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4中國移動互聯網春季大報告:用戶規模達12.32億
導語: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3月中國移動互聯網活躍用戶規模達到12.32億,同比增長超2,000萬;同時,微信、支付寶、百度、抖音平臺小程序流量分別達到9.45億、6.48億、3.89億、2.32億,對中長尾APP和線下商家來說,形成了強大的“流量池”效應。
用戶行為畫像上看,粘性仍在持續增長,2024年3月,移動互聯網全網用戶使用總時長達到2039.6億小時,同比增長了116億小時,這背后,移動視頻、移動社交、移動購物三大行業繼續吸引流量,增長貢獻率分別為46.7%、21.8%、10.7%。同時,從人均月度時長來看,已經達到了165.6小時,同比增長了6.6小時。
千萬別小看這個數據規模,在大數據、AI這條路上,這是無窮的“寶藏”,背后與消費增長、產業發展息息相關,比如:2024年3月中高消費意愿的用戶增長明顯,占比突破75%,成為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量的主要構成;同時,女性、00后、銀發及新中產群體持續增長,對手機銀行、本地生活、有聲聽書以及AIGC的使用帶來了巨大增量……
實際上,過去五年,數字經濟動能強勁釋放,截止到2023年,國內5G基站數量突破337.7萬個,5G電話用戶規模突破8.05億,2024年1-3月,激活設備數TOP10的國產機型均為5G手機,其中,OPPO Reno11、vivo S18、vivo X100位居前三,激活數量分別達到451.1萬臺、354.5萬臺、318.9萬臺;同時,手機換機決策因素中,5G也成為重要依據,3月份,典型國產手機換機去向TOP5均為5G手機。
數字產業化的典型代表是AIGC,截止到2024年3月,AIGC APP行業用戶已經突破7380萬,同比增長了8倍,其中,抖音旗下的豆包、百度旗下的文心一言以及天工、訊飛星火、Kimi智能助手月活躍用戶分別為2328.2萬、1466.1萬、966.1萬、620.4萬、589.7萬 。
同時,各家APP中應用自有大模型的AIGC模塊也紛紛上線,網易有道詞典“小P”、知乎“知海圖”、攜程的“攜程問道”、美圖秀秀的“美圖AI”等。此外,小程序也成為各個AI企業的流量入口,Kimi微信小程序月活躍用戶已經突破91.1萬。
產業數字化方面典型代表是智能電視、智能汽車,構成了智能手機屏之外,另兩塊大屏。從當前智能電視終端、智能汽車APP月活躍量折射出來的“客廳大屏”、“汽車智慧屏”流量價值已經顯現。
智能電視終端月活用戶規模在1、2月份分別突破3億、3.1億,3月份同比依舊增長了10.3%;智能汽車APP月活用戶規模持續高速增長,3月份,比亞迪王朝、上汽大眾、吉利汽車、比亞迪海洋分別達到646萬、615萬、503萬、487萬。
另外,2024年3月,汽車行業OTA升級項較上月顯著上升,達534項,其中6成以上由新勢力品牌貢獻,經由這種方式,車企的“私域建設”越來越明顯。
具體怎么玩?不妨看報告吧。


一、數字經濟成為國內經濟增長新動力
1、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快速、成效顯著,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數字經濟增速連續多年顯著高于GDP增速,持續發揮經濟“穩定器”及“加速器”作用

2、當前,我國數字經濟已邁入全面擴張期,通過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賦能百業數字化轉型,帶動數字經濟產業鏈上下游形成雁陣式發展格局,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助力更多創造動力

3、數字基礎設施持續建設,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石
3.1 2019年起5G基站數量、5G移動電話用戶規模均不斷上升;2023年,5G移動電話用戶規模8.05億,占移動電話用戶4成以上

3.2 5G用戶規模不斷上升背景下,各國產手機廠商紛紛重點發展5G機型;2024年Q1國產手機激活設備數量TOP10機型均支持5G

3.3 手機用戶置換新機時,新設備是否支持5G成為購買決策的重要考量;2024年3月,國產手機典型機型去向占比TOP5機型中,均為5G機型

4、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齊頭并進,推進數字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進入發展新藍海
4.1 作為數字經濟中至關重要的兩個概念,產業數字化為數字產業化提供基礎和支撐,是數字產業化的重要前提和推動力

4.2 【數字的產業化-AIGC】從市場表現來看,用戶對AIGC抱以極大熱情,相關獨立APP的需求持續增長,AIGC APP行業用戶規模同比增長8倍以上

4.3 2023年1月至今,已上線眾多AIGC APP,且快速迎來大規模增長,其中抖音集團旗下的豆包APP,百度旗下的文心一言APP均已突破千萬用戶規模

4.4 除獨立APP外,自帶社交流量的小程序端也成為AI企業重要流量入口,與APP形成全景流量結構

4.5 除了AIGC純應用外,各行業頭部廠商開始在旗下APP插入AIGC應用插件

4.6 【數字的產業化-云服務】政務、金融、教育等業務成為互聯網頭部企業重點toB業務

4.7 互聯網頭部企業旗下云業務模塊依托自身強大的平臺、連接能力,提供政務類服務能力,助力數字政府與未來城市建設

4.8 【產業的數字化-OTA】2024年3月,汽車行業OTA升級項較上月顯著上升,達534項,其中6成以上由新勢力品牌貢獻

4.9 新勢力品牌全方位升級智能座艙,超千萬車主預計通過OTA升級獲益

4.10 汽車品牌通過公眾號、微博號等自身私域將OTA相關信息觸達至用戶

4.11 2024年3月新勢力品牌理想汽車OTA升級主要集中于智能車機、艙內外功能;優化相關功能不斷提升用戶駕乘體驗

4.12 【產業的數字化-消費品牌】互聯網廣告市場2024Q1同比增長,品牌主保持線上投放基本盤

4.13 細分場景投放突出,消費品類受春節、旅游等因素影響增長情況不同

4.14 品牌主持續優化投放渠道,布局重點媒介,提升轉化效率

4.15 泛娛樂內容不斷通過內容媒體滲透,且垂類內容價值不斷凸顯

4.16 品牌私域渠道持續布局,獲客成本提升

4.17 營銷投資增長,品牌私域獲得一定成效

5、全網APP應用流量陷入增長常態化收窄,流量渠道進入全景化、生態化、多屏化進程5.1 移動互聯網流量仍在穩步提升中,活躍用戶增速收窄,用戶增量較以往有所下降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3月中國移動互聯網活躍用戶規模達到12.32億,同比增量超2,000萬。

5.2 全景化:各平臺紛紛在小程序領域展開布局,均實現了數億級別的流量積累,從而促進了移動互聯網全面流量結構的全景化

5.3 生態化:內容平臺以APP為基礎,憑借KOL對互聯網用戶進一步滲透,部分內容平臺KOL活躍用戶規模同比增速高于APP

5.4 多屏化:智能電視終端、智能汽車APP流量增長,客廳大屏、汽車智慧屏流量價值進一步體現

5.5 中游渠道端的泛化刺激移動互聯網用戶粘性的增長,用戶使用時長和使用次數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5.6 移動視頻、移動社交行業占據近6成的移動互聯網用戶時長,其中移動視頻行業時長占比進一步增長,用戶注意力持續向移動視頻聚集

5.7 移動互聯網總時長增量中,主要來自移動視頻、移動社交、移動購物等行業的時長貢獻,其中移動視頻行業貢獻近半數的時長增量

5.8 智能設備APP行業使用總時長同比增速接近30%,超過其他行業;金融理財APP行業時長增速位列第二位

5.9 抖音系APP成為移動視頻APP行業時長增長的重要來源;短劇的爆火刺激短劇APP時長的增長,進而成為移動視頻行業時長增量的新鮮血液

5.10 微信與小紅書共同成為推動移動社交APP行業使用時長增長的主要動力

6、典型分層人群汲取流量,帶動各行業用戶規模增加
6.1 移動互聯網人群中女性用戶增長,增量貢獻超過男性;年齡方面30歲以下的年輕用戶增量過千萬,構成了全網增長的重要部分,而50歲以上的銀發人群對增量的貢獻超過了其他年齡段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3月中高消費意愿的用戶增長明顯,成為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量的主要構成。

6.2 結合各畫像指標,女性、00后、銀發以及新中產人群成為移動互聯網增量的重要貢獻人群

6.3 女性、00后以及銀發人群對移動互聯網的使用粘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強;新中產群體,加強了在網絡上短時間間隔但長時間持續的使用習慣

6.4 女性人群的增量多來自手機銀行、本地生活等行業,同比增量均在3千萬以上;支付結算行業成為00后人群增量的重要來源

6.5 銀發人群對終端天氣、手機銀行、支付結算以及有聲聽書的使用增量,均在千萬以上;新興技術吸引新中產人群,AIGC APP行業為新中產人群貢獻近3千萬的增量

6.6 女性人群傾向于關注美妝和母嬰領域的KOL以獲取相關建議和信息; 00后人群通過顏值類KOL了解時尚審美等信息,借助房產家居類KOL獲取相關信息

6.7 銀發人群偏好時政資訊、影視娛樂類KOL,關注社會熱點,追求娛樂休閑,對成熟內容有較高接受度;新中產人群追求職業發展和生活質量提升,借助企業、美妝類KOL獲取相關專業知識

7、營銷不斷進化,聚焦核心人群、看重情緒價值、借助AI提效
7.1 Q1品牌重點營銷節點投入在新年及春日營銷季,品牌內容聲量居高

7.2 【聚焦核心人群】品牌營銷瞄準核心人群,聚合營銷勢能
如餓了么針對打工人進行營銷“轟炸”,用打工人偏愛的續命奶茶/咖啡“治愈”打工人,營銷主題融合打工人流行梗,擊中打工人的情緒,從而順勢而為,提升餓了么在其核心群體中的影響力和覆蓋度。

7.3 餓了么用戶流量波峰也與打工人的活動周期相契合,下半周日度活躍用戶規模規律性上升
且分渠道來看,2022年末起,小程序成為餓了么用戶重點青睞的渠道。

7.4 【人群深度對話】從表層的品牌營銷到深度的人文關懷
2024年3月8日,是中國首次公開紀念國際婦女節 100 周年,各品牌深入洞察女性群體,從不同方面展示女性風采、為女性公益出力,展現品牌對用戶情緒滿足、精神關懷的重視。

7.5 從城市營銷走向農村營銷;人們對田野生活和鄉土的向往,推動《種地吧》綜藝的火熱,品牌也發現了新的營銷土壤,走進農村,圍繞普通人、樸素生活展開,引發用戶共鳴

7.6 【借勢熱點IP營銷】電視劇《繁花》爆火,成為現象級IP;吸引超40個品牌合作,同時其持續的熱度帶來同款美食、穿搭、地點等具有上海腔調的打卡內容,也為其他IP的價值挖掘帶來新思路

7.7 【花樣AIGC玩法】數字人應用始于電商,向千行百業發展,與文旅領域融合成為創新應用焦點
數字人形態也從基礎的智能客服向打造人格化交互性的虛擬主播轉變,甚至以真人IP為原型打造“數字分身”,對IP資源進一步開發。

7.8 另外,助力內容生產、改善用戶體驗也成為AIGC的重要商業化應用方向

二、2024年Q1中國移動互聯網典型行業洞察

1、泛娛樂領域
1.1 用戶在泛娛樂多場景流量及粘性表現穩步提升,其中,有聲聽書行業增長亮眼

1.2 頭部聚集效應仍在加深,抖音、快手APP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均在提升

1.3 主APP之外,抖音、快手嘗試精品內容獨立運營模式,典型應用流量表現突出
抖音精選APP是抖音旗下中長視頻版本,喜番短劇為快手上線的一款獨立短劇APP, 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2024年3月,抖音精選APP月活躍用戶規模達753.1萬;喜番短劇APP春節期間流量增長顯著,春節周活躍用戶規模突破150萬。

1.4 短劇類APP發展迅猛,紅果免費短劇、星芽免費短劇躋身在線視頻TOP10行列

1.5 短劇受到更多三線及以下城市、30-50歲中青年用戶的青睞,該群體擁有著相對不錯的線上消費能力

1.6 短劇用戶對于數字閱讀表現出較強偏好,頭部短劇用戶在在線閱讀、有聲聽書行業活躍規模均超2,000萬,活躍滲透率TGI分別高達200.7、365.8

1.7 數字閱讀賽道保持火熱狀態,多款APP實現流量大幅提升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3月,番茄免費小說、七貓免費小說及番茄暢聽APP活躍用戶規模增長顯著,同比增長率分別達到37.1%、28.4%和63.3%。

1.8 在線閱讀平臺與視頻平臺強化合作,文學作品IP價值通過影視化得到放大,觸及更廣泛受眾,同時為視頻平臺帶來優質IP內容資源,實現共贏

1.9 頭部音樂平臺流量趨穩,但用戶粘性有所下滑
QuestMobile數據顯示,酷狗音樂、QQ音樂、網易云音樂及酷我音樂APP月活躍用戶規模均在億級以上,流量趨穩,同時,用戶粘性面臨挑戰,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2、泛生活領域
2.1 泛生活領域主要包括本地消費、學習、求職及工作場景

2.2 本地消費場景
Ⅰ. 在多方圍剿之下,本地生活龍頭平臺美團、大眾點評用戶規模仍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Ⅱ. 內容平臺入場,到店業務競爭加劇,抖音、快手、小紅書在本地生活領域的打法逐漸成熟,受眾也開始習慣內容種草+線下消費的模式

Ⅲ. 美團面對本地生活賽道中新涌現的強勁對手,積極調整應對策略,加碼直播與特價活動,同時抓住供給端豐富的核心優勢,持續吸引商家入駐

Ⅳ. 春節期間外賣需求不減,各平臺紛紛推出騎手補貼以保證運力,餓了么、美團外賣多平臺流量同比增長

Ⅴ. 即時零售仍是“焦點戰”,互聯網巨頭均在加碼布局,從場景滲透、品類創新、配送效率等多方面開啟競爭追逐

Ⅵ. 餐飲品牌以微信小程序作為主要的線上點單渠道,TOP10品牌流量均保持快速增長;APP端則承擔更多功能,品牌通過會員積分活動留存私域用戶

Ⅶ. 2024年春節檔票房成績斐然,四部“10億票房俱樂部”影片為春節檔票房起到顯著拉升作用,上映首日,主要購票平臺流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Ⅷ. 抖音成春節檔電影宣發主陣地,官方抖音賬號高頻營業,大大提升電影短時間內的曝光度,同時結合直播、綜藝等方式邀請電影主創團隊講述幕后故事,多維度加熱話題
QuestMobile數據顯示,貓眼電影抖音小程序2024年2月的月活躍用戶規模達381.4萬,環比增長725.1%。

Ⅸ. 同時,電影相關熱點話題也在微博平臺上引起用戶熱烈討論,基于熱搜榜單達到全網發酵,助力電影快速出圈

2.3 學習場景
Ⅰ. 在線教育市場供給正在多元化,語言類學習、職業教育、大學學習輔助平臺流量保持較高增長

Ⅱ. 畢業人數增多,學歷升級趨勢顯著,加劇就業市場競爭,考公考研及職業技能提升需求愈發旺盛

Ⅲ. AI大模型落地在線教育,各企業的自研教育大模型陸續發布,并逐步落地應用,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分析與指導、引導陪伴式學習、知識整合

2.4 求職場景
Ⅰ. 春招市場熱度持續升溫,回歸傳統“金三銀四”現象,招聘投遞供需雙端齊發力,多個招聘平臺流量增長迅速

Ⅱ. 一線城市仍是求職者聚集重地,除此之外,人才也積極奔赴川渝地區、長三角地區經濟實力雄厚的城市

Ⅲ. 在AI大模型席卷各行各業的環境下,招聘平臺也加入大模型開發行列,通過更智能、更自動化的方式提高人崗的匹配效率

2.5 辦公場景
Ⅰ. 隨著辦公工具的功能不斷升級,以及就業市場的穩步增長,對在線辦公平臺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多個細分市場流量增長

Ⅱ. 企業微信、WPS Office等多個APP流量同比增長顯著;電子文檔應用以小程序作為主要渠道,方便用戶共享編輯

Ⅲ. AI正在成為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的重要工具,推動傳統辦公軟件從輔助工具升級為生產力工具,金山辦公、釘釘、網易等頭部企業C端產品已較為成熟

3、旅游&出行領域
3.1 旅游市場依然保持火爆,尤其遠途出行相關行業流量增長突出,帶動酒店服務等行業流量也快速提升

3.2 出境需求也在大幅提升,相關應用流量出現明顯增長

3.3 在線旅游行業流量地域分布以沿海省份居多,河南、四川在內地較為突出,西部地區新疆流量占比顯著
3.4 媒體、網友的快速傳播帶動社會熱點在全國各地的不斷涌現,促進了當地旅游市場發展,并呈現明顯的季節性地域特征

3.5 旅游平臺通過擴展私域渠道獲取流量的同時,抖音、小紅書等內容平臺也成為激發人們旅游需求的重要渠道

3.6 各大博物館、景區和主題樂園依然是人們旅游熱點,主要景點平臺流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QuestMobile數據顯示,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微信小程序在2023年12月迎來爆發式增長,達到千萬級別流量,很大程度受“瘋狂動物城”主題園區開幕影響,這是全球首個以“瘋狂動物城”為主題的園區。

3.7 旅游市場的持續火爆帶動酒店需求的不斷提升,出境游人數的增長也促進愛彼迎等國外住宿預訂平臺流量的增長;酒店通過數字化、智能化運營也在不斷提升人們的住宿體驗

3.8 航空出行相關平臺流量呈現不同程度增長,主要航空公司幾乎一半的流量來自小程序平臺,即點即用的功能模式更能滿足人們臨時性需求

3.9 鐵路出行用戶市場面也在不斷擴大,中低消費人群占比有所增長;外出人群對于運動、美食、分享等興趣的偏好助推旅游市場的火爆

3.10 城市公交系統的數字化發展,尤其熱門旅游城市的線上公交服務建設為外地游客的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也進一步提升了人們旅游出行體驗

3.11 用車服務平臺流量來源呈現多元化態勢,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在網約車市場也有明顯體現,車主端用戶對充電應用的使用需求呈大幅增長

4、購物消費篇
4.1 移動購物平臺迭代升級產品和服務為用戶提供良好的購物體驗,促進平臺流量增長,其中綜合電商和閑置交易等細分行業對其增長貢獻相對較高
QuestMobile數據顯示,3月移動購物APP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同比增長5.7%,達10.73億。

QuestMobile數據顯示,淘寶、京東、閑魚APP為移動購物行業流量的增長貢獻較高,超50%。

4.2 內容種草的決策方式培養了用戶對電商平臺直播的持續熱情,進而有效提升了用戶粘性

4.3 綜合電商TOP10 APP頭部效應日益凸顯,移動購物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QuestMobile數據顯示,TOP10 APP 月活躍用戶規模普遍實現增長,其中阿里巴巴、得物(毒)、京東APP同比增長率較高。

4.4 春節前用戶購置年貨需求激增,電商平臺通過年貨節促銷活動刺激消費;3月,借助38婦女節和315家電節等節日促銷,平臺流量持續提升
QuestMobile數據顯示,京東作為央視春晚獨家互動合作平臺,除夕當天流量達1.51億,同比去年除夕流量增長105.4%。

4.5 典型短視頻平臺不斷強化其電商功能,與傳統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重合用戶規模同比增長4.7%,達8.67億

4.6 循環經濟的發展和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加之“二手更具性價比”理念催生下,促使90、00后年輕女性用戶在閑置交易行業比例提升
QuestMobile數據顯示,閑置交易APP行業用戶主要的興趣偏好為觀看達人、短視頻及時尚內容,愛聽音樂,樂于分享,互聯網娛樂、社交屬性較強。

4.7 閑置交易流量集中頭部應用,以閑魚和轉轉為主的平臺占據市場97.6%份額;此外,隨著閑置交易行業規模的擴大,兩大平臺重合用戶規模同比增長

4.8 數字經濟時代,金融機構全面數字化升級,疊加大模型在金融領域廣泛應用,金融移動端活躍用戶規模接近10億

4.9 金融移動端用戶男女分布均衡,30歲以下用戶占比超35%,三線及以上城市持續滲透,用戶普遍具有高消費意愿及高消費能力
QuestMobile數據顯示,51歲以上銀發群體搭上數字金融快車,3月活躍占比24.3%,同比增長0.5%。

4.10 細分行業方面,手機銀行、保險服務等行業活躍用戶規模同比增長較快,超10%;支付結算行業用戶使用時長占比最高,達63.4%

4.11 支付結算類應用因其便捷性、多功能性、安全性等方面受用戶青睞,多款應用流量同比增長

4.12 手機銀行TOP10 APP中月活躍用戶規模普遍同比增長,國有銀行占領六席

4.13 各大銀行通過開發生活服務APP或在手機銀行APP中增加本地服務功能,提升用戶的日常體驗和銀行服務的便利性,滲透逐步加深

4.14 3月各大銀行信用卡推出38節抽獎、聯名卡優惠及美食促銷等活動,有效激發了平臺用戶參與度,促進用戶規模普遍增長

5、汽車消費篇
5.1 線上汽車服務通過整合購買前咨詢、交易支持、使用維護等環節,形成了全面的汽車服務鏈,為用戶提供了便捷的汽車消費服務

5.2 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汽車保有量持續攀升,映射出市場的巨大潛力和增長前景

5.3 隨著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用戶對于汽車內容需求的提升,促進汽車資訊APP行業用戶規模增長;目前該行業市場集中度高,汽車之家、易車、懂車帝三大APP占據行業超九成流量

5.4 汽車品牌除注重在汽車資訊平臺投放廣告外,還加強在泛內容平臺建設,提升品牌形象贏取社交聲量

5.5 2月龍年春節,廣汽傳祺、AITO、嵐圖汽車等品牌抓住契機與央視春晚密切合作,融入全國家庭歡樂氛圍中,觸達各圈層人群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月廣汽傳祺APP、AITO APP、嵐圖汽車APP分別同比增長33.1%、227.0%、48.5%。

5.6 2月比亞迪率先打響“電比油低”的口號,長安、五菱等車企相繼加入價格戰,在泛內容平臺引發用戶關注與討論
QuestMobile數據顯示,典型新能源車企擴大廣告“攻勢”并深耕泛內容平臺,2月正式打響“價格戰”后,長安汽車、比亞迪官方KOL 35歲以下用戶增長,相比之下五菱汽車KOL 吸引更多24歲以下、41歲以上用戶。

5.7 小米汽車發布前在泛內容平臺“預熱”,顯著提升了在圈層人群中品牌曝光度和認知度

5.8 此外,3月28日小米正式發布旗下首款車型SU7引發市場熱議,同時帶動三大典型汽車資訊平臺在29日達到本月流量高峰

5.9 伴隨汽車智能網聯大力發展,作為車企官方自建的車主用車應用,流量普遍顯著增長

5.10 3月各大車企新車發布或產品迭代升級激發用戶預約試駕積極性,各大車企官方小程序流量普遍增長

5.11 新能源汽車市場購買主力軍集中在40歲以下,身處三線及以上城市的男性用戶,超過半數的用戶使用3000元以上的智能終端

5.12 車系銷量方面,Model Y以4.79萬輛位列銷量榜首,比亞迪打響“價格戰”和推出旗下多款新車,秦PLUS DM-i、驅逐艦05等車系占領七席,問界M7在新款車型帶動下銷量翻倍增長

5.13 隨著車主對于汽車養護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帶動平臺流量增長,競爭加劇

5.14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促進汽車后市場服務數字化升級,汽車加油類APP滲透普遍有所提升

5.15 充能市場頭部品牌格局較為穩固,特來電、順易充、星星充電樁使用滲透率較高,排名前三;此外,大部分品牌充電站及充電樁使用率均在10%以下,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

6、品牌消費篇
6.1 服飾行業
Ⅰ. 選取服飾行業代表性的男女服飾與運動鞋服品類進行研究,男女服飾品類在內容平臺的互動量整體高于運動鞋服,且兩者呈現周期性變動,季節交替期熱度呈現波峰

Ⅱ. 國貨品牌活躍于社媒平臺,逐漸占領用戶心智,推動國貨崛起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3月,安踏、海瀾之家分別占據運動鞋服與男女服飾品類下的內容互動量占比之首。

Ⅲ. 社交媒體對人們時尚審美的影響力愈發凸顯,消費者對于新潮穿搭的討論樂此不疲
春夏時節彰顯中國古典之美的“新中式” 、結合戶外元素的“城市運動風” 、彰顯春色的“薄荷曼波風” 等潮流穿搭興起。

Ⅳ. 新中式與薄荷曼波風穿搭受全網用戶關注度最高,此外24歲以下年輕用戶的喜好更“小眾”,走在時尚前沿,對丁達爾風、芭蕾風、無性別穿搭內容呈現高度偏好

Ⅴ. 新中式潮流推動小眾品牌進入消費者視野,電商平臺也通過專題性的新中式服飾推介吸引用戶


Ⅵ. 硬廣投放也是服飾品牌實現曝光的重要手段,運動鞋服品牌更注重通過持續的廣告投放增強品牌力,投放波峰集中在換季期;男女服飾品類投放資源則集中于電商大促期

Ⅶ. 服飾行業廣告主對投放效果訴求愈發凸顯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Q1相比去年同期,運動鞋服品類投放的效果廣告費用占比上升個9.2百分點,男女服飾品類投放的效果廣告費用占比上升2.2個百分點。

Ⅷ. 運動鞋服廣告投放集中在短視頻和即時通訊媒介,男女服飾品牌則對綜合電商媒介的依賴度更深


Ⅸ. 運動鞋服品類廣告投放點位集中在圖文信息流與短視頻信息流廣告,而男女服飾則集中投放搜索廣告,帶來高效的轉化效果

Ⅹ. 運動鞋服品類國際品牌投放力度更大,男女服飾品類中,國貨品牌投放更積極

Ⅺ. 官號運營正成為服飾行業的關鍵流量引擎,其中運動鞋服品牌對APP和小程序渠道的運營力度超過男女常規服飾品類

Ⅻ. 從私域用戶規模看,國貨品牌私域運營成效在同行中尤為突出

XIII. 服飾行業線上消費能力中等的用戶占比顯著增加,或對品牌定價策略有一定影響

XIV. 探索業務增長新途徑是行業共識,運動品牌正通過擴大地理覆蓋、細化目標人群、豐富產品線等多維度策略,全面增強市場競爭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