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田漢先生、“南國”和我

李歆
2018-12-12 13:20
來源:澎湃新聞
? 翻書黨 >
字號

2013年,在滬上一場“紀念田漢誕辰115周年學術研討會”上,作為一名戲劇研究的后學,我獲益匪淺,由此關注到田漢和南國社,并做了一些初步研究。會后參觀位于上海楊浦區的國歌紀念廣場和國歌展示館,有幸結識了田漢的長孫田鋼先生且留下合影。田漢先生,不僅是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詞作者,更是中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和領軍人。

田漢和上海的關系十分密切,尤其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他留日歸國,寓居上海,在滬創辦的《南國》期刊,率領的南國社及其戲劇運動,在中國話劇的發展進程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田漢可謂“南國”的靈魂,而南國時期則是他一生事業蓬勃的起步期。

我最早的工作,就是做了一份“田漢和南國社”研究的文獻綜述。田漢和南國社的相關研究,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起就不斷,近一二十年來成果尤其豐碩,涉及戲劇創作、戲劇活動、戲劇教育等多個方面,包括大量的史料發掘、整理和理論研究。可有一點缺憾的是,我在各種史料和研究著述中看到,田漢和易漱瑜夫婦起初效仿英國詩人布萊克,完全靠自己,自己編輯、撰稿、校對、出版、印刷、發行,作為“南國”第一聲的《南國半月刊》,我一直未曾見過,這種僅有30頁但意義非比尋常的小冊子,我找了很久也不得。

關于田漢、南國社和《南國》系列期刊的研究,是“田漢和南國社”研究中一個非常有意思也很有學理價值的選題。田漢和南國社同仁在南國時期曾出版了多種《南國》戲劇期刊,存在創刊、停刊、復刊、續刊,類型有連續期刊、公演特刊、報紙副刊,還有同名現象等復雜情況,比如叫《南國周刊》一名的就有三種同名不同類的期刊。雖然對于《南國》,話劇研究者們幾乎無人不曉,但恐怕卻沒有任何一個人完整地看過所有《南國》系列期刊。這些文獻如滄海遺珠,散佚各處,早期的《南國半月刊》現已不易得見,甚至佚失。

基于上述考慮,我開始著手以《南國》期刊為主要對象的田漢南國社話劇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由于文獻資料散落收藏于上海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上海戲劇學院、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京滬圖書館、資料館,其中一些現已不能輕易見到,這個過程費時費力也不是一帆風順,像《南國半月刊》收藏線索就非常少,十分難找。大概四處搜尋查找,又歷時三年余,差不多收齊了幾乎所有《南國》相關的期刊文獻資料。想要了解、考察20世紀二三十年代田漢和南國社的歷史貢獻,《南國》系列期刊是必不可缺的一份重要文獻資料。

1924年1月5日,《南國》半月刊創刊,這就成為田漢“南國”事業發展的源頭和南國戲劇運動的開端。田漢和妻子易漱瑜兩人對《南國》半月刊一切可行之事幾乎親力親為。半月刊涉及文藝創作、評論、簡訊、通信等內容,像田漢早期最富盛名的劇作《鄉愁》、《落花時節》、《獲虎之夜》(未曾刊完)等都刊登其中。由上海泰東書局代售。從第二期開始,《南國半月刊》附刊《南國新聞》,“注重各種藝術如戲劇、電影,以及出版物的批評”。 可惜,《南國半月刊》在同年3月出版至第4期時,就因為精力和財力的原因停刊了。

1925年8月29日,田漢在《醒獅周報》上創辦文藝副刊《南國特刊》,一度中斷的南國藝術運動又重新復蘇。田漢既是主編,也是主要撰稿人,在其上發表了他的《黃花崗》(第一幕)、電影本事《翠艷親王》、《到民間去》和數篇散文、雜文。該刊擁有相當多的熱心讀者,后來田漢發現了《醒獅周報》的“極右傾向”,《南國特刊》出到第28期停刊,“南國戲劇運動”第二個階段也就到此結束。

1928年田漢在歐陽予倩、徐悲鴻等人支持下創辦南國藝術學院,并以學院名義重新出版《南國》期刊。《南國》續《南國》半月刊而出第5、6期,《南國》系不定期刊,因經費困難,出版這兩期之后就又停刊了。

同年2-3月,田漢還主持了《中央日報》副刊《摩登》的編輯、撰稿工作,發出了“摩登”的文藝吶喊,《摩登》匯集了田漢、徐志摩、沈從文等眾多文藝工作者的文章,是十分珍貴的資料。

1929年5月,《南國月刊》又續出,田漢在《序〈南國月刊〉》中說:“由這月刊我想慢慢地發表幾篇比較有自信的,比較堅實的作品。同時想慢慢地吐露一些我的和我們的文藝觀,社會觀”。至1930年7月,共出10期。《南國月刊》是南國社正式改組成立之后創辦的一份期刊,可謂《南國》系列期刊中最為重要的部分。田漢的《名優之死》《南歸》《蘇州夜話》等劇作便是刊登在該刊物上的。除此,《南國月刊》還刊登了黃素、洪深、康白珊、吳似鴻、歐陽予倩等南國社重要成員的各類作品。
同年8月,因“月刊太久了,不定期刊更是‘太不定期了’”,于是《南國周刊》創刊,由左明、趙銘彝編輯,至1930年6月,共出16期。值得一提的是,在連續出版的16期《南國周刊》之前,上海現代書局還曾單獨出版過一期同名刊物《南國周刊》,出版時間是1929年7月28日,是現代書局為南國社第二次公演所出的贈書,由南國社編輯,贈印1萬冊給觀眾。而早在南國藝術學院期間,一批南國社同仁于1928年9月在學校也創辦了一種《南國周刊》,由陳子展負責編輯,南國書店出版,刊登藝術學院師生戲劇作品和交流,以及南國社戲劇運動情況,目前僅見此一期。
此外,南國社幾次公演時期,不僅單獨出版過公演特刊,如《南國社旅京第二次公演特刊》、《摩登》第1卷第2期《南國社公演專號》、《南國周刊》第16期《南國第三期第一次公演特刊》,還曾在《中央日報》、上海《民國日報》、廣州《民國日報》、《上海畫報》上辦過幾期《南國特刊》和《南國專號》。它們與之前的《南國》半月刊、《南國新聞》、《南國特刊》、《南國》(不定期)、《南國月刊》、《南國周刊》一同構成了田漢和南國社的《南國》系列期刊。
在梳理清晰《南國》系列期刊的基礎上,我陸續發表了《田漢、南國社和〈南國〉系列期刊》《田漢與〈南國〉系列期刊出版傳播研究》《“南國時代”的田漢和戲曲》等論文,并對田漢的創作發表、南國社公演、南國社組織結構和人員等問題做了進一步考證研究。
時光荏苒,眨眼五年過去。今年是田漢先生誕辰120周年、逝世50周年,在赴京參加11月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田漢研究會舉辦的“紀念田漢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之際,帶著對田漢先生的敬意和懷念,我把這五年來所做的關于田漢和南國社的研究成果和搜集到的包括最早的《南國半月刊》在內的15種《南國》系列期刊、特刊集結付梓,編著成一部《田漢南國社話劇史料整理及研究》,作為對這位國歌詞作者、杰出的戲劇家、新文化先驅者與巨匠的致敬和獻禮。《田漢南國社話劇史料整理及研究》精裝十卷冊,其中一卷為研究集,九卷為《南國》原版期刊影印資料集,由于時間倉促,資料整理雖力求完備,也不盡如人愿,1924年出版的4期《南國半月刊》雖尋得創刊號至第3期,尚缺第4期,這是憾事。
這段研究工作經歷是我和田漢先生所結的一段緣分,我也希望能夠秉承田漢先生的精神,在這條學術道路上,無畏前進。
    責任編輯:方曉燕
    校對:丁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德市| 宁陕县| 甘德县| 长岛县| 临海市| 荔浦县| 苗栗市| 静安区| 临湘市| 和龙市| 裕民县| 大渡口区| 朝阳区| 五大连池市| 海丰县| SHOW| 雅安市| 安塞县| 建宁县| 昭苏县| 邢台县| 东宁县| 丽江市| 长汀县| 栾城县| 金溪县| 新龙县| 家居| 江永县| 益阳市| 衡山县| 鹤庆县| 张家港市| 分宜县| 来宾市| 苏尼特右旗| 鹿泉市| 临猗县| 靖江市| 和顺县| 烟台市|