”,雷軍抨擊造車“同質化”
新勢力奮力拼殺,4月份卻都抵不過雷軍帶來的“潑天流量”。

北京車展,小米汽車展臺累計接待觀眾超15萬人次。在這期間,雷軍更是不惜“得罪人”,他在輾轉北京西部出席中關村論壇時直言,“我認為車圈的‘卷’是在同質化‘卷’,我走訪完以后挺絕望的,這哪是在做產品,就是在靠‘蒙’!”
雷軍雖為車圈的后來者,也在“致敬”保時捷,卻一語道破目前中國汽車市場,尤其是新能源市場現狀,大有不甘只做攪局者而要做主導者的架勢。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同質化”是車企在當前大環境下,向市場、向利潤妥協的相對簡單有效的一種手段。

「圖片來源:小米汽車」
這似乎也就能解釋為何小米SU7會迅速躥紅。與“同質化”不沾邊的小米SU7,自4月3日首次交付以來,4月實現交付7058輛,雖暫列新勢力交付量排名最后一位,但與小鵬汽車、哪吒汽車的差距僅2000輛左右。
自北京車展開幕至發稿前的5月6日,小米集團股價從16.6港元/股一路漲至18.1港元/股,7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8.47%。
接下來,蔚來汽車、零跑汽車、小鵬汽車、哪吒汽車這四家地位如何變動,就要看小米汽車工廠的工人臉色了。按照雷軍10萬輛目標,2024年小米汽車單月產能可能會達到2萬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